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一人一策”精準服務促就業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dong) 周洪雙
今年以來,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全麵落實國家和省、市“穩就業(ye) ”工作係列部署,聚焦高校畢業(ye) 生、職校學生、大齡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圍繞“緩就業(ye) 、慢就業(ye) 、難就業(ye) ”三大難題,通過“專(zhuan) 業(ye) 指導+精準匹配”明晰就業(ye) 方向、“需求導向+崗位實操”提升職業(ye) 技能、“就業(ye) 援助+兜底幫扶”確保就業(ye) 穩定,切實完善重點群體(ti) 的就業(ye) 支撐體(ti) 係,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ti) 穩定就業(ye) 。
專(zhuan) 業(ye) 指導+精準匹配
“我的專(zhuan) 業(ye) 是編輯出版,屬於(yu) 新聞宣傳(chuan) 大類,但是求職中遇到許多出版社和報社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曆,我就想緩一緩,等待更適合的時機再就業(ye) 。”
“求職不要局限於(yu) 出版這一個(ge) 方向,新聞傳(chuan) 播大類在市場上有很多就業(ye) 機會(hui) ,建議多關(guan) 注文化傳(chuan) 播、文案策劃等方向;同時在你的簡曆呈現上,建議把‘大招’放在最前麵,突出自己專(zhuan) 業(ye) 能力與(yu) 應聘崗位相符。”
這是龍泉驛區人社專(zhuan) 員阮思軍(jun) 深入四川師範大學開展就業(ye) 谘詢的一段對話。針對高校畢業(ye) 生求職迷茫等難題,人社專(zhuan) 員在助就業(ye) 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站在用工需求的角度,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市場需求信息、職業(ye) 生涯路徑規劃,幫助高校畢業(ye) 生找到求職方向,做好就業(ye) 準備。
麵對高校畢業(ye) 生“緩就業(ye) ”的狀況,龍泉驛區主動對接區內(nei) 高校,提前介入做好就業(ye) 服務,大力開展“公共就業(ye) 服務進校園”活動,目前已組織400餘(yu) 家次企業(ye) 深入成都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長江職業(ye) 學院等10所院校,為(wei) 學生帶來了8000餘(yu) 個(ge) 崗位,服務高校畢業(ye) 生1萬(wan) 餘(yu) 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針對未就業(ye) 的畢業(ye) 生,龍泉驛區紮實開展“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為(wei) 其提供至少1次職業(ye) 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ye) 見習(xi) 機會(hui) 、1次兜底幫扶,盡全力幫助他們(men) 盡快就業(ye) 。
崗位實操+訂單培訓
龍泉驛區神龍汽車的整車裝調線上,來自成都汽車職業(ye) 技術學校的晉星科同學,在生產(chan) 現場一邊聽業(ye) 務講解,一邊上手實操,很快掌握了整車裝調、鏈接冷卻液管道及渦輪管道、擰緊渦輪卡扣等業(ye) 務技能,為(wei) 後續就業(ye) 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崗位實習(xi) ,直接深入工廠,我提升了就業(ye) 技能,明確了求職方向。現在,我對找一份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工作充滿了信心。”晉星科說。
為(wei) 破解職校學生“慢就業(ye) ”問題,龍泉驛區“雙管齊下”,創新實施崗位實習(xi) 獎勵政策,按500元/人的標準給予學校一次性獎勵,鼓勵開展校企產(chan) 學合作;同時,聚焦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台鼓勵校企“訂單班”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且成功建班的校企雙方分別給予5萬(wan) 元獎勵,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促進產(chan) 需結合、產(chan) 校聯合、產(chan) 教融合,著力加快“訂單式”人才培養(yang) 。
截至目前,龍泉驛區已推動四川城市職業(ye) 學院、長江職業(ye) 學院與(yu) 領克、沃爾沃等“鏈主”企業(ye) 成功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13個(ge) ,每年培養(yang) 新能源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焊接技術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檢測等專(zhuan) 業(ye) 型技能人才500餘(yu) 人。
成都航空職業(ye) 技術學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學校與(yu) 領克汽車合作開設了“訂單班”,既促進了學校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課程內(nei) 容與(yu) 職業(ye) 標準、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的對接,又解決(jue) 了企業(ye) 人才需求,實現了招生即招工,畢業(ye) 即就業(ye) 。
就業(ye) 援助+兜底幫扶
“我的年齡比較大,也沒有什麽(me) 技能,能不能申請你們(men) 的崗位呢?”前不久,龍泉驛區組織開展“‘就’在龍泉驛·幸福好安逸”之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招聘會(hui) ,50歲的葉永建前來詢問並成功找到一份停車收費的工作,經過培訓,目前已經順利上崗。
調研發現,就業(ye) 困難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缺乏專(zhuan) 業(ye) 技能等情況。龍泉驛區依托三級就業(ye) 援助機製,靶向施策,為(wei) 就業(ye) 困難人員提供個(ge) 性化就業(ye) 援助,實施就業(ye) 困難人員崗位擴量增效行動,通過“村(社區)+公崗”模式,籌集崗位安置就業(ye) 。2022年以來,龍泉驛區利用公益性崗位和援助基地托底安置就業(ye) 困難人員800餘(yu) 人,兜底幫扶就業(ye) 困難人員穩定就業(ye) 。
為(wei) 幫助區內(nei) 重點群體(ti) 多渠道就業(ye) ,龍泉驛區創新工作方式,依托人社服務專(zhuan) 員團隊,探索推出“餘(yu) 姐探崗”就業(ye) 服務品牌,開展在線直播、入企探崗、就業(ye) 服務短視頻等招聘活動。農(nong) 民工專(zhuan) 場、殘疾人專(zhuan) 場、高校畢業(ye) 生專(zhuan) 場、退役軍(jun) 人專(zhuan) 場等直播招聘活動,受到企業(ye) 和求職者雙方的熱烈歡迎。截至目前,“餘(yu) 姐探崗”已深入領克汽車、神龍汽車等企業(ye) 開展活動31場,在線觀看人次超過32萬(wan) ,大量群眾(zhong) 在這裏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