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精雕細琢,繪就基層善治“工筆畫”

發布時間:2023-07-06 09:4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精雕細琢,繪就基層善治“工筆畫”

  ——廣西桂林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更好服務群眾(zhong)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xing) 光明日報通訊員 曹長青

   前不久,廣西桂林市首支“社區紅娘誌願服務隊”在七星區漓東(dong) 街道空明社區成立。首批39名“巾幗誌願者”為(wei) 社區青年提供婚介、糾紛調解、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服務,宣傳(chuan) 文明新思想。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桂林深入貫徹“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hui) 治理理念,以一個(ge) 個(ge) “小切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層次、差異化、個(ge) 性化治理的新需求,以全域視野推動社會(hui) 治理創新,以基層善治助推桂林之治。

  黨(dang) 建延伸 激發善治新動能

  “以前辦事多頭跑,現在有事微信聯係網格長,問題很快解決(jue) ,自己都不用跑。”談起農(nong) 村“一站雙長”治理新模式,荔浦市雙江鎮雙安村村民張為(wei) 武讚不絕口。

  荔浦市緊盯基層治理難題,以144個(ge) 行政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站為(wei) “一站”載體(ti) ,整合設置黨(dang) 建網格長、綜治網格長“雙長”崗位288個(ge) ,推行村級事務“一張網”機製,累計為(wei) 村(社區)群眾(zhong) 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5000多個(ge) 。

  “基層治理千頭萬(wan) 緒。隻有把黨(dang) 的全麵領導貫穿到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麵,才能構築好基層社會(hui) 治理‘橋頭堡’。”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周卉說,桂林市堅持以黨(dang) 建帶群建,著力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米”。

  “黨(dang) 建引領、網格支撐”是桂林基層治理的普遍做法。桂林實行三級網格長責任製,縣(市、區)黨(dang) 政“一把手”為(wei) 一級網格長、鄉(xiang) 鎮(街道)黨(dang) 政“一把手”為(wei) 二級網格長、村(社區)書(shu) 記(主任)為(wei) 三級網格長,推動將黨(dang) 支部或黨(dang) 小組建在網格上,注重在網格中發展黨(dang) 員,使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成為(wei) 引領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中堅力量。

  “我們(men) 以網格為(wei) 基本單位設立黨(dang) 員示範崗、共建責任區,推動黨(dang) 員下沉網格,將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周卉介紹,桂林將全市精細劃分為(wei) 網格5765個(ge) 、專(zhuan) 屬網格1534個(ge) 、微網格28493個(ge) ,配備專(zhuan) 兼職、微網格員3.6萬(wan) 餘(yu) 名。此外,桂林實現全市行政村“一村一輔警”全覆蓋,並將其納入網格化管理。

  與(yu) 此同時,桂林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站、點)建設,健全社會(hui) 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製。充分利用“三官一律”“一村一輔警”“法律明白人”等資源力量,加強覆蓋城鄉(xiang) 、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建設。

  全州縣將紅色資源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深度融合,形成黨(dang) 建紅色“1+3”(即一張縣、鄉(xiang) 、村三級網格體(ti) 係網加一支紅色巡邏隊、一支紅色法治宣講隊、一個(ge) 紅色調解室)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社會(hui) 治理工作格局。

  象山區下放各類執法人員264人,組建3支綜合行政執法隊,搭建街道綜合執法平台,提檔升級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14個(ge) ,優(you) 化服務項目67項,城市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雁山區立足轄區高校眾(zhong) 多、治安管理情況複雜的實際,以“黨(dang) 建引領,金盾護校”黨(dang) 建品牌為(wei) 抓手,持續加強警、校合作,齊心協力助推平安校園建設。

  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平安村打造“黨(dang) 建+網格”,激勵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積極開展平安建設工作。如今,平安村90%以上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在組裏就能得到及時化解。

  健全機製 基層治理更精細

  “陳奶奶,麵煮好了,您慢慢吃,還有什麽(me) 需要您喊我一聲就行!”年逾八旬的陳奶奶是位“空巢老人”。疊彩區清風社區工作人員小唐和樓棟誌願者輪流幫她購買(mai) 食材、煮飯等,讓老人家安心生活。

  “城鄉(xiang) 社區是社會(hui) 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中的基礎部分。”周卉說,桂林不斷完善治理機製,通過“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增加治理溫度。

  臨(lin) 桂區增強治安防控合力,將155名禁毒社工、276名掃黑除惡信息員、3324名村民小組長等資源力量融入村(社區)網格。

  秀峰區公安機關(guan) 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完善全域巡邏機製,推動“警社聯動、資源匯聚、係統治理、協同配合”。

  灌陽縣試點推行“警司合署”基層治理機製,整合基層派出所、司法所力量,統一辦公場所、統一工作職責、統一管理製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恭城瑤族自治縣將“警務+服務”關(guan) 口前移到全縣117個(ge) 行政村。2022年以來,恭城公安幹警入戶走訪13000多戶,消除安全隱患600餘(yu) 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00餘(yu) 起。

  資源縣活用綜治視聯“一張網”,實現綜合治理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各項工作的可視化溝通、協調、調度和指揮。目前,資源縣縣級、7個(ge) 鄉(xiang) (鎮)和75個(ge) 村(社區)的綜治中心視聯網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並投入使用。

  “2022年以來,我們(men) 推動基層警力向村一級覆蓋,組建3支治安問題整治服務工作隊,長期駐紮鄉(xiang) 鎮,配合派出所開展打擊、治理、服務、宣傳(chuan) 等工作,全縣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6.67%,環比下降68.18%。”平樂(le) 縣公安局局長陳泠誌告訴記者,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147個(ge) 行政村建有780支巡防隊,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防和普法宣傳(chuan) 等,增強了群眾(zhong) 的安全感。

  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桂林整合調動力量資源,聚力共治、精耕細作,夯實基層社會(hui) 治理“底座”。目前,桂林每個(ge) 行政村(社區)均有10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培養(yang) 了一支群眾(zhong) 身邊的普法隊伍。

  據悉,桂林各縣(市、區)還結合實際,整合人民調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顧問等社會(hui) 力量,打造“紅色調解工作室”“蘭(lan) 姐調解工作室”和“勇哥調解工作室”等,把群眾(zhong) 矛盾巧妙地化解在基層。2022年,桂林市各司法所和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共調解矛盾糾紛1.5萬(wan) 餘(yu) 件,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高位。

  科技賦能 便民服務智慧化

  安裝智能門鎖、搭建智慧雲(yun) 監管平台……如今,越來越多的“智慧安防小區”在桂林各城區建成,在加強小區管理、保障公租房依法合規使用的同時,更好地保障住戶安全。

  “數字賦能基層社會(hui) 治理,促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精準化、精細化和便民服務智慧化。”桂林市公安局負責人說,近年來桂林市不斷探索創新,從(cong) “治理”到“智理”,努力讓老百姓的安全得到最貼心的守護。

  在恭城縣龍虎鄉(xiang) ,一塊“智慧大屏”吸引了眾(zhong) 人注意。記者看到,借助智慧大屏,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查看轄區內(nei) 各村口、主要路口等公共區域的畫麵,及時掌握各村治安情況。

  “數字鄉(xiang) 村智慧大屏就好比‘千裏眼’和‘順風耳’,我們(men) 足不出戶,就能對各村治安狀況一目了然。”龍虎鄉(xiang) 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智慧大屏為(wei) 當地社會(hui) 基層治理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有效預防偷盜、搶劫、聚眾(zhong) 鬧事、打架鬥毆等行為(wei) 發生。

  桂林堅持“規範化建設、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實體(ti) 化運行”,實施基層社會(hui) 治理提升工程,築實市域、基層、網格三道防線,構建基層善治體(ti) 係。圍繞“打、防、管、控、治”,桂林持續激活“智治”動力,構建立體(ti) 化治安防控體(ti) 係。雁山、秀峰、象山、臨(lin) 桂等多個(ge) 城區聚焦科技賦能,增強基層治理“驅動力”;資源、灌陽、全州、靈川、永福等縣也不斷強化數字化管理,激活鄉(xiang) 村治理“新動能”。

  不僅(jin) 如此,桂林市政法機關(guan) 還協調相關(guan) 部門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和完善各類台賬資料,並依托綜治指揮中心平台,將市級視聯網監控平台和縣區級二級平台進行整合聯網,實現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此外,還以治安複雜區和入城口為(wei) 點,以學校、幼兒(er) 園、醫院、車站、大型商場等為(wei) 麵,劃分巡控網格,開展全時空、全覆蓋巡控,增密巡邏頻次,提高見警率。

  伴隨平安建設的奮進足音,桂林城鄉(xia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優(you) 化,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環境向新、生活向美,一幅山與(yu) 水、城與(yu) 人和諧相融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6日 0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