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行一局一會”首次同台發聲,釋放一係列重大信號

發布時間:2023-06-09 09:44:00來源: 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張楊

  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昨天開幕,這是全國兩(liang) 會(hui) 宣布國家金融監管體(ti) 係改革後,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主要領導首次同時在公開平台集體(ti) 發聲。論壇上,“一行一局一會(hui) ”頂配嘉賓主動回應市場熱點,通過接連不斷的金句,釋放出一係列重大信號。

  談服務實體(ti)

  嗬護好民營企業(ye) 發展激情

  服務實體(ti) 是金融的首要任務。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李雲(yun) 澤表示,要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強化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強化民營企業(ye) 金融服務,嗬護好民營企業(ye) 創業(ye) 發展的激情。

  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表示,將堅守科創板、創業(ye) 板、北交所的差異化特色化定位,探索建立覆蓋股票、債(zhai) 券和私募股權的全方位全周期產(chan) 品體(ti) 係。他透露,將適時出台資本市場進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政策措施。

  談綠色低碳

  “胡蘿卜加大棒”激發新動力

  綠色發展是經濟複蘇的重要新動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指出,實現30/60目標需要“胡蘿卜加大棒”。顯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為(wei) “大棒”,適度提高則是“中棒”或“小棒”,而人民銀行設立的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製中的“胡蘿卜”。截至2023年4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餘(yu) 額近4000億(yi) 元,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約6700億(yi) 元,帶動碳減排量超過1.5億(yi) 噸,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作為(wei)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所在地,上海近年來提出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目標,率先推出多個(ge) 綠色金融產(chan) 品。易綱認為(wei) ,未來上海可以在綠色金融領域發揮更大的先導作用。

  談風險防控

  密切跟蹤分析輸入性風險

  “目前我國金融業(ye) 運行整體(ti) 平穩,風險總體(ti) 可控,我們(men) 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守牢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李雲(yun) 澤在充滿信心的同時,也談到近期國際銀行業(ye) 接連發生風險事件,雖然對我國直接衝(chong) 擊很小,但也有很強的警示意義(yi) 。

  易會(hui) 滿表示,證監會(hui) 將與(yu) 相關(guan) 方麵共同加強宏觀研判,密切跟蹤分析國際金融市場輸入性風險,完善跨市場跨行業(ye) 跨境風險監測預警處置機製,不斷提升風險應對綜合效能。穩妥有序化解債(zhai) 券違約風險,持續加大對“偽(wei) 私募”、地方交易場所等重點領域風險的整治。

  談對外開放

  鼓勵外資參與(yu) 各類業(ye) 務試點

  “金融業(ye) 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李雲(yun) 澤的話擲地有聲。他明確,未來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ju) ,穩步推進金融業(ye) 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養(yang) 老健康、資產(chan) 管理等領域,熱忱歡迎經營穩健、資質優(you) 良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ye) ,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yu) 各類業(ye) 務試點。

  易會(hui) 滿也表示,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方針不動搖,堅定不移推進市場、機構、產(chan) 品全方位開放,紮實推動境外上市備案工作,加強與(yu) 香港市場的務實合作,拓展優(you) 化與(yu) 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機製,加快構建高水平製度型雙向開放格局。

  談金融監管

  直麵市場熱點持續跟蹤分析

  “近期,股市波動有所加大,板塊熱點輪動加快,關(guan) 於(yu) 量化交易、市場公平性、資金短線炒作、行業(ye) 機構責任等討論增多。”論壇上,易會(hui) 滿直麵市場熱點。他表態,證監會(hui) 將持續加強市場交易行為(wei) 監測監管,做好對量化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跟蹤分析,對內(nei) 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堅決(jue) 予以打擊,切實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秩序和生態。

  聚焦開創金融監管工作新局麵,李雲(yun) 澤指出,要堅決(jue) 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厘清責任邊界,拉緊責任鏈條,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多主體(ti) 參與(yu) 、多領域協作、多層次貫通的責任體(ti) 係,真正實現監管“全覆蓋、無例外”。

  談貨幣政策

  以我為(wei) 主,不搞競爭(zheng) 性政策

  談及近年來中國的金融周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介紹,2020年以來,10年期國債(zhai) 到期收益率在2.4%—3.4%之間窄幅波動,最高與(yu) 最低點的級差不到100個(ge) 基點,顯著低於(yu) 美國同期近400個(ge) 基點。中國社會(hui) 融資規模則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中國金融周期相對穩健背後的原因,是中國長期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wei) 主,堅持跨周期和內(nei) 外平衡的導向,不跟隨美聯儲(chu) “大放大收”,不搞競爭(zheng) 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鬆政策。

  潘功勝表示,2023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我們(men)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