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磁場效應顯現
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在上海舉(ju) 辦。大會(hui) 共對接210家上下遊企業(ye) ,達成110億(yi) 元意向采購金額,推動32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yi) 元。麵向未來,上海將強化“四大功能”,充分利用大會(hui) 的磁場效應,以更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在上海舉(ju) 辦。1400餘(yu) 名嘉賓參會(hui) ,參展企業(ye) 超400家,展覽麵積超過5萬(wan) 平方米,共計舉(ju) 辦133場主題論壇,線下參觀人數突破17.7萬(wan) 人次,均創曆史新高。大會(hui) 共對接210家上下遊企業(ye) ,達成110億(yi) 元意向采購金額,推動32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yi) 元。大會(hui) 的磁場效應已經顯現。
就在本次大會(hui) 開幕的前兩(liang) 天,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hui) 審議通過意見,把持續增強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chan) 業(ye) 引領、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作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和重大抓手。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麵向未來,上海將充分利用大會(hui) 的磁場效應,以更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速拓展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0億(yi) 元,企業(ye) 數量超過4300家,智能芯片、開發框架等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從(cong) 個(ge) 人的衣食住行,到企業(ye) 的生產(chan) 、銷售、服務、辦公,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已經涵蓋了各個(ge) 領域。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開放共建、合作共贏,是實現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落地的關(guan) 鍵。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鏈環節既有智能芯片、傳(chuan) 感器等基礎類企業(ye) ,也有軟硬協同、大模型等技術類企業(ye) ,還有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產(chan) 品類企業(ye) 。隨著一批行業(ye) 龍頭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的快速發展,整個(ge)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正逐步邁向世界級。
“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可以在進行早期功能訓練的時候使用我們(men) 的設備。”在展台前,一款智能下肢康複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zhong) 來體(ti) 驗。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設備通過節律性步行、重心自由浮動、實際落地行走,在康複早期給用戶提供正確的感覺輸入,抑製異常步態的形成。目前,該產(chan) 品已經在國內(nei) 多家康複中心應用。
在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展示活動上,多家企業(ye) 的自動駕駛車輛受到關(guan) 注。7月8日,3家企業(ye) 的15輛車獲得浦東(dong) 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隨著《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以及相關(guan) 實施細則的落實,浦東(dong) 新區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迎來了無人化階段。
大會(hui)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加快布局,融合應用深度拓展。會(hui) 上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超算、智算、雲(yun) 算協同發力,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已建成2500多個(ge) 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有力推動了實體(ti) 經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介紹,工信部將以人工智能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為(wei) 主線,圍繞加強政策引導、夯實產(chan) 業(ye) 底座、拓展應用場景、完善生態體(ti) 係、深化國際合作等5個(ge) 方麵,加快培育壯大智能產(chan) 業(ye) 。
構建人工智能時代算力底座
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帶來了數據的高速增長,算力作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的關(guan) 鍵生產(chan) 力,將賦能千行百業(ye) 。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未來80%的場景將依賴人工智能。如何構建人工智能時代算力底座,讓算力成為(wei) 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資源,如同日常的水和電一樣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hui) 發展,將成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生態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降低門檻的突破關(guan) 鍵。
經初步測算,到2025年,算力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將不低於(yu) 4.4萬(wan) 億(yi) 元,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規模可達24萬(wan) 億(yi) 元。
大會(hui) 期間發布的《普慧算力開啟新計算時代》報告提出,未來算力發展趨勢將具備兩(liang) 大特征,即普適和智慧。未來,算力能夠強有力地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數據匯聚融合、共享交換和開發應用,充分盤活數據資產(chan) 。
本次大會(hui) 上,上海聯通攜手產(chan) 業(ye) 鏈合作夥(huo) 伴,以自身集“雲(yun) 、網、算、安、數、用”於(yu) 一體(ti) 的算力網絡為(wei) 基礎,共同構建自主可控、算力聚合、智算共享的算力產(chan) 業(ye) 鏈,推進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解決(jue) 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加速進程中,算力分布不均、供需失衡,算力度量計費、統籌管理難,偶發性算力供給不靈活等痛點,賦能千行百業(ye) 數字化轉型。
深度交流為(wei) 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集聚眾(zhong) 智
圍繞技術、產(chan) 業(ye) 、人文三大話題,重點關(guan) 注智能芯片、科學智能、機器人、類腦智能、自動駕駛、法治與(yu) 安全等前沿方向,本屆大會(hui) 集聚眾(zhong) 智,組織產(chan) 業(ye) 界人士會(hui) 同80多位著名學者展開了深度交流。大會(hui) 還舉(ju) 辦了人工智能治理等主題論壇,集中發布自動駕駛法律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倡議書(shu) 等一批研究成果。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人工智能加速發展,行業(ye) 企業(ye) 通過係統創新、堅持開源開放,能夠加速產(chan) 業(ye) 生態繁榮發展,用強大的算力支撐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
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在用的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了650萬(wan) 個(ge) 。在算力規模提升速度上,中國速度高於(yu) 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左右。
對此,與(yu) 會(hui) 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範式變革產(chan) 生智算強需求,而計算體(ti) 係架構的多元變革則帶來了發展新機遇,算力供給存在結構性缺口,目前正值部署的窗口期,建議從(cong) “粗放部署”到“精細規劃”中實現普惠算力,從(cong) “多元異構”到“統籌協同”中實現協同融合,借助智算中心的東(dong) 風,讓我國自主計算企業(ye) 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模型在算力層麵對能源和環境的影響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有專(zhuan) 家表示,當前訓練某一模型需要產(chan) 生大量碳排放,如果進一步提升模型準確度,排放數字可能會(hui) 更大。而在未來,研究人員有望從(cong) 模型、硬件、數據中心能效、數據中心位置等方麵協同著手,大幅降低機器學習(xi) 的能耗與(yu) 碳排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