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標準建設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新知)
【現象】區塊鏈技術領域出台了首個(ge) 國家標準。不久前,《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 參考架構》正式發布,對區塊鏈係統的功能架構、核心要素等作出規範,為(wei) 產(chan) 業(ye) 界統一對區塊鏈概念的認識、建設完善區塊鏈係統、選擇使用區塊鏈服務提供參考指引。這一標準是指導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性、通用性標準,目前已在上百家典型區塊鏈企業(ye) 中得到應用。
【點評】
建立標準,是一個(ge) 行業(ye) 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區塊鏈技術興(xing) 起短短數年間,在金融、能源、供應鏈、司法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此前,我國發布了數十個(ge) 區塊鏈行業(ye) 、團體(ti) 標準,但標準落地效果不夠理想,不同區塊鏈係統之間也缺乏“共同語言”。製定國家標準,有助於(yu) 實現不同區塊鏈係統之間的信息安全可信交互,建設開源生態,加快打造完備的區塊鏈產(chan) 業(ye) 鏈。
隨著區塊鏈技術從(cong) 小規模探索向大規模應用邁進,建立高質量、有共識的標準體(ti) 係是行業(ye) 發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底,我國著手推動區塊鏈標準化,從(cong) 研製團體(ti) 標準到製定國家標準,一步一個(ge) 腳印向前推進。首個(ge) 區塊鏈技術領域國家標準的出台,凝結了管理部門、科技界和產(chan) 業(ye) 界的集體(ti) 智慧,進一步加快了我國區塊鏈標準化進程,為(wei) 區塊鏈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建立區塊鏈標準特別是國家標準,有助於(yu) 形成產(chan) 業(ye) 共識。由於(yu) 區塊鏈發展尚處早期,各個(ge) 企業(ye) 形成了不同的技術路線,大家對區塊鏈的理解存在差異,對一些基礎技術概念、框架缺少共識。有了國家標準,行業(ye) 參與(yu) 者就能更有效地跨鏈互聯,進而降低區塊鏈技術的開發應用成本,更好開展產(chan) 業(ye) 合作。
作為(wei) 新興(xing) 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一些領域拓展比較快,對它的規範監管相對滯後。區塊鏈技術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從(cong) 事違法活動,將給行業(ye) 帶來不良影響。製定統一的區塊鏈技術標準,有助於(yu) 監管部門、產(chan) 業(ye) 界、公眾(zhong) 準確識別、評估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的質量,讓掌握更好技術的企業(ye) 、更有價(jia) 值的應用場景在公平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
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區塊鏈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我國有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的優(you) 勢,可以在全球區塊鏈產(chan) 業(ye) 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總結我國區塊鏈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踐經驗,在一些關(guan) 鍵概念、技術框架等方麵形成國家標準,不僅(jin) 有助於(yu) 加快我國區塊鏈技術規模化應用,推動產(chan) 業(ye) 實現跨越發展,也可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作為(wei) 一個(ge) 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ti) 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因此被視作價(jia) 值互聯網和信任互聯網的有力支撐。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有價(jia) 值數據的流通、共享越發重要,區塊鏈的“信任網絡”作用將更加凸顯。相信,隨著標準體(ti) 係的不斷成熟,跨鏈兼容的區塊鏈將更加安全可控,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