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鼓嶺故事 享悠然山居
福建省福州市打造富有“閩都韻,國際範”的鼓嶺旅遊度假區
聽鼓嶺故事 享悠然山居
很多人知道鼓嶺,是從(cong) 一個(ge) 故事開始的——
1992年,《人民日報》一篇名為(wei) 《啊,鼓嶺!》文章,講述了美國加德納夫婦對中國一個(ge) 叫“鼓嶺”的地方充滿眷念與(yu) 向往。
經過10多年的建設發展,鼓嶺的現狀如何?有哪些新變化?近日,記者來到鼓嶺一探究竟。
在保護中開發,恢複自然風貌,配套基礎設施
鼓嶺不遠,從(cong) 福州市區出發,驅車上山不過半小時。
車子沿山路蜿蜒,一點點遠離城市喧囂。一路上,空氣清新,道路整潔,入目皆景。
平均海拔800多米,優(you) 越的自然風光和氣候條件,讓鼓嶺自古就是一個(ge) 避暑勝地。19世紀,福州成為(wei) 通商口岸,大批西方商人、傳(chuan) 教士、領事人員來到福州工作生活,並在鼓嶺避暑,建起一幢幢中西風格結合的建築。
“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加上獨特的曆史風貌,鼓嶺的遊客從(cong) 未中斷。很長一段時間裏,與(yu) 優(you) 質旅遊資源形成反差的是基礎設施配套的落後。”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風貌雜亂(luan) 、違章搭建、交通不暢等問題一度阻礙了鼓嶺的發展。
如何在保護原先自然生態與(yu) 曆史風貌的基礎上進行旅遊設計,成了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hui) 麵臨(lin) 的首要難題。
規劃先行。結合前期調研、專(zhuan) 家座談、多方論證,對《鼓山風景名勝區總體(ti) 規劃》進行修編,同步陸續出台《鼓嶺旅遊度假區總體(ti) 規劃》《鼓嶺旅遊度假區控製性詳細規劃》《鼓嶺區域建築規劃控製與(yu) 導引》等規劃。針對違建,鼓嶺對景區核心區建築逐一摸排落圖,在保留原先風貌的基礎上,通過“拆、堵、清、疏、補”,累計拆除建築麵積20多萬(wan) 平方米、房屋約270棟,改造房屋300棟,景區天際輪廓線和節點生態空間逐漸顯現。
補齊基礎短板緊跟其後。遊客出行交通不便,鼓嶺實施路麵提升,護坡修複,人車分離等工程,並在柳杉王公園、南大門、柱裏、嘉湖等熱門地增設停車場。此外,鼓嶺又在供水、汙水、公廁、智慧旅遊等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方麵持續補足短板。
“在尊重並保護原先自然風貌的基礎上,我們(men) 遵循‘建築體(ti) 量做減法、基礎短板做加法、景區管理做乘法’原則,前期通過梳理景區風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wei) 發展旅遊奠定基礎。”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說。
在傳(chuan) 承中發展,打造自然與(yu) 人文交融的高品質旅遊度假區
一場雨剛過,薄霧籠罩下的鼓嶺又多了幾分清新、婉約。
行走鼓嶺,感受清風、薄霧、柳杉賦予鼓嶺獨特的自然味道。柳杉王公園裏,1300多年的柳杉王靜靜矗立;長田溪、鼓宦公路、柱裏、白雲(yun) 頂,綠水青山,處處是景。到觀景台等一場日落,在柱裏景區的星空下露營……近幾年,在鼓嶺,因美而興(xing) 的景點越來越多。
“在恢複自然風貌,配套基礎設施等工作的基礎上,我們(men) 依托自然風光打造景點,提高度假區吸引力。”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2018年,鼓嶺獲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近年,又編製了《鼓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總體(ti) 規劃(2018—2035)》,進一步推動鼓嶺旅遊度假區全麵提升,力求將其建設成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全域旅遊度假目的地。
行走鼓嶺,除了自然風光,不可忽視的是那份文化氣韻。用“閩都韻,國際範”來形容鼓嶺,再合適不過。作為(wei) 閩都文脈的重要節點,鼓嶺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
鼓嶺還記錄了中外人民融入彼此生活。宜夏別墅那寬敞的連廊、室內(nei) 的布局、壁爐和通風係統的運用,具有濃濃的西式風格,而總體(ti) 外觀上與(yu) 當地民房差別不大,石材、木料也是就地取材。
基於(yu) 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鼓嶺在自然風貌的打造上,也透著巧思——將曆史文化元素與(yu) 景區風貌設計相結合,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旅遊度假區。
發展中,鼓嶺也遇到過難題。鼓嶺核心區有原住民有近1800人,常住人口近千。景區要發展,與(yu) 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如何調和?
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鼓嶺將景區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動,旅遊為(wei) 村子帶來了人氣與(yu) 收入,鄉(xiang) 村的風景與(yu) 田園氣息也豐(feng) 富了遊客的選擇。
距離鼓嶺老街不遠,名為(wei) 竹林山莊的農(nong) 家樂(le) 內(nei) ,正值旅遊旺季,一位難求。茶、菜、咖啡的香氣在這裏混合。老板郭秀玲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端著盤子,忙得不可開交。
和鼓嶺的不少原住民一樣,郭秀玲早年在外工作。2012年前後,看著山上配套日益完善,遊客逐漸增多,郭秀玲從(cong) 父親(qin) 手中接過竹林山莊,回鄉(xiang) 創業(ye) 。
“8間客房,7個(ge) 包廂,個(ge) 個(ge) 爆滿。鼓嶺發展好了,我們(men) 也成了受益人。遊客們(men) 觀山景,吃農(nong) 家飯,住民宿,品茶暢談,在我們(men) 竹林山莊都能實現。”郭秀玲說。
據統計,鼓嶺度假區範圍內(nei) 村民開辦農(nong) 家樂(le) 民宿的約有50多家。
不僅(jin) 如此,鼓嶺還建立起與(yu) 屬地聯席會(hui) 議機製,結合度假區規劃建設、管理服務重點工作,屬地鎮村、公安交警、市場監管、執法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hui) 議,邀請原住民共同參與(yu) 景區建設發展,一幅景區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動的發展畫卷正徐徐鋪展。
講好動人故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鼓嶺有自然風光,有田園生活,有人文風貌,更有動人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密爾頓·加德納的美國人。未滿周歲時,加德納便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在福州的鼓嶺,他度過了10年快樂(le) 的時光。回到美國後,加德納就一直掛念著鼓嶺,卻再也未能踏足這片故土。臨(lin) 終前,他仍不斷念叨著“Kuliang”“Kuliang”。為(wei) 了實現丈夫遺願,加德納夫人多次到中國尋訪,卻一直無法找到“Kuliang”的所在。
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加德納夫人在丈夫的遺物中翻到一枚印有“福州鼓嶺”的郵票。在留學生劉中漢的幫助下,終於(yu) 知道丈夫一直念叨的地方是在位於(yu) 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嶺。
1992年,《人民日報》一篇名為(wei) 《啊,鼓嶺!》的文章報道了這一故事。當年8月,加德納夫人來到福州,親(qin) 眼看到丈夫生前那個(ge) 難以忘懷的美麗(li) 地方。走在遍植著柳杉的山道上,她腦海裏不斷閃過丈夫跟她講過的那些事情,丈夫小時候在這兒(er) 常常爬樹、遊泳、觀鳥……她興(xing) 致勃勃地參觀了百年前的那些老別墅,說她丈夫也曾在那住過。當地政府找尋到了9位年屆九旬的加德納兒(er) 時友鄰,加德納夫人與(yu) 他們(men) 圍坐在一起,暢談往事,欣喜不已。加德納夫人激動地說,“丈夫的遺願終於(yu) 實現了,美麗(li) 的鼓嶺和熱情的中國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納為(wei) 什麽(me) 那樣深深地眷戀著中國。”她表示要把這份情誼永遠傳(chuan) 承下去。
此後,鼓嶺作為(wei) 中外民間交流的平台,書(shu) 寫(xie) 出越來越多的動人故事。
2012年9月,“鼓嶺故事”中的加德納侄孫——加裏·加德納、李·加德納兄弟,從(cong) 大洋彼岸來到鼓嶺,尋訪祖輩在鼓嶺的生活印記。2017年,“尋夢追憶鼓嶺行”活動在鼓嶺萬(wan) 國公益社開幕,曾在鼓嶺居住過的7個(ge) 家族的19位後人在鼓嶺團聚。
“美國鼓嶺後人還專(zhuan) 門成立了聯誼會(hui) 。”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2022年10月,鼓嶺又聯合福州一中舉(ju) 辦中美師生公益音樂(le) 會(hui) 活動,與(yu) 美國3所學校的師生們(men) 將文化交流互鑒拓展到更多領域。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鼓嶺故事反映的正是人民之間的真心交流交往。”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認為(wei) ,沿著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定位,鼓嶺管委會(hui) 正搭建中外民間交流平台,積極聯絡曾在鼓嶺生活過的外國友人的後裔,目前已梳理出15個(ge) 外國友人家族,與(yu) 39人建立聯係,收集整理中西文化交流資料,進一步講好新時代“鼓嶺故事”。
“作為(wei) 福州的一張重要名片,鼓嶺將繼續提升功能品質,積極保護自然風貌,深入挖掘文化內(nei) 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民間交往,力求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域旅遊度假目的地。”鼓嶺管委會(hui) 負責人說。(蔣升陽 王崟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