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讀懂“高職就業這麽好,還是不想讓孩子上”的糾結

發布時間:2023-06-15 10:21: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獲政策支持 權威部門解讀來了

  光明網評論員:幾個(ge) 新聞,值得兩(liang) 相對照來看。

  一個(ge) 新聞是,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ju) 行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推進實施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guan) 情況。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職、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率分別超過95%和90%。

  另一個(ge) 新聞是北京政法職業(ye) 學院的霸淩事件。學校通報,公安機關(guan) 已經介入,目前正處於(yu) 調查取證階段。但在社交媒體(ti) 上,很多讀者的留言卻直奔職業(ye) 教育而去:“看看,這就是職高不能上的原因……”而之前,到底是老鼠頭還是鴨脖的謎案,也發生在江西一高職院校中。

  近年來,中高級技工需求旺盛、缺口巨大、薪資高企,很多中高職的學生往往還未畢業(ye) 就被各大企業(ye) 一搶而空。人社部發布的全國“最缺工”的100個(ge) 職業(ye) 中,有58個(ge) 屬於(yu) “生產(chan) 製造及有關(guan) 人員”。一邊是中高職90%以上的就業(ye) 率,一邊是本科就業(ye) 率低迷,從(cong) 理性的角度看,很多家長似乎不應有猶豫。但他們(men) 的糾結在哪裏?“好的學生都去了985、211,中等的在二流、三流大學,職校基本就是差生抱團的地方”“職高就是混日子”……中國應試教育所造成的篩選效應與(yu) “分層”的結果,難免給大眾(zhong) 這樣的觀感。寧可去最差的普高,或者直接出去打工,也不去好的職高,是很多人存在的思維定式。

  偏見,很多時候是基於(yu) 現實的不合理。有田野調查指出,一些職業(ye) 院校盲目擴張,管理跟不上,技術課程內(nei) 容不能很好適應就業(ye) 需求,非技能教育也跟不上學生的特點和企業(ye) 的需求,教學質量不高,校風教風學風差。職業(ye) 院校展現出什麽(me) 樣的精神麵貌、文化價(jia) 值,是家長學生高度關(guan) 心的問題。

  推進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需要大批尖端科技人才,同樣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同樣要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已經成為(wei) 今後一段時間我們(men) 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來自教育部2022年3月新聞發布會(hui) 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中等職業(ye) 學校9752所(含技工學校),2022年招生650.69萬(wan) 人,高等職業(ye) 院校(含職業(ye) 本科)學校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萬(wan) 人(不含五年製高職轉入專(zhuan) 科招生54.29萬(wan) 人),連續4年超過普通本科招生規模。

  當前,我國職業(ye) 教育發展進入了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新階段。提高教育質量,營造學習(xi) 環境,也就是在文化與(yu) 價(jia) 值上有所關(guan) 注,這也是回應家長關(guan) 心、學生關(guan) 切的重要問題。“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cong) 遊也。從(cong) 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不求而至,不為(wei) 而成。”百年前,清華大學老校長如此論述校風、教風、學風之間的關(guan) 係。2022年4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教育係統學習(xi) 貫徹落實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有關(guan) 情況,在會(hui) 上相關(guan) 負責人強調要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水平,改變職業(ye) 學校給人教育質量不佳的印象,加強職業(ye) 學校學風校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xi) 環境,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職業(ye) 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換句話說,這是事關(guan) 培養(yang) 更多未來勞動者中堅力量的教育。那麽(me) ,在文化與(yu) 價(jia) 值建設上真正拿得出手,也應當是職業(ye) 教育從(cong) 業(ye) 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