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古法造紙工藝——一張特殊的錄取通知書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隨著大學招生季的開啟,2023年複旦大學本科錄取通知書(shu) 日前全新亮相。與(yu) 往年不同,今年的這份錄取通知書(shu) 首次以複旦科技成果“複活”的開化紙為(wei) 載體(ti) ,邀請名師大家和師生共同書(shu) 寫(xie) 通知書(shu) 正文內(nei) 容,將科學、人文、藝術進行了有機結合。
“這不隻是一張簡單的錄取通知書(shu) ,它承載了古法造紙工藝與(yu) 複旦先進科技,並詮釋了‘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的精神。”複旦大學校長金力介紹。
新版通知書(shu) 整體(ti) 設計采取古典風格,呈現出傳(chuan) 統文化氣韻,並蘊涵著複旦獨有的人文氣息。通知書(shu) 正文雅致小楷由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複旦通識核心課程“中國書(shu) 法藝術”主講老師高翔所手書(shu) ,正文落款的校長印章由複旦大學特聘專(zhuan) 家、鳥蟲篆刻家徐穀甫所刻,通知書(shu) 內(nei) 頁上印製的複旦實景版畫係複旦大學特聘專(zhuan) 家、版畫家倪建明所創作……
新版錄取通知書(shu) 正文以新開化紙為(wei) 書(shu) 寫(xie) 載體(ti) ,薄薄一張紙片,凝結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曆史傳(chuan) 統和複旦大學深厚的科學底蘊。
開化紙誕生於(yu) 浙江省開化縣,細膩潔白、薄中見韌,被譽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手工紙皇冠上的明珠。開化紙造紙工藝始於(yu) 明,盛於(yu) 清,許多清初名貴典籍均為(wei) 開化紙寫(xie) 印。清中葉以後,由於(yu) 戰亂(luan) 頻仍,“紙槽荒圮,工匠流亡”,加上核心原料蕘花逐漸枯竭,工藝隨之失傳(chuan) 。
2017年底,通過高分子材料、化學、生物、古典文獻、文博等多學科的聯合探索,複旦大學科研團隊成功“複活”失傳(chuan) 已久的開化紙工藝。重新複活的新開化紙紙質輕薄柔韌、潔白如玉,其理化指標已接近古紙水平,紙張保存壽命可達千年以上,不僅(jin) 適用於(yu) 古籍修複、書(shu) 畫創作,且可用於(yu) 印刷。
“未來,我們(men) 將全力推動開化紙成為(wei) 書(shu) 畫創作、古籍修複、雕版印刷等領域的中國傳(chuan) 統紙代表,要讓開化紙經得起世界檢驗,走到世界最前沿。”複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光輝說。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9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