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長三角地區大有可為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楊開忠(國際歐亞(ya) 科學院院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研究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hui) 會(hui) 長)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最活躍、最開放、最現代化的結合部之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意義(yi) 重大。
以疏解非核心功能為(wei) “牛鼻子”,加速提高長三角地區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全球性城市應具有強大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當前,長三角地區雖已躋身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生產(chan) 中心,但全球中心性仍然薄弱。長三角地區要想更好發揮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的作用,必須進一步發展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包括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chan) 業(ye) 引領功能和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發展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必須促進要素從(cong) 相對低端、低效、低輻射的部門轉向高端、高效、高輻射的部門。經過幾十年累積發展,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人口和經濟最密集、國土空間開發強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群區域,建設用地稀缺,交通擁堵、生態環境問題等城市群病凸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發展。因此,必須以疏解非核心功能為(wei) “牛鼻子”,推動長三角地區功能轉型升級。
加快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和沿滬寧產(chan) 業(ye) 創新帶。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一個(ge) 地方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關(guan) 鍵在於(yu) 地方品質,特別是人才專(zhuan) 用的地方品質。因此,加快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和沿滬寧產(chan) 業(ye) 創新帶,必須統籌推動創新驅動、人才驅動和地方品質驅動發展,優(you) 化創新生態,提升地方品質。一要著力加快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滬蘇浙皖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生態體(ti) 係;二要著力提升公共服務,優(you) 化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品質生活圈。
以統一大市場提高輻射帶動全國發展能力。長三角地區肩負著先富帶後富的使命和責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提高長三角地區輻射帶動全國發展能力。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區域協調互動的基礎性、決(jue) 定性力量。提高長三角地區輻射帶動全國發展能力,必須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wei) 推動。一方麵,長三角地區城市落戶難,阻礙了更高水平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不利於(yu) 戶籍和非戶籍常住人口實現共同富裕。因此,必須打破自家“一畝(mu) 三分地”的思維,全麵消除長三角地區城鎮自由落戶限製;另一方麵,基於(yu) 全國統一大市場發展,江西等毗鄰地區從(cong) 自身情況出發,可提出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戰略。這可以更有效地承接長三角地區非核心功能的疏解,有利於(yu) 長三角地區帶動輻射全國發展。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雲(yun) 、張青、郝澤華、王美瑩、常河、李曉、方曲韻、王斯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