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 走在前|對外開放活力更顯 科創賽道動能更足——古都西安發展勢頭強勁
一季度,西安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2834.11億(yi) 元,同比增長7.6%。
數字增長背後,是付諸實踐的係列務實舉(ju) 措。今年以來,西安市千方百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築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底氣更足、朝氣更顯,矯健步伐裏彰顯出奮力追趕、敢於(yu) 超越的使命擔當。
新高地:內(nei) 陸改革開放步伐堅實
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在西安舉(ju) 辦,全球再次將鏡頭對準這座千年古都。從(cong) 漢代張騫“鑿空西域”到GDP領先西北率先突破萬(wan) 億(yi) 大關(guan) ,古之長安、今之西安一直秉承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城市氣度。
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和紅利,一批企業(ye) 感觸最深。5月23日,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閉幕後的第四天,重達兩(liang) 噸的車厘子就搭乘波音B757-200型飛機,從(cong)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運抵西安。即到、即查、即驗、即放,僅(jin) 1小時這批貨物便完成了交付。
“全程效率很高,保證了水果的品質。近期,我們(men) 還將陸續進口一批產(chan) 自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榴蓮、椰子等。”陝西鼎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阮籍說。
移步換景,汽笛聲聲。西安國際港務區,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5月30日,裝載著各種貨物的50個(ge) 標準集裝箱從(cong) 西安駛向塔什幹,這些貨物總貨值突破一億(yi) 元。
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103列,較去年同期增長39.6%,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西安國際港站相關(guan) 負責人白寬峰說,班列已開通境外17條線路,實現歐亞(ya) 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
便捷的往來之間,離不開立體(ti) 多維的國際貿易通道。近年來,地處西部內(nei) 陸的西安不斷搭建起由航空、鐵路組成的貿易大通道,因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you) 受到歡迎。
使者相望於(yu) 道,商旅不絕於(yu) 途。長期往返於(yu) 西安和阿斯塔納的愛菊糧油集團副總經理孟玲說:“以往我們(men) 需要先從(cong) 西安抵達北京,然後乘飛機到阿拉木圖,再輾轉到阿斯塔納,如今西安已開通直飛中亞(ya) 五國的航班,這種便利有助於(yu) 我們(men) 進一步開展相關(guan) 貿易。”
開放優(you) 勢正加速轉變為(wei) 發展勝勢。今年一季度,西安一般貿易進出口額319.83億(yi) 元,同比增長8.1%,占進出口總值的34.3%,同比增長7.1%。
深入實施西安港擴能優(you) 化行動,加快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臨(lin) 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積極培育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外貿新模式新業(ye) 態,加大外貿主體(ti) 孵化培育力度……西安正持續建強做優(you) 開放平台,提升開放服務能力。
新動能:創新驅動見效成勢
西安西鹹新區灃東(dong) 新城創智雲(yun) 穀內(nei) ,一批精密零部件正在陝西金信天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深加工。這家公司主要從(cong) 事超精密加工及拋光工藝,這項技術是我國亟待突破的“卡脖子”技術之一。
企業(ye) 負責人米天健是西安理工大學青年學者,從(cong) 事相關(guan) 研究多年。“我們(men) 一直籌謀進一步將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米天健說,秦創原加速了這一轉化過程。
秦創原是陝西省於(yu) 2021年設立的創新驅動平台,致力於(yu) 激活豐(feng) 富的科教資源,打破科技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的轉化“堵點”。作為(wei) 我國首個(ge) 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安西鹹新區被確立為(wei) 秦創原總窗口。
米天健說,入駐秦創原後他們(men) 先後獲得了創業(ye) 啟動資金、享受三年廠房租金減免,還有來自科技經紀人從(cong) “技術端”到“市場端”的貼心服務。目前,公司已建成十餘(yu) 條生產(chan) 線,去年營業(ye) 額達到4500萬(wan) 元,預計三年內(nei) 總產(chan) 值可達5億(yi) 元。
為(wei) 好技術找到好出路,秦創原吸引力持續釋放。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在秦創原拔節生長。
不僅(jin) 如此,隆基綠能、西部超導、三一重工、商湯科技等一批行業(ye) 龍頭也在此紛紛布局,帶動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加速融合。
隆基綠能是全球領先的光伏企業(ye) 。今年年初,這家企業(ye) 再次於(yu) 西鹹新區追加投資,打造全球單體(ti) 最大、產(chan) 能最高的光伏電池生產(chan) 基地。
西鹹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楊仁華說,借助秦創原平台和優(you) 勢,今年一至四月,新區簽約落戶項目達80個(ge) ,總投資超過1000億(yi) 元。一季度,新區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ye) 129家,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45.186億(yi) 元。“科創企業(ye) 、人才和資金等各類要素高效融通,開放創新的生態正不斷形成。”
持續深化秦創原建設,驅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截至目前,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突破1.2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已突破1萬(wan) 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
新優(you) 勢: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骨架隆起
位於(yu) 西安市的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基地,平均一分鍾就可以下線一台整車。與(yu) 之對應的是,今年一季度,西安新能源汽車以62.8%的同比增速持續領漲,產(chan) 量占全國的13.8%,這意味著全國大約每生產(chan) 7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產(chan) 自西安。
產(chan) 量持續攀升,研發不斷深入。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釗說,企業(ye) 落戶西安後,依托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的廣泛資源,去年公司自主研製出60款新能源產(chan) 品,完成了自動駕駛、燃料電池等23項關(guan) 鍵技術落地。
新能源汽車隻是西安打造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一個(ge) 切麵。近年來,西安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並不斷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其中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醫藥等六大支柱產(chan) 業(ye) 不斷轉型升級、壯大成勢。
5月24日,陝西首條氫燃料電池全自動生產(chan) 線在西安開工建設,預計投產(chan) 後可年產(chan) 2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此外,氫燃料電池研發創新中心、氫能檢測中心等也在籌建中。
西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西安高技術製造業(ye) 總產(chan) 值同比增長9.6%;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同比增長14.8%;集成電路圓片、太陽能電池等產(chan) 量分別同比增長51.6%、48.8%。
走進西安市雁塔區西京科創園,近600家企業(ye) 、2萬(wan) 多名員工聚集於(yu) 此,智能製造、技術迭代等關(guan) 鍵詞隨處可感。在西安創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款搭載在傳(chuan) 感器上的陶瓷芯片厚度僅(jin) 1.5毫米,幾十秒後這款產(chan) 品就在生產(chan) 線上完成製作。
今年年初,雁塔區電連接器產(chan) 業(ye) 集群躋身特色產(chan) 業(ye) “國家隊”,西京科創園正是這一產(chan) 業(ye) 集群的主要載體(ti) 。目前,園區產(chan) 業(ye) 涉及電子元器件、航空航天、半導體(ti) 集成電路等諸多領域,畝(mu) 均產(chan) 值近4000萬(wan) 元。
雁塔區委書(shu) 記王征說,轄區正在加快西京科創園、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搶占新賽道、製勝新領域,助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產(chan) 增效。
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鼓勵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等布局應用,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氫能與(yu) 儲(chu) 能等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西安在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上不斷邁上新台階。
古都西安,活力迸發、勢頭強勁!(記者孫波、張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