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航班靠橋率高低關乎體驗更關乎經濟

發布時間:2023-06-09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陳城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召開專(zhuan) 項整治啟動會(hui) ,以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13個(ge) 樞紐機場為(wei) 重點,麵向全國41個(ge) 千萬(wan) 級機場開展提升航班近機位靠橋率專(zhuan) 項整治工作。

  顧名思義(yi) ,提升航班靠橋率就是提升航班靠接廊橋次數,使得乘機旅客能夠通過廊橋上下飛機。相較於(yu) 通過擺渡車前往遠機位上下飛機,旅客往往更願意選擇通過廊橋上下飛機。“機場一日遊”等網絡吐槽,是旅客對於(yu) 乘機遭遇遠機位必須搭乘擺渡車行為(wei) 的形象表述。受製於(yu) 機坪交通安全管理,擺渡車設置了較低的最高限速和通行權限,必須嚴(yan) 格遵循行車路線前進,嚴(yan) 禁與(yu) 航空器搶行、同行、尾隨,這意味著搭乘擺渡車往返航站樓與(yu) 遠機位將要花費更多時間,乘客在狹小擁擠封閉的擺渡車內(nei) 往往感覺時間漫長。此外,受製於(yu) 機場服務提供能力,當遭遇雨雪大風等天氣,旅客往返大部分遠機位將經曆無庇護乘機,這同樣會(hui) 大大降低旅客乘機體(ti) 驗。

  無論是個(ge) 體(ti) 旅遊還是商旅出行,一座城市的交通樞紐往往代表著城市的門麵,旅客到訪後的第一印象,將一定程度上影響旅客後續在這座城市開展的活動;旅客離開時的最後印象,也會(hui) 影響個(ge) 體(ti) 後續對一座城市好感度。旅客不管出於(yu) 何種目的乘機前往或離開一座城市,盡可能改善他們(men) 的乘機體(ti) 驗,將是城市服務潤物細無聲的一種表現。國內(nei) 41座千萬(wan) 級機場所在城市中的絕大部分城市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大體(ti) 相當,如何吸引更多人口流動和資金流入推動經濟長遠發展,比拚的正是這些細微之處見真章的服務水平。

  這一點,作為(wei) 服務方的交通業(ye) 市場主體(ti) 都有著深刻認識。長距離交通兩(liang) 大市場主體(ti) ,都對重點城市間出行有所側(ce) 重,提供更為(wei) 優(you) 質的服務。國內(nei) 航空公司都會(hui) 將一些千萬(wan) 級機場間航線設置為(wei) 重點航線、商務快線,安排寬體(ti) 機執飛,並設置專(zhuan) 門值機櫃台、安檢通道、預留最近登機口等,以縮短旅客乘機時間;鐵路也會(hui) 在如京滬客專(zhuan) 等線路安排性能更好的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會(hui) 開行更短運行時間隻停大站的“標杆車”。民航、鐵路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wei) 了提升旅客體(ti) 驗感,從(cong) 而提高獲客能力。

  市場主體(ti) 隻有對市場變化具備敏銳認知,更好提升服務水平才能謀求更大發展。機場作為(wei) 城市交通樞紐既是重要基礎設施,同樣也是市場主體(ti) 。對於(yu) 民航業(ye) 而言,安全必須擺在首位,但服務意識也必不可少。牽扯航班安排遠機位的因素繁多,因而航班靠橋率提升,需要的是機場、航空公司和民航管理部門三者間的通力合作,三者缺一不可。從(cong) 長遠看,提升航班靠橋率,與(yu) 航司降低運行成本並不矛盾,還能夠提升機場運行管理效率,也有利於(yu) 機坪地麵工作安全開展,降低航班遠機位帶來的衍生風險,其意義(yi) 遠非提升旅客體(ti) 驗這麽(me) 簡單。當然,也要避免強考核下帶來的偽(wei) 航班靠橋率的提升;此外,對於(yu) 千萬(wan) 級機場建設衛星航站樓以提升航班靠橋率的現狀,也需充分考慮旅客航站樓內(nei) 通行的便利度。

  每一座千萬(wan) 級機場運行狀況,往往與(yu) 機場所在城市及其周邊區域整體(ti) 經濟發展緊密關(guan) 聯,機場越繁忙,則機場所在區域經濟越發達。經濟發展離不開城市間聯係,城市間聯係就必須要有便捷的交通來支撐。民航提升航班靠橋率,以此提升市場服務,才能在現有激烈的交通出行市場競爭(zheng) 中保持應有地位。當民航候機乘機體(ti) 驗差、時間長,旅客就將會(hui) “用腳投票”在交通出行領域作出自己的選擇。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