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保護路在何方

發布時間:2023-07-20 09:35:00來源: 法製日報

  近年來,網絡成為(wei) 知識產(chan) 權侵權行為(wei) 的主要發生地之一,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成為(wei) 政法機關(guan) 的一大工作重點。政法機關(guan) 積極探索創新機製,努力打造專(zhuan) 業(ye) 隊伍,強化部門協作聯動,不斷提高知識產(chan) 權綜合保護水平,取得顯著成效。

  本報今天刊發一組報道,記錄政法機關(guan) 加強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工作舉(ju) 措和務實行動,敬請關(guan) 注。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如果觀眾(zhong) 席上有光點,長時間內(nei) 一直閃個(ge) 不停,就說明可能有人在偷錄……”前不久,重慶市雲(yun) 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到轄區一家影城回訪,影城負責人向檢察官展示升級後的防偷錄監控手段,“現在,監控後台實行4小時輪班製,巡查人員發現可疑情況會(hui) 立即進行處置。”

  近年來,伴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已成為(wei) 知識產(chan) 權侵權違法犯罪的主要發生地之一。

  相關(guan) 違法犯罪目前呈現出怎樣的新特征?政法機關(guan) 如何進一步加強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對此,《法治日報》記者采訪了多地政法機關(guan) 和業(ye) 界專(zhuan) 家。

  網絡成知產(chan) 侵權多發地

  數字版權成為(wei) 司法保護重點的背後,是數字經濟時代來臨(lin) ,版權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

  中宣部國家版權局、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小組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2021年、2022年聯合掛牌督辦4批共155起重大侵權盜版案件,其中涉及網絡小說、網絡遊戲、網絡音視頻等數字版權案件超過案件總數的三分之一。

  與(yu) 線下侵權相比,線上侵權行為(wei) 更易實施、更加隱蔽、更為(wei) 複雜,影響涉及麵更為(wei) 廣泛,收集固定證據更加困難,權利人維權難度進一步加大。

  “當下,涉及影視、文學、遊戲、軟件等網絡侵權盜版犯罪活動有實施簡單、隱蔽性強等特點,公安機關(guan) 並不掌握作品的授權情況,客觀上無法主動識別作品傳(chuan) 播是否侵權,往往需要作品權利人主動報案提供犯罪線索。”中央財經大學知識產(chan) 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耀明分析指出,權利人在尋求刑事途徑打擊犯罪的同時,也應積極尋求第三方專(zhuan) 業(ye) 機構介入,如專(zhuan) 業(ye) 的律師事務所、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和電子證據取證機構,對案件進行研判和取證,避免取證瑕疵和證據滅失風險。

  “在立法層麵也需進一步明確對知識產(chan) 權的損害屬於(yu) “物質損失”,允許著作權人在知識產(chan) 權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樣不僅(jin) 能夠提高訴訟效率,還可以避免產(chan) 生相互矛盾的裁判,更好地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徐耀明建議說。

  打擊治理工作麵臨(lin) 難題

  除了遊戲人物、背景圖片,兩(liang) 家毫無關(guan) 係的網絡公司各自經營的一款網絡遊戲從(cong) 故事情節到玩法竟如此相似,是巧合還是另有不可公開的隱情?

  2022年11月21日,位於(yu) 上海市普陀區雲(yun) 嶺西路的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來到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網安支隊報案稱,網上出現了一款與(yu) 該公司開發的某款策略類網絡手機遊戲極其雷同的疑似“盜版”遊戲。

  “經初步鑒定,兩(liang) 款遊戲在服務器數據表和服務器戰鬥服上的相似度竟驚人地達到100%。”據普陀區分局網安支隊民警吳俊峰介紹,結合現場走訪,警方很快鎖定了2021年從(cong) 該公司離職的前員工賴某、王某甲和王某乙有重大嫌疑,並於(yu) 今年2月將3人從(cong) 外地抓獲歸案。

  原來,賴某等3人之前負責報案公司的某款策略型網絡手機遊戲的開發,後來辭職“自立門戶”,對遊戲進行“換皮”修改,改名上線經營,收益逾1.5億(yi) 餘(yu) 元。

  “核心代碼是遊戲軟件成功的關(guan) 鍵,但無法被普通人感知,唯有具備專(zhuan) 業(ye) 技術能力的偵(zhen) 查人員才能發現其中的蹊蹺,這給案件的發現增加了難度。”吳俊峰分析說,此類犯罪的打擊治理工作普遍存在核心代碼易複製和轉移、取證難、鑒定難等問題,涉案人員多為(wei) 高級技術人員,當他們(men) 選擇偷代碼去犯罪時,往往具備非常高的技術防範能力,經過複雜的技術處理,並設置一定障礙後,給公安機關(guan) 後續還原比對鑒定帶來一定的難度。

  “一款網絡遊戲從(cong) 立項到上線,通過長期的優(you) 化迭代之後才能做出受玩家認可的遊戲並盈利。創作團隊中的核心人員一旦產(chan) 生犯罪的動機,偷盜核心或全部源代碼是非常容易且企業(ye) 幾乎無法防止的。這起案件中,報案公司曆時近4年才孵化了成熟的項目和團隊,最後卻出現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結局。”吳俊峰說。

  完善集中審判管轄機製

  前不久,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公開的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該院新收著作權糾紛案件1193件,為(wei) 新收案件中數量最多的案件類型;新收涉不正當競爭(zheng) 糾紛案件781件,呈逐年遞增趨勢。

  海澱法院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院近年來緊密結合區位特點,加強審判組織機製保障,精準識別、標記涉網絡平台間不正當競爭(zheng) 糾紛,部分重大案件由院庭長牽頭辦案或指定骨幹法官承辦,確保辦案質效,同時從(cong) 明晰權責、精細管理、多維監督三方麵細化合議規則,強化合議庭“集智”功能。

  辦理專(zhuan) 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案件,需要專(zhuan) 業(ye) 化的隊伍。在專(zhuan) 業(ye) 化辦案的工作機製創新上,各地探索出一些有益經驗和特色品牌——

  北京知識產(chan) 權法院與(yu) 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河北雄安新區中級人民法院共同簽署《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合作框架協議》,約定了在推動人才培養(yang) 、協同審判工作、分享審判經驗、開展聯合調研、開展聯合培訓、建立溝通平台等方麵進行全方位合作。

  浙江省檢察機關(guan) 會(hui) 同法院、公安機關(guan) 製定《關(guan) 於(yu) 知識產(chan) 權刑事案件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聯合推動在杭州、金華、台州等5個(ge) 地區試點知識產(chan) 權“三合一”審判工作。

  山東(dong) 省濟南市公安局食藥環偵(zhen) 支隊抽調精幹力量,組建知識產(chan) 權工作專(zhuan) 班和“數字戰隊”,研發類案預警模型,向專(zhuan) 班和各分縣局持續輸送線索案源,支撐保障相關(guan) 案件持續深挖擴線。

  “針對知識產(chan) 權案件專(zhuan) 業(ye) 性強的特點,審判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和公安機關(guan) 完善集中審判、集中管轄機製是大勢所趨。”徐耀明建議,公安機關(guan) 也應適時建立司法谘詢專(zhuan) 家庫,對涉及案件技術等專(zhuan) 業(ye) 性問題進行解釋或答複,對案件中的鑒定文書(shu) 、檢驗報告、醫療資料、會(hui) 計資料等技術性證據材料進行審查。在辦案過程中,在不涉及保密問題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求著作權人參與(yu) 案件偵(zhen) 破,取長補短,加強行業(ye) 信息的獲取能力。涉及技術問題時,應增加公證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參與(yu) 度,保障取證的規範性和證明力。同時,進一步推進法院“三審合一”改革,即知識產(chan) 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統一集中審理的審判機製,發揮我國知識產(chan) 權民事審判的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勢,有利於(yu) 審判中對技術問題的準確把握。

  “在完善立法方麵,還要以權益保護為(wei) 導向,高度重視對著作權人的保護,完善知識產(chan) 權刑事附帶民事賠償(chang) 立法,讓著作權人的經濟損失及時得到賠付,激發著作權人參與(yu) 積極性,最終凝聚起更強合力,不斷提高知識產(chan) 權綜合保護水平。”徐耀明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