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防汛救災,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
近日,重慶等地遭遇強降雨,一些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引發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當前,全國即將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guan) 鍵期,七大江河流域將全麵進入主汛期,長江、淮河、太湖及鬆遼等流域存在洪澇災害風險,防汛形勢嚴(yan) 峻。各地各部門防汛抗汛壓力較大,要密切關(guan) 注雨情汛情發展,全麵做好防汛抗汛準備,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安全度汛、萬(wan) 無一失。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要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各部門要始終繃緊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不能有絲(si) 毫放鬆。過去經驗表明,各級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揮,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出發,“跑”在洪水前,“想”在成災前,層層落實責任、環環扣緊措施,抓常、抓細、抓久,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防汛救災第一要義(yi) 在“防”,防不測、防不及、防不力、防不嚴(yan) 。我國地理遼闊,地質條件十分複雜。這就要求,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不能隻靠經驗,更要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利用科學力量打好防汛主動仗。從(cong) 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到運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各地各部門要緊盯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底線思維,寧可備而無汛,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一失萬(wan) 無”。事實證明,準備的越細致、越周全,汛情來了,才能越從(cong) 容,以舉(ju) 措的確定性應對汛情的不確定性。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要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細。防汛救災是大事,是由監測預警、水庫排查、搶險救援、人員調度、災後重建等許多細節小事組成的。各地要突出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堅持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從(cong) 實,確保各項措施末端落實。一方麵,有關(guan) 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會(hui) 商研判,做好監測預警,加強雨情水情預報預警,精準指導重點地區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出險和城市內(nei) 澇等災害防範工作。另一方麵,突出防禦重點,對隱患問題進行大排查大起底。加強堤防、水庫、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域的安全巡查,及時製定預案,做好人員避險工作,提前做好沿河低窪地帶、蓄滯洪區、重點堤圍等危險區域群眾(zhong) 轉移撤離工作,確保應轉早轉,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要嚴(yan) 防次生災害發生,防止因災返貧和“大災之後有大疫”。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生活,加大救災資金和物資投放力度,做細做實集中安置點服務保障,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吃上熱乎飯、喝上幹淨水,有安全住所、有醫療保障。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受災群眾(zhong) 積極開展生產(chan) 自救,盡快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努力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麵勝利。
防汛救災工作事關(guan) 群眾(zhong) 安危、社會(hui) 穩定、發展大局,是一場大戰,更是一場大考。讓我們(men) 上下一條心,嚴(yan) 防死守、眾(zhong) 誌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仗,保江河安瀾,人民平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