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得飽到吃得健康 良種如何讓餐桌更豐富?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nong) 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ju) 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
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健康豐(feng) 盛,良種功不可沒。如何加快培育多樣化品種,滿足不斷升級的群眾(zhong) 餐桌需求?記者進行了采訪。
“菜籃子”有了更多新品種
早上8點,位於(yu)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畔的韓家灣水產(chan) 養(yang) 殖基地內(nei) ,自動投料機一開啟,魚群便蜂擁而至。養(yang) 殖戶韓明安說,這批武昌魚預計在今年8、9月份上市,每畝(mu) 利潤有望達到1800元。
武昌魚學名團頭魴,俗稱鯿魚,肉質鮮美、營養(yang) 豐(feng) 富,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yang) 殖魚類之一。“由於(yu) 近親(qin) 繁殖等因素,各地團頭魴種質出現退化,生長速度減緩,體(ti) 形趨於(yu) 短粗。”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水產(chan) 學院教授王衛民說,2008年以來,科研團隊聯合陽新縣百容水產(chan) 良種有限公司等,采用家係選育、群體(ti) 選育及魚類親(qin) 子鑒定技術,連續四代選育,並在全國多地進行測試,最終於(yu) 2017年成功選育出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的團頭魴新品種“華海1號”。
“新品種一年多時間就可以長到一斤半,肉更厚實,還耐運輸,提前一到兩(liang) 個(ge) 月就能錯峰上市。”韓明安表示,目前基地養(yang) 了5萬(wan) 多尾團頭魴,去年銷售鮮魚淨賺9萬(wan) 多元。
優(you) 質水產(chan) 品種選育,讓更多鮮活魚蝦“躍”上餐桌。在全國,目前已累計公布266個(ge) 水產(chan) 新品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今年還啟動了國家水產(chan) 育種聯合攻關(guan) 計劃,強化我國水產(chan) 種源安全保障。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chan) 、消費大國。河南省新鄉(xiang) 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李峰介紹,為(wei) 了適應食用菌生產(chan) 和市場消費需求,團隊通過雜交和分子手段,選育出平菇、白靈菇“新科”係列優(you) 良新品種60多個(ge) ,已獲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品種21個(ge) 。
在新鄉(xiang) 市輝縣市冀屯食用菌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一朵朵菌菇撐開肥厚的疊生傘(san) 蓋。“這個(ge) 品種叫‘平菇108’,是農(nong) 科院培育的新品種,不僅(jin) 朵形好看,而且轉化率高,一斤幹料出一斤二兩(liang) 菇,半年就能收五茬。”合作社理事長王林寧說,依托農(nong) 科院品種支持和技術帶動,合作社每年規模化生產(chan) 近300萬(wan) 斤食用菌,主要銷往北京、河南等地,總收益超千萬(wan) 元。
日益豐(feng) 富的“菜籃子”,背後是一代代更新的優(you) 良品種。去年,4個(ge) 國家食用菌種質資源庫入選第一批國家農(nong) 業(ye) 微生物種質資源庫,為(wei) 保存利用優(you) 質菌種資源、壯大食用菌產(chan) 業(ye) 提供了有力支撐。在蔬菜方麵,目前我國主要產(chan) 區的主要蔬菜良種覆蓋率達到96%,國內(nei) 品種生產(chan) 覆蓋率在87%,蔬菜育種對產(chan) 業(ye) 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創新產(chan) 學研合作機製
三月紅、妃子笑、白糖罌、糯米糍……在海南、廣西、廣東(dong) 等荔枝主產(chan) 省份,各品種荔枝陸續上市。“過去是單一品種紮堆上市,現在是多個(ge) 優(you) 質品種錯峰比拚。”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南亞(ya) 熱帶作物研究所荔枝龍眼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偉(wei) 才介紹,品種不斷推陳出新,主要得益於(yu) 國家荔枝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的建設。
2007年,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啟動建設。截至目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財政部建設了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奶牛等50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覆蓋近200種農(nong) 產(chan) 品,圍繞全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組織匯聚全國800多個(ge) 單位的2700多名專(zhuan) 家,聚焦產(chan) 業(ye) 重大問題,進行共性技術和關(guan) 鍵技術研究、集成、試驗和示範,為(wei) 加快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發展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步伐提供了有力支撐,取得了顯著成效。
“依托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打通育種、栽培到采後保鮮、加工等各環節,推動荔枝育種進入快速發展期。”李偉(wei) 才說,近年來,來自廣東(dong) 、廣西、海南、福建及雲(yun) 南的各個(ge) 荔枝研究單位均開展了荔枝實生選種和雜交育種,育成荔枝新品種30多個(ge) 。在品種推廣上,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發揮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優(you) 勢,依托企業(ye) 建立新品種生產(chan) 示範基地,帶領種植大戶建立生產(chan) 示範園,引導普通果農(nong) 改種優(you) 良品種荔枝,不斷提高種植效益和產(chan) 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
在黃淮海地區,從(cong) 優(you) 質麵包麥“濟南17”,到去年實打畝(mu) 產(chan) 創山東(dong) 省強筋小麥紀錄的“濟麥44”……“濟麥”係列品種累計種植麵積達6億(yi) 畝(mu) ,增產(chan) 小麥600多億(yi) 斤。
在我國,一個(ge) 主要農(nong) 作物優(you) 良品種的誕生,需要經曆品種培育、區域試驗、生產(chan) 試驗、審定、示範、推廣等多個(ge) 環節。“促進良種加速落地轉化,產(chan) 學研合作是有效途徑。”山東(dong) 魯研農(nong) 業(ye) 良種有限公司項目部主任楊在東(dong) 說。近年來,魯研公司與(yu) 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在研發平台搭建、人才隊伍建設、資源共享等方麵開展深層次合作,創新科企合作機製。
“在這一機製中,雙方暢通渠道,允許院所小麥育種科研人員入企兼職兼薪,企業(ye) 為(wei) 育種團隊提供穩定的科研經費,品種審定後育種團隊將享有品種轉化收益。”楊在東(dong) 介紹,目前,公司合作選育並推廣了“濟南17”等5個(ge) 高產(chan) 優(you) 質小麥品種,培育出“濟麥44”等7個(ge) 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審小麥新品種。
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扶優(you) 企業(ye) 是重要途徑。2021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從(cong) 3萬(wan) 餘(yu) 家農(nong) 作物、畜禽、水產(chan) 種業(ye) 企業(ye) 中遴選出270家優(you) 勢企業(ye) ,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you) 勢”國家種業(ye) 企業(ye) 陣型,給予相應政策扶持。
好品種撐起大產(chan) 業(ye)
今年初,一批高效優(you) 質節糧抗病新品種通過審定。其中,杜蒙羊具有生長發育快、產(chan) 肉性能高等特點,武禽10號肉鴨適合“稻—鴨—蝦”綜合種養(yang) 模式。“此次審定通過的15個(ge) 新品種配套係具有高效、優(you) 質、節糧、抗病等特點,符合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全國畜牧總站畜禽資源處處長於(yu) 福清說。
一個(ge) 好品種,可以撐起一個(ge) 產(chan) 業(ye) 。起壟、覆膜、定苗……在湖北省隨縣萬(wan) 和鎮黃林樹村,湖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高升華博士和幾名農(nong) 技人員手把手指導村民移栽辣椒苗。條塊分明的地膜上,嫩綠的辣椒苗茁壯挺拔。
“這個(ge) 品種叫‘鄂椒帥亮’,是利用雜種優(you) 勢、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yu) 多基因聚合等技術,經過10年攻關(guan) 選育而得。不僅(jin) 辣味香濃、果色豔麗(li) ,而且抗性和豐(feng) 產(chan) 性都不錯。”湖北省農(nong) 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王飛介紹。
“去年引進‘鄂椒帥亮’後,辣椒基地迎來大豐(feng) 收,畝(mu) 產(chan) 值超過2.4萬(wan) 元。基地還吸納了300多名農(nong) 民務工,累計發放工資500餘(yu) 萬(wan) 元,既保證原料供應,又帶動農(nong) 民增收。”品源(隨州)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辣椒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泳江說,今年公司準備將辣椒新品種種植麵積擴大到5000畝(mu) 。
產(chan) 業(ye) 鏈延長、上下遊聯動,促進更多優(you) 質專(zhuan) 用品種走向市場。在黑龍江省中農(nong) 發五大連池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車間裏大豆種子加工生產(chan) 線高速運轉。“高蛋白品種適合生豆芽、打豆漿,阿拉伯糖含量高的適合做醬油,水溶性蛋白含量高的適合做豆腐……”說起大豆品種,公司總經理李文國如數家珍。
“現在下遊食品企業(ye) 收購專(zhuan) 用優(you) 質大豆品種用於(yu) 加工,不僅(jin) 看純度、水分,還要看芽率、淨度,這意味著要用種子的標準來生產(chan) 專(zhuan) 用糧。”李文國介紹,目前公司大豆業(ye) 務分為(wei) 種子和專(zhuan) 用糧兩(liang) 塊,向市場供應“五豆188”“登科9”等26個(ge) 品種,種子年銷量超過2萬(wan) 噸。
“作為(wei) 國家大豆製種大縣,必須堅持種業(ye) 創新,為(we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五大連池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王濤介紹,目前全市共有種子企業(ye) 15家,通過與(yu) 多家科研院校合作,不斷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ye) 、先進企業(ye) ,大豆品種及質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本期統籌:楊爍壁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6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