搶抓大模型機遇 多方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近段時間,多方正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加快創新步伐,開展大模型創新算法及關(guan) 鍵技術研究,加快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場景應用。
多方加快布局
從(cong) 中央到地方,政策利好頻頻釋放,加快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時強調,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日前發文說,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2023-2025年)(征求意見稿)》圍繞五大方向提出21項具體(ti) 措施,包括“開展大模型創新算法及關(guan) 鍵技術研究”“加強大模型訓練數據采集及治理工具研發”等,同時麵向政務服務、醫療、科學研究、金融、自動駕駛、城市治理等領域拓展應用場景,以搶抓大模型發展機遇,推動通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創新引領。
國內(nei) 眾(zhong) 多企業(ye) 也加快相關(guan) 業(ye) 務布局,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品。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安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通用人工智能被認為(wei) 是更高級的人工智能技術與(yu) 產(chan) 品形態。大模型的出現,反映出人工智能正向更加智能和通用化方向發展的趨勢,預示著應用對象跨專(zhuan) 業(ye) 、跨領域的人工智能將更多出現,推動經濟社會(hui) 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化發展。
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有望賦能社會(hui) 經濟領域更多實際場景。例如,在智慧教育領域,大模型的應用能夠助力精準教學,持續升級語言學習(xi) 能力;在智慧醫療方麵,可以輔助基層醫生提高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水平。
提升算力資源供給
人工智能的高強度計算需求建立在強大的算力基礎上,當前多方正進一步加強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
科技部表示,將推進麵向重大科學問題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創新,發展一批針對典型科研領域的“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專(zhuan) 用平台,加快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建設,支持高性能計算中心與(yu) 智算中心異構融合發展。
地方上,北京提出“高效推動新增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千億(yi) 級參數量的大型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大規模精細神經網絡模擬仿真模型、腦啟發神經網絡等研發”;上海提出,計劃到2023年底,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台,接入並調度4個(ge) 以上算力基礎設施,可調度智能算力達到1000 PFLOPS(FP16)以上。
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展開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部署。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認為(wei)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大模型算法正推動人工智能向更通用、更精準和更普惠的方向發展,驅動雲(yun) 服務智能升級。大模型的快速演進,對算力、數據和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記者獲悉,中國電信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整合集聚創新資源,持續推進天翼雲(yun) 操作係統、存儲(chu) 引擎、分布式數據庫等原創性技術升級,持續打造通用視覺大模型,構建統一海量的算法倉(cang) 平台,實現對四級AI算法、算力的一點調度。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迭代升級,以移動雲(yun) 為(wei) 統一入口,提供方便快捷、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務。
兼顧發展與(yu) 安全
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在營造創新生態的同時,也需要重視防範風險。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國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廣應用、國際合作,鼓勵優(you) 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軟件、工具、計算和數據資源。同時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產(chan) 品提供服務前需申報安全評估。
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dong) 認為(wei) ,人工智能技術能極大提高生產(chan) 力,但也帶來新的安全隱患,企業(ye) 應更加重視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確保業(ye) 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過海量的安全知識和數據,基於(yu) 人工智能大模型相關(guan) 技術,可以訓練安全模型,開發安全產(chan) 品,應用於(yu) 威脅檢測、漏洞挖掘等多個(ge) 方麵。與(yu) 此同時,要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ang) ,相關(guan) 公司應做好超前布局。”齊向東(dong) 說,目前奇安信已經開始深入布局人工智能模型安全,在深度偽(wei) 造、深度鑒偽(wei) 等技術方麵取得了一定突破,能準確識別多種人工智能偽(wei) 造技術生成的虛假圖片和視頻。
安暉認為(wei) ,對於(yu) 通用人工智能,既要看到其重要價(jia) 值,也要重視和防範風險,運用法律、政策、技術等手段加以解決(ju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