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糧庫大“蠹蟲”:糧食購銷貪腐為何頻頻得手?

發布時間:2023-06-20 10:20: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進行虛假輪換;頂格報損,虛增糧食損耗量,套取資金;違規與(yu) 民營企業(ye) 簽訂協議,允許企業(ye) 滾動使用代儲(chu) 糧食……廣西一例糧食購銷領域貪腐案顯示,一些“糧耗子”成為(wei) 了糧食領域的“大蠹蟲”。貪腐行為(wei) 直接威脅糧食安全,在嚴(yan) 查腐敗的同時,須完善管理機製,指導涉糧國企合法合規開展經營性活動。

  以陳頂新、“空氣糧”

  “糧耗子”貪腐花樣多

  “看到一些同學、朋友經商發大財,住高檔別墅,就想方設法掙錢。”廣西桂林市第一、第三糧庫原主任曾貴良在懺悔書(shu) 中這樣寫(xie) 道。

  因多項違紀違法問題,曾貴良被開除黨(dang) 籍、開除公職,並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ge) 月。記者追蹤這一地方糧庫貪腐案發現,其種種作案手法,是“靠糧吃糧”的典型。

  為(wei) 了保證糧食安全,糧庫儲(chu) 備糧需要定期更換,即購買(mai) 新糧來替換舊糧。而糧食購銷領域的貪腐,常常就隱藏在這“一輪一換”之中。

  最典型的套路是以陳頂新。“陳糧和新糧是有差價(jia) 的,根據市場波動略有漲跌,但因為(wei) 糧庫輪換數量往往以千噸計,這裏麵有著巨額的利益差。”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一名工作人員說。曾貴良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購入了2008年和2009年產(chan) 的早燦穀,作為(wei) 第一糧庫輪入的新糧,並兩(liang) 次向市財政虛報申領輪換補貼,套取國家資金。

  這種做法在各地通報的糧食購銷領域貪腐案中屢有發現。四川省青神縣國糧管理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陶永鴻勾結糧商將1276噸陳糧賣出,再將其中896噸以新糧名義(yi) 回購入庫,並從(cong) 中獲利20萬(wan) 元。

  虛假輪換、虛假收購的“空氣糧”則是“轉圈糧”的升級版。糧庫與(yu) 糧企勾結,簽訂虛假糧食購銷合同,隻在賬麵上做一下手腳,糧食都未曾出庫,就完成一次“輪換”,而國家的輪換補貼款就進了糧庫賬戶。2012年,桂林市第一糧庫有市級儲(chu) 備稻穀3000餘(yu) 噸需要到期輪換,因新、陳糧食差價(jia) 大,曾貴良決(jue) 定與(yu) 桂林市一家糧油公司簽訂虛假供銷合同,在未實際發生購銷業(ye) 務的情況下,對稻穀進行了虛假輪換。

  糧食存儲(chu) 環節也有貓膩。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糧庫陳糧出庫、新糧入庫期間稱為(wei) 架空期,一般情況下,輪換糧架空期不得超過4個(ge) 月。但在2015年至2018年間,桂林市第一糧庫曾出現超4個(ge) 月的“超架空期”問題。在此期間,曾貴良仍然按照滿倉(cang) 計算保管費用,並向財政部門虛報申領補貼。

  此外,曾貴良還和糧商勾結謀利。2000年,第三糧庫麵粉廠職工集資成立鑫聖物業(ye) 服務中心,時任桂林市麵粉廠第三糧庫廠長、主任的曾貴良以第三糧庫職工的身份,出資3萬(wan) 元入股,直到2019年,才將股份全部轉出。在任期間,曾貴良還多次違規與(yu) 民營企業(ye) 簽訂糧食代儲(chu) 委托協議,並允許企業(ye) 滾動使用代儲(chu) 糧食。

  今年1月,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的十起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中,曾貴良案赫然在列。經查,2002年至2005年,曾貴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與(yu) 他人共同私分第一糧庫小金庫資金40萬(wan) 元,個(ge) 人分得13萬(wan) 元,涉嫌貪汙罪;2009年至2019年間,利用職務便利,個(ge) 人決(jue) 定以第一糧庫名義(yi) 將累計8620萬(wan) 元公款供民營企業(ye) 進行營利活動,謀取個(ge) 人利益180.9萬(wan) 元,涉嫌挪用公款罪;2009年至2020年間,曾貴良非法收受他人價(jia) 值總計10.39萬(wan) 元財物,涉嫌受賄罪。

  係統相對封閉

  監督“真空”致貪腐易發

  剖析基層糧儲(chu) 貪腐頻發原因,從(cong) 個(ge) 人私心作祟,到管理體(ti) 製不完善,深層原因需引起重視。

  “嘴裏是公,腦袋裏全是私”。桂林市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在偵(zhen) 辦曾貴良案件時,其凡事必稱從(cong) 單位效益出發,一切為(wei) 了職工福利。“轉圈糧”是為(wei) 了避免糧庫經營損失;而讓民營代儲(chu) 企業(ye) 滾動使用儲(chu) 備糧,是為(wei) 了減少保管費用;違規出借國有資金,是為(wei) 了糧庫閑置資金“發揮餘(yu) 熱”……種種行為(wei) 看似為(wei) 企業(ye) 利益著想,本質卻是假公濟私。

  內(nei) 控製度“失效”讓“糧耗子”肆無忌憚。辦案人員介紹,基層糧食係統“守門人”官小權大,曾貴良在擔任地方國企主要負責人期間,手握一把手權力獨斷專(zhuan) 行,班子會(hui) 議走過場,甚至對重大經營決(jue) 策、重大資金使用等重要事項不提交班子會(hui) 議討論,最終把權力當做謀取個(ge) 人利益的工具。在此基礎上,內(nei) 控機製也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包括與(yu) 民營企業(ye) 合作,深層動力也與(yu) 利益聯結相關(guan) 。兩(liang) 家公司員工大多都是原來糧食局員工,關(guan) 係很緊密,漸漸形成利益共同體(ti) ,互相包庇。”辦案人員說。

  此外,基層糧食係統具有一定封閉性,糧庫主任在糧食收購、存儲(chu) 、銷售等環節自主性較大,外部監管發現問題較難。桂林市屬第一、三糧庫170多間門麵場所出租,租賃合同多數缺失,無法準確統計租金數額。而曾貴良案中4個(ge) 月的“超架空期”問題,是辦案人員對糧庫財務等工作人員做了長時間思想工作後才掌握並核對相關(guan) 賬單確定。“但具體(ti) 空倉(cang) 多久,已經無從(cong) 考證,這也側(ce) 麵反映糧食領域貪腐隱蔽性強的特點。”桂林市紀委監委第十一審查調查室副主任何建良說。

  加強監管與(yu) 製度建設

  指導涉糧國企合法合規經營

  從(cong) 國家到地方,儲(chu) 備糧有著一套嚴(yan) 密規範。貪腐行為(wei) 直接導致一些糧庫國家政策性糧食無法常儲(chu) 常新,甚至會(hui) 有劣質糧進入儲(chu) 備體(ti) 係中,威脅糧食安全。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一名工作人員說,糧食購銷領域基層幹部職位小但權力大,級別低但資源多,基層監管缺失缺位、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清存量、遏增量仍需加大力度。“應對涉糧問題線索開展清底式‘回頭看’,保持零容忍震懾不變、高壓懲治力量常在。”

  推動涉糧機製改革,完善管理機製,從(cong) 根本上打破基層糧食係統封閉圈,也能有效遏製糧食領域腐敗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儲(chu) 備局工作人員說,應持續推動“智慧糧庫”建設,按期建成覆蓋政策性糧食的數字化監管係統。

  記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糧食儲(chu) 備庫有限公司看到,改造後的智能化糧倉(cang) 內(nei) 的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著糧食的檔案信息,通過網絡,保管員在辦公室就可以對糧食出入庫信息進行確認,糧食的存量、損耗率一覽無餘(yu) 。

  “糧庫智能化管理係統可以有效防範糧庫因人為(wei) 管理存在的‘損耗糧’‘空氣糧’等情況發生,當前廣西智能化糧庫改造正在進行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工作人員說。

  基層國有糧食企業(ye) 生存問題也值得關(guan) 注。桂林市發改委三級調研員王少賓說,基層國有糧食企業(ye) 承擔很多政策性業(ye) 務,但是生產(chan) 經營活動往往麵臨(lin) 困難,特別是縣一級糧庫,經營活動發展空間有限,建議在嚴(yan) 查腐敗的同時,指導涉糧國企合法合規開展經營性活動。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