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區提供“植物寄養”服務 為居民免費養護盆栽
中新網成都6月25日電 (王利文)“有人照顧它們(men) ,我出去玩得也放心。”家住成都市雙流區東(dong) 升街道三裏壩社區富豪·三裏花城小區的彭其慧準備出遠門,她將家中的綠蘿抱到小區中的“植物寄養(yang) ”區域,由物業(ye) 安排專(zhuan) 人幫忙養(yang) 護。在彭其慧的綠蘿周圍,多肉、蘭(lan) 花、石斛、天堂鳥等大大小小上百個(ge) 花盆依次擺開,形成了一個(ge) “小花園”。有網友評價(jia) 說,有一種“爸爸媽媽去上班,植物去上幼兒(er) 園的感覺”。
據小區物業(ye) 工作人員李夢介紹,該小區共有3500餘(yu) 戶住戶,不少居民存在經常出差、長假外出等情況。家中植物則成了業(ye) 主出門在外時放不下的“心頭肉”。“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小區從(cong) 2022年夏天起向業(ye) 主免費增設“植物寄養(yang) ”特色服務。”李夢說,目前小區物業(ye) 已收到50餘(yu) 戶居民送來的100餘(yu) 盆植物。
走進該小區“植物寄養(yang) ”區域,花工師傅田付全正在為(wei) “寄養(yang) ”的植物剪枝、澆水,隻見他拿著園藝剪刀,麻利地將盆栽中的枯枝剪去。“不同植物的照顧方式不一樣,多肉和君子蘭(lan) 不能澆太多水、梔子花喜陰、繡球花不能渴著也不澇著……”談起植物,田付全滔滔不絕。他表示,一年多來,自己對這裏的植物漸漸有了感情,同為(wei) 愛花人士,每次看到業(ye) 主高高興(xing) 興(xing) 地把花拿回去,他心裏也非常開心。
彭其慧是第一批“寄養(yang) ”植物的人。她回憶道,以往每次外出後回來發現家中植物都枯萎了,很是可惜,“寄養(yang) ”在此處後,植物長勢都不錯。“我早晚遛彎時都會(hui) 來看一看它們(men) ,每次買(mai) 菜經過時也來看看。”
“我的幸福樹在家被蟲蛀了,在這裏後就長得很茂盛。”小區居民易美霞也表示,自己的植物在這裏被照顧得很好。由於(yu) 經常出差、缺乏科學喂養(yang) 方式、家中采光不夠好等原因,家養(yang) 的植物總是枯萎,她索性將家中的幸福樹、天堂鳥等盆栽都搬下樓“寄養(yang) ”。“從(cong) 最初我的花旁隻有一盆兩(liang) 盆,到現在的一百多盆,“寄養(yang) ”的植物漸漸多了起來。”易美霞說。
據了解,春節、國慶節等長假是“植物寄養(yang) ”的高峰期,觀賞性強和養(yang) 護技術要求高的植物則是“植物寄養(yang) ”的“常客”。除出售植物的店鋪提供定向“寄養(yang) ”服務外,網購平台也會(hui) 提供相應的“寄養(yang) ”服務,價(jia) 格則從(cong) 每盆每月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作為(wei) 城市生活重要“細胞”的社區,通過提供植物基礎性養(yang) 護的人性化服務,辦好身邊的“暖心小事”,能夠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李夢介紹,隨著小區的入住率提高,“植物寄養(yang) ”需求有所增加,該小區後期將進一步根據居民需求,優(you) 化“植物寄養(yang) ”方案,對“植物寄養(yang) ”點位進行調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