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些症狀可能是過敏 專家給青少年支招

發布時間:2023-07-11 09:23:00來源: 新華網

  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癢……青少年出現這些症狀很可能都是過敏性疾病造成的。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性疾病被世衛組織列為(wei) 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專(zhuan) 家表示,近年來隨著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公眾(zhong) 就診意識提升,過敏性疾病發病呈上升態勢。對於(yu) 青少年來說,應更加重視預防,避免從(cong) 一種疾病發展為(wei) “共病”、從(cong) 對一種過敏原過敏發展為(wei) 多種過敏原的情況。

  暑期患者比例超一半,青少年過敏需重視

  “上午我在國際醫療部接診了15名患者,有10個(ge) 都是未成年人,最小的3歲。”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教授關(guan) 凱說,從(cong) 臨(lin) 床主觀感受看,近年來求醫的“敏娃”日漸增多,暑期門診中,學生往往都能占到患者的一半以上。

  過敏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被稱為(wei) “過敏體(ti) 質”。“過敏”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也不一樣。在嬰幼兒(er) 期,由於(yu) 機體(ti) 的免疫力相對較弱,過敏表現主要是嚴(yan) 重的濕疹和特異性皮炎。到了學齡前期,隨著免疫力的逐漸增強,過敏反應主要表現是鼻和眼的相對不舒適,具體(ti) 表現是孩子經常揉眼睛,揉鼻子,甚至因此而被誤診為(wei) 多動症。

  關(guan) 凱介紹,過敏性疾病對青少年的學習(xi) 生活和生長發育可能造成嚴(yan) 重影響。“有的孩子患特異性皮炎,皮膚瘙癢難忍,導致白天精力難以集中,晚上睡不好覺,甚至會(hui) 因皮疹滲水影響外貌,給孩子帶來自卑等心理問題。”關(guan) 凱說,“也有的孩子因各種過敏症狀影響睡眠質量和時長,導致生長激素不能足量分泌,從(cong) 而影響身高發育。”

  過敏性鼻炎多誤區 預防性治療很關(guan) 鍵

  過敏性鼻炎是大家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每逢秋天和初春,都有不少青少年被流涕、噴嚏、鼻塞、鼻癢所困擾。

  北部戰區總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柴若楠介紹,在正常的情況下,鼻子能夠敏感地感知並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但對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周圍環境的變化常常會(hui) 讓這類患者的鼻子出現過度反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程可佳說,人們(men) 在嬰幼兒(er) 期、青少年時期接觸的細菌感染越來越少,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等因素,讓成年後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越來越高。

  對於(yu)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首先要明確過敏原,對於(yu) 已經明確過敏原的患者要做到避免與(yu) 過敏原接觸。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富公弼介紹,對於(yu) 孩子出現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很多家長存在一些誤區。“過敏性鼻炎有季節性,過了發病的時間段症狀會(hui) 減輕,有些家長就不太重視。還有些家長把過敏性鼻炎當成感冒來對待,也可能會(hui) 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富公弼說。

  專(zhuan) 家表示,對於(yu) 過敏性鼻炎,預防性治療是一種比較主流的應對手段,尤其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每年固定發病期的兩(liang) 周前,提前進行抗組胺藥物治療會(hui) 起到很好的效果。

  “運動性過敏”別小覷 嚴(yan) 重需立即送醫

  “孩子一打籃球身體(ti) 就起紅疹,休息了過一會(hui) ,又會(hui) 自動褪去,太奇怪了!”幾天前,13歲的小翔(化名)父母帶著孩子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

  小翔母親(qin) 告訴醫生,原本想通過體(ti) 育訓練來增強孩子體(ti) 質,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孩子說,每次上課運動量一大就感到全身瘙癢明顯,停止運動後數小時症狀自動消失。”

  起初,父母以為(wei) 孩子運動量大了太累,以此為(wei) 借口不想訓練。後來,孩子每次參加籃球課均訴說皮膚瘙癢難耐,還影響上課專(zhuan) 注度,父母這才決(jue) 定帶孩子去醫院。

  醫生仔細檢查及了解來龍去脈後發現,孩子籃球拚搶激烈後,軀幹、上肢發散紅斑、小風團,出汗後症狀加重,停止運動後數小時皮膚症狀能自行消退,消退後皮膚沒遺留痕跡,有時較長距離快跑,也會(hui) 出現這樣情況。

  主診醫師丁楊綜合小翔的症狀,診斷其為(wei) 膽堿能性蕁麻疹,“膽堿能性蕁麻疹,是蕁麻疹中一種特殊類型。”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陶小華介紹,這種蕁麻疹發病多見於(yu) 青年期,臨(lin) 床上並不少見,隻不過不少人沒有引起重視。

  過敏嚴(yan) 重的情況甚至可能會(hui) 產(chan) 生過敏性休克的症狀。“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都比較突然,無明顯征兆。遇到這種情況千萬(wan) 不要自行處理,一定要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進行救治。”柴若楠說。(記者張逸飛、黃筱、林苗苗)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