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講好鑄魂育人的“大思政課”(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力加油幹)

發布時間:2023-07-07 09:2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年,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我,第一次跟隨上海交通大學“知·行”實踐團,到西藏實地調研。當地黨(dang) 員、幹部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讓我深受觸動。2020年留校工作後,我又作為(wei) 指導教師帶領實踐團多次進入雪域高原。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令我越發深刻地認識到,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才能更好啟智潤心、鑄魂育人。

  走進社會(hui) ,火熱實踐蘊含立德樹人的豐(feng) 厚養(yang) 料。我帶領同學們(men) 走出校園,把思政課堂搬到田埂、搬上雪山、搬向湖泊,通過高原微課、勵誌演講、願望清單等多元融合的研學教育活動,帶領學生在學中幹、幹中學。借助上海交大與(yu) 西藏農(nong) 牧學院的結對幫扶機製,我們(men) 創新教學方式,讓實踐團學生與(yu) 藏族學生同上“大思政課”。可以說,植根在雪域高原的思政課,不僅(jin) 有利於(yu) 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更喚醒了他們(men) 為(wei) 家鄉(xiang) 和國家奉獻的奮鬥之誌。

  結合現實,奮鬥之誌才不會(hui) 淪為(wei) 空談。近年來,在與(yu) 雪域高原的結對互助實踐項目中,學生既是參與(yu) 者、體(ti) 驗者,也是貢獻者、收獲者。有學生表示,深刻感受到了各族同胞為(wei) 當地發展付出的努力,更應將個(ge) 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時代進步。聚焦現實、結合現實、深入現實,有助於(yu) 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獲得更加飽滿的人生。

  投入實踐,在知行合一中升華精神境界。學生通過專(zhuan) 業(ye) 課堂與(yu) 思政課堂的結合,將專(zhuan) 業(ye) 知識和理想信念化為(wei) 知行合一的實踐,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hui) ,充實更多人的精神力量。我們(men) 把實踐中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製作成微黨(dang) 課,在“南湖1921號”旅遊列車上播放。搭乘列車的乘客在出行遊玩的同時,也能夠回溯曆史、學習(xi) 知識,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征程中汲取養(yang) 料。將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實踐產(chan) 品,“大思政課”的成果會(hui) 潤澤更多心靈。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助力青年學生在思政課堂同社會(hui) 課堂的有機結合中成長、受益,我們(men) 責任重大。讓思政課與(yu) 現實緊密結合、與(yu) 實踐充分互動、與(yu) 時代同頻共振,為(wei) 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我們(men) 就能培養(yang) 出更多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勇挑重擔的棟梁之才。

  (作者為(wei)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yu) 建築工程學院思政教師)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