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深處的平安守護者——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天平路派出所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任鵬
你能想象一個(ge) 六岔路口,10組機動車交通信號燈、12組行人過街信號燈,同時聚集5000人的情景嗎?在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武康大樓腳下,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個(ge) 節假日都能看到。
以今年“五一”期間為(wei) 例,大數據顯示,武康大樓六岔路口在一個(ge) 上午的累計人流就超過1萬(wan) 人次,瞬時峰值達4600人次。百年大樓成了“網紅”,人流隨之湧來,問題也跟著來了。亂(luan) 穿馬路、在禁行道路騎行、滯留路麵拍照等不當行為(wei) ,都給原本複雜的武康大樓道路安全帶來挑戰。
在這座磚紅色大樓對麵,梧桐樹下的老房子中間,有一處便民服務場所——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天平路派出所,守護著這片街區的平安祥和。
天平路派出所所長施欣告訴記者,2020年國慶假期,發現武康大樓周邊遊人迅速增多後,天平路派出所及時向分局匯報,經過公安、街道、城管、市容綠化等單位共同協調,不久,淮海中路和天平路轉角沿街部分向外拓展3.6米,打造了一個(ge) 街角“源點廣場”,讓更多遊客可以在這裏安全地打卡拍照。“武康大樓成為(wei) 網紅打卡點的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起交通意外,沒有發生一起拎包扒竊行為(wei) 。遊客在這裏漫遊慢品曆史風貌區,感受上海的城市溫度。”施欣自豪地說。
網紅街區,一是人多、流動多,二是房子老、風險多。小小派出所的責任,也更重了。
天平路派出所地處衡複曆史風貌保護區核心地段,2.68平方公裏的轄區內(nei) ,既有“高大上”的洋房別墅,又有“低矮舊”的老式弄堂,還有宋慶齡、陳毅、瞿秋白、田漢、陶行知等名人故居和曆史保護建築。也正是因為(wei) 這裏老房子多,且大多為(wei) 磚木結構,環境又很局促,使得消防工作一直是施欣和同事們(men) 最擔心的風險點。
2021年大年初四深夜,天平派出所接到轄區單位值守人員的報告,說空氣中有刺鼻的燒焦味道。施欣立即發動所裏民警、周邊保安和社區誌願者,在方圓500米範圍內(nei) 尋找。最終,在一條小弄堂裏找到了起火點,原來是一處電線老化發生自燃,好在旁邊沒有堆放可燃物,未造成損失。這條弄堂幾經更迭,住進了7戶人家。亂(luan) 搭亂(luan) 建,又沒有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導致這裏的環境“髒亂(luan) 差”,消防隱患也大。天平派出所主動開展工作,經過幾輪協調,最後采取了先拆違、再進行房屋征收土地置換的方式,用了一年左右時間,將7戶人家全部遷入新居,使他們(men) 改善住房的多年心願得以實現,也消除了隱藏在梧桐深處的火災風險。
地處轄區的複旦大學附屬五官科醫院是聞名全國的專(zhuan) 科醫院,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前來就醫,日均門急診掛號量在5000~6000人次左右,節假日等高峰時間段則達到7000多人次。醫療糾紛一度成了棘手的難題。
“為(wei) 了更好地處置醫患糾紛類警情,我們(men) 在轄區五官科醫院設立警務室,派駐駐點民警,指導院方妥善處置各類醫患矛盾糾紛,發生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施欣說,“源頭預防到位,往往事半功倍。”據介紹,天平路派出所倡議的“平安警醫聯盟”成立以來,醫患糾紛類投訴大幅下降,切實維護了轄區醫療機構的安全穩定。
近年來,天平路派出所獲評全國優(you) 秀基層單位,榮立上海市公安局集體(ti) 二等功兩(liang) 次,被評為(wei) 世博會(hui) “紅旗黨(dang) 組織”……“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是屹立在曆史長河裏的楓橋經驗,我們(men) 時刻身體(ti) 力行,以細心、耐心、暖心和巧心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施欣說,為(wei) 了更好地踐行“楓橋經驗”,他要與(yu) 同事一起,努力做好社會(hui) 治理的創新者、智慧公安的探路者、平安建設的組織者和群眾(zhong) 路線的實踐者。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2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