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完善頂層設計 我國六大領域四大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已基本形成

發布時間:2023-07-12 09:40: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天(7月12日)是全國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活動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記者從(cong)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了解到,過去十年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和行動保障體(ti) 係已經基本形成。

  根據初步核算,2022年我國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36.7%,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7.5%,比2012年提升7.8個(ge) 百分點。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同時,森林覆蓋率也獲得較大提升。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194.93億(yi) 立方米,已超額完成2025年目標。這些看得見的變化,離不開頂層設計的逐漸完善。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徐華清:過去十年來,我們(men) 印發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十三五”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工作方案》《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出台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應該說碳達峰、碳中和的一攬子政策、行動及保障體(ti) 係基本形成。

  專(zhuan) 家介紹,目前我國能源、工業(ye) 、城鄉(xiang) 建設、交通運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減汙降碳等六大領域以及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四大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已基本形成。此外,綠色消費、財政、金融、科技等方麵的保障措施也在逐步完善。

  碳市場運行兩(liang) 年總體(ti) 平穩 配額發放將趨緊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國利用市場機製控製和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製度創新。碳市場成立已經將近兩(liang) 年,目前總體(ti) 情況如何?

  累計成交量2.38億(yi) 噸,累計成交額109.1億(yi) 元。這是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配額的累積交易數據。在位於(yu) 湖北武漢的中國碳排放權注冊(ce) 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新的火電企業(ye) 正在辦理開戶手續。目前這裏又新增注冊(ce) 企業(ye) 300多家,參與(yu) 碳排放權交易的火電企業(ye) 已經達到2532家。全國碳市場運行近兩(liang) 年來,不僅(jin) 參與(yu) 的企業(ye) 在增加,碳排放權的分配和市場的運行管理也更加合理。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 陸新明:第一個(ge) 履約周期的配額履約率達到99.5%,效果還是很好的。通過碳市場兩(liang) 年的運行,企業(ye) 應該來說這個(ge) 減排的意識明顯提高,節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專(zhuan) 家介紹,隨著碳市場運營步入正軌,碳配額的發放將逐步收緊,促使參與(yu) 交易的企業(ye) 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有效控製和減少排放。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徐華清:還是希望電力企業(ye) ,尤其是煤電的企業(ye) 從(cong) 長遠角度來看,嚴(yan) 控新上的煤電項目,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加強企業(ye) 自身的節能、低碳化的改造。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