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全時時牢記心中”成為每個人的自覺(縱橫)
不久前,河南鄭州交警做了一項測試,SUV車型的盲區內(nei) 竟然能藏下75個(ge) 孩子。測試中,鄭州交警讓幼兒(er) 園老師坐進一輛SUV警車的駕駛位並戴上眼罩。隨後,交警引導75名幼兒(er) 園小朋友分別站在車輛四周的盲區內(nei) 。待車輛前方的孩子蹲在地上後,摘掉眼罩的老師環顧車輛周圍和觀察後視鏡,竟連一個(ge) 孩子也沒有發現。
所謂車輛盲區,是指駕駛人位於(yu) 正常駕駛的位置,其視線被車體(ti) 所遮擋而不能直接觀察到的部分區域。行人或非機動車進入車輛盲區,在車輛啟動、轉彎瞬間,容易發生事故。
“車輛盲區藏下75個(ge) 孩子”,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沒想到”。實際上,駕考科目三考試中明確要求,司機上車前須繞車一周,檢查車輛周圍情況及車輛本身狀況。然而不少司機走出駕校後,漸漸省略了這一步。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看,上述科普測試的教育警示作用不容小覷,一些步驟絕不能省,對駕駛細節不疏忽是駕駛員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其實,諸如開車不能看手機、接打電話,上車後隨手係好安全帶之類的安全常識,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每年因對類似駕乘細節的疏忽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數量居高不下,令人惋惜。
平日裏接受過怎樣的安全宣傳(chuan) 教育、樹立了怎樣的安全意識,都會(hui) 影響甚至決(jue) 定關(guan) 鍵時刻的行為(wei) 選擇。在信息媒介日益發達的背景下,如何讓那些並不新鮮甚至看似“老生常談”的安全教育更有實效、更深入人心,如何令當事人設身處地感受“沒留意”“懶得做”帶來的後果,從(cong) 而讓“安全時時牢記心中”成為(wei) 每個(ge) 人的自覺,這已成為(wei) 當下安全宣傳(chuan) 教育的重點和難點。
為(wei) 增強公眾(zhong) 安全意識,很多地方借助科技和平台的力量,探索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宣教模式。比如,職能部門聯合專(zhuan) 業(ye) 工作者,開展安全教育模擬測試、對比試驗;在公交地鐵裏、樓宇內(nei) 的電子屏幕上播放真人實地演示AED的使用步驟、他人誤吞食異物後如何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視頻;等等。安全常識教育更加“直擊靈魂”,才能更好在公眾(zhong) 心中種下安全的種子。
期待各方積極發揮資源優(you) 勢,讓安全宣教和科普更加深入人心,讓公眾(zhong) 能更科學、更從(cong) 容地避開相關(guan) 安全風險,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高品質生活。
(摘編自《工人日報》,原題為(wei) 《“直擊靈魂”式的安全教育多多益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