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 尋覓陶風瓷韻
若是被問到今年哪個(ge) 城市最火,不少人第一時間一定會(hui) 想到山東(dong) 淄博。憑借燒烤,這座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說到淄博,這裏的陶瓷久負盛名。作為(wei) 曾經的齊國故都,淄博曆史文化源遠流長,一直是北方重要的陶瓷生產(chan) 基地之一,窯火與(yu) 陶釉琉彩為(wei) 伴,見證著這座瓷器重鎮的歲月變遷。
如今,淄博陶瓷產(chan) 業(ye) 中有許多青年創業(ye) 者,漢青國瓷總經理黃少晨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法國利摩日國立美術學院進修,而今,通過技術創新與(yu) 產(chan) 品迭代,他與(yu) 團隊正在給這門傳(chuan) 統手藝注入新的活力。
用陶瓷實現“獨特表達”
黃少晨的祖輩、父輩都從(cong) 事與(yu) 製瓷有關(guan) 的行業(ye) ,而他自己卻在學生時代選擇了另一條路——音樂(le) 教育。“雖然從(cong) 小到大一直與(yu) 瓷器打交道,但我更喜歡的是音樂(le) 和美術,我也沒想過以後會(hui) 繼續做與(yu) 陶瓷有關(guan) 的事。”黃少晨說。
2008年大學畢業(ye) 後,黃少晨做過一段時間的老師,但很快他意識到這並非自己興(xing) 趣點所在。對於(yu) 當時剛走出校門、躍躍欲試的他來說,教師工作穩定卻也少了些新鮮感。彼時,家中的瓷器生意正在開拓北京市場,黃少晨主動請纓北上,也正是那段時間,讓他確定了今後的發展方向。
“那時正值北京奧運會(hui) ,許多高級酒店都有定製餐具的需求,但由於(yu) 所需數量有限,一些淄博瓷器公司並不願意做,這讓我們(men) 抓住了機會(hui) 。”從(cong) 2008年至今,為(wei) 高級酒店量身定製餐具成了黃少晨團隊的主要業(ye) 務。在黃少晨看來,對於(yu) 這些酒店來說,餐具並非隻有實用性需求,它們(men) 要與(yu) 酒店裝修風格甚至當地人文元素相協調、相匹配,從(cong) 而實現酒店風格的“獨特表達”。
“我認為(wei) 音樂(le) 與(yu) 瓷器是相通的。”黃少晨說,歌唱家演唱時對呼吸的控製,很像瓷器匠人對作品留白的考量,多則滿,滿則溢。“好的設計就應該‘動人、獨特而張弛有度’,像一首美聲歌曲。”
北京奧運會(hui) 之後的2009年,他的團隊為(wei) 新加坡青奧會(hui) 下榻酒店定製餐瓷;2014年,漢青國瓷係列產(chan) 品亮相人民大會(hui) 堂宴會(hui) ;2017年,團隊的高端定製係列又走進了國家會(hui) 議中心……來自市場的認可給了黃少晨更大信心。
為(wei) 陶瓷“量體(ti) 裁衣”
今年春天,一躍成為(wei) “頂流”的淄博燒烤不僅(jin) 帶動了當地餐飲業(ye) 、旅遊業(ye) ,也為(wei) 漢青國瓷的線上直播帶來了重要轉機。要是回到幾個(ge) 月前,這是黃少晨難以想象的。
線上推廣發力短視頻平台,是黃少晨兩(liang) 年前做出的決(jue) 定,但過去這兩(liang) 年,他並沒有在線上渠道實現太大突破。“還好我們(men) 沒有放棄,堅持到了今年。”黃少晨欣慰地說,“淄博燒烤‘火出圈’,也給我們(men) 帶來了大量線下和線上流量,‘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們(men) 數據最好的一場直播場觀人數達到了13萬(wan) ,我們(men) 抓住了這次機會(hui) 。”
已獲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的無縫貼花技術,是黃少晨帶領團隊實現的重要技術創新。紋飾輪廓線遊走於(yu) 瓷器之上,片刻工夫,栩栩如生的圖案便躍然瓶身。
“給人定製衣服的時候要量體(ti) 裁衣,對瓷器來說也是如此。我們(men) 在3D軟件中按照瓷器的尺寸、弧度將它展開成平麵,再按照縫隙拆解、繪製並重新貼回瓷器。通過這樣的手段,在高溫燒製時,那條縫就融化消失了。”黃少晨說。
山川脈絡壯麗(li) 秀美、江河浩蕩川流不息、群山巍峨層巒起伏……在漢青國瓷出品的《江山如畫》係列中,北宋傳(chuan) 世名畫《千裏江山圖》躍然瓷上,青、綠相間,徐徐展開。這一係列是黃少晨團隊近年來推出的代表性產(chan) 品,在無縫貼花技術的助力下,瓷器圖案呈現效果更佳美觀,獲得業(ye) 界認可。
“梅子青色是宋代青瓷的重要顏色之一,我們(men) 希望用能夠充分展現東(dong) 方設計感和文化傳(chuan) 統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東(dong) 方美學。”黃少晨說。
“綠色製瓷”實現蝶變
長久以來,淄博憑借其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豐(feng) 富的煤炭、山林資源,為(wei) 陶瓷業(ye)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隨著陶瓷生產(chan) 工藝升級,傳(chuan) 統的手工製瓷正在走向機械化生產(chan) ,現代陶瓷窯爐技術極大提高了窯爐的能源利用率,科技的力量賦予了陶瓷新的底色。
從(cong) 柴窯、炭窯、煤窯,到之後的氣窯、電窯,瓷器燒製的變遷見證著淄博陶瓷從(cong) 傳(chuan) 統粗放向綠色、創新轉變。麵對產(chan) 業(ye) 智能化升級的機會(hui) ,黃少晨主動迎變,率先購置了智能窯爐。
“製造”到“智造”,傳(chuan) 統陶瓷生產(chan) 正在發生蝶變。2019年,黃少晨帶領團隊瞄準技術改造,投資3800萬(wan) 元,建設了年產(chan) 200萬(wan) 件的日用陶瓷生產(chan) 線。
“在傳(chuan) 統製瓷環節中,窯爐溫度、進氧量等全靠師傅的經驗來控製。而現在,我們(men) 經過改造的第四代智能化窯爐,已經可以全部實現App控製。隻需給智能窯爐設定好升溫曲線,之後的送電、燒製時間全部自動化完成。這樣不僅(jin) 可以提升陶瓷製品的質量和生產(chan) 效率,生產(chan) 過程也更加綠色環保。淄博陶瓷有綿延千年的曆史,對我們(men) 青年人來說,不僅(jin) 要傳(chuan) 承好,更要通過創新幫助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實現好轉型升級。”黃少晨說。(孫亞(ya) 慧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