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晉陝峽穀遇奇石

發布時間:2023-06-09 09:4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cong) 山西省臨(lin) 縣磧口鎮的李家山村出來,我們(men) 順著沿黃公路一直往北,大約過了20多公裏,公路右側(ce) 晉陝峽穀的石壁上,漸漸有怪石出現。

  早就聽聞,晉陝峽穀地貌頗為(wei) 奇特——飽經滄桑的山丘呈黃褐色,怪石林立,溝壑縱橫。但是,若非親(qin) 眼所見,實在想象不出這裏的怪石竟然如此千姿百態——有的像狼,有的像牛,有的像臉部相貼的狐狸,有的像探頭探腦的烏(wu) 龜……我們(men) 將車停在路邊,開始細細遊覽。一回頭,忽然發現石壁上有隻“小猴子”正低頭向下俯瞰,它頭臉身形兼備,屬於(yu) 典型的“尖嘴猴腮”,“右臂”上可見一隻尖利的“爪子”,似乎正在捯著猴毛撓癢癢。更有趣的是,兩(liang) 隻“猴眼”看起來含情脈脈,仿佛有所盼望。原來,這一段峽穀崖壁俗稱“奇石動物園”,是黃河沿岸的一段水蝕地貌景觀,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傑作。

  繼續北上,行至曲峪鎮開陽村附近時,石壁上的水蝕景觀如長卷浮雕般徐徐展開。這段極具觀賞價(jia) 值的天然浮雕,俗稱“黃河畫廊”。從(cong) 遠處看,影影綽綽的溝壑,如園林池塘,如人物動物,如奇特文字,如亭台樓閣,如神像佛龕……在這裏,視覺觸發的想象力可以無限延伸,精騖八極,心遊萬(wan) 仞。

  “黃河畫廊”延綿60多公裏,這些岩石形成於(yu) 距今億(yi) 萬(wan) 年前的三疊紀時期,從(cong) 河麵附近到山坡頂部呈楔狀交錯層理發育。“黃河畫廊”由黃河水蝕與(yu) 風蝕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又以風蝕為(wei) 主。在地質運動中,由於(yu) 風沙旋磨和雨雪河水的侵蝕,崖壁逐漸不均勻地脫落,呈現出大小不等的凹坑和小洞穴,形狀各異。

  如果用雕刻手法來形容,這段浮雕兼有“平麵線刻”“透雕”與(yu) “圓雕”。雕刻圖案有的像遊龍、跳蛙、皎鯊;有的像波濤、險峰、奇林;有的像暮雨山居、夢裏故園……在這裏,黃河一改粗野的麵貌,化身為(wei) 才華橫溢、心思細膩的藝術家,以陡峭的崖壁為(wei) 畫板,以滾滾浪濤為(wei) 畫筆,以非同凡響的激情與(yu) 日夜雕琢的耐心,盡情釋放著自己的靈感與(yu) 想象力,繪就了這幅奇異的畫卷。

  循著怪石,我們(men)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攝,愈發為(wei) 崖壁景觀所震撼。寥廓的長天,流動的浮雲(yun) ,綿延的山巒,陡峭的崖壁,滾滾的波濤以及伴隨濤聲呼嘯的山風,彰顯著雄渾而又蒼勁的自然之力,令人歎為(wei) 觀止。(李立華)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