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書寫新的青春故事(大運聚焦)

發布時間:2023-07-28 09:35:00來源: 人民日報

  重成長 促交流 向未來

  書(shu) 寫(xie) 新的青春故事(大運聚焦)

  本報記者 孫龍飛 鄭 軼

  龍泉山下,東(dong) 安湖體(ti) 育公園主體(ti) 育場蔚為(wei) 壯觀。從(cong) 空中俯瞰,穹頂上1.2萬(wan) 塊彩釉玻璃拚裝成的“太陽神鳥”振翅欲飛,映射出天府之國的錦繡繁華。

  這裏是四川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hui) ”)與(yu) 千年蓉城如約相遇,隻待7月28日晚大幕拉開。

  走過六十四載,大運會(hui) 依然風華正茂。重成長、促交流、向未來的特質,為(wei) 這一綜合性國際賽事賦予澎湃的活力。而今,大運會(hui) 將接力棒傳(chuan) 給了成都,新的青春故事正等待全球青年人共同書(shu) 寫(xie) 。

  逐夢舞台,展示風采

  走進成都大運會(hui) 博物館,1000餘(yu) 件實物藏品讓人目不暇接,講解員張恒源正向參觀的遊客講解著大運會(hui) 的悠久曆史。

  一張張珍貴照片,記錄下中國人參與(yu) 大運會(hui) 的身影。1959年首屆大運會(hui) ,中國派出4名田徑選手參加;1977年,首次以中國體(ti) 育代表團的身份參加大運會(hui) ;1979年,中國選手奪得首枚大運會(hui) 金牌。“很多知名運動員都是從(cong) 大運會(hui) 開始嶄露頭角的,比如李寧、姚明、劉翔、郭晶晶……”張恒源說。

  隨著時代發展,中國與(yu) 大運會(hui) 越走越近。2001年和2011年,北京、深圳先後成功舉(ju) 辦大運會(hui) ,世界見證了飛速發展的中國。2019年3月,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舉(ju) 辦權花落成都。中國與(yu) 大運會(hui) 第三次牽手,決(jue) 心為(wei) 世界呈現一屆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時代風采、展現巴蜀韻味的體(ti) 育盛會(hui) 。

  籌辦大運會(hui) 的1000多個(ge) 日夜,東(dong) 道主成都瞄準“辦賽、營城、興(xing) 業(ye) 、惠民”的目標,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新建場館13處、改造場館36處,在大運會(hui) 開幕前提前向公眾(zhong) 開放。成都大運村按照“大學所需、大運必須”的原則,采用“建改結合”方式,賽後將繼續利用。

  高規格的硬件之外,更有高品質的軟件。從(cong) 2018年起,成都就把打造世界賽事名城作為(wei) 城市建設目標之一,所積累的辦賽經驗與(yu) 協調管理能力,為(wei) 大運會(hui) 各環節順暢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各代表團抵達後,對舉(ju) 辦方精益求精的服務保障頻頻點讚。

  “成都大運會(hui) 的舉(ju) 辦經曆了重重困難,但是成都從(cong) 來沒有放棄,勇敢向前。我相信這屆大運會(hui) 將會(hui) 非常精彩。”國際大體(ti) 聯夏季大運會(hui) 部賽事經理布萊恩說。

  青春聚會(hui) ,激情飛揚

  成都大運會(hui) 開幕倒計時100天時,清華大學校園內(nei) 舉(ju) 辦了“青春有約唱響大運”活動。清華大學體(ti) 育部副主任胡凱出現在人群中,他曾有另一個(ge) 身份——2005年伊茲(zi) 密爾大運會(hui) 男子100米冠軍(jun) 。

  胡凱的成功,為(wei) 體(ti) 教結合提供了一個(ge) 鮮活樣本,也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高校體(ti) 育的價(jia) 值。借助大運會(hui) 的平台,以體(ti) 育人的理念在世界範圍內(nei) 得到更廣泛的傳(chuan) 播。

  曾經的大運會(hui) 因其辦賽規模大、參與(yu) 人數多、競技水平高,一度被稱為(wei) “小奧運會(hui) ”。如今,這一概念已經大大淡化。大運會(hui) 更像是一場青春聚會(hui) ,為(wei) 全球青年人提供文化交流、融合互動、增進友誼的舞台。

  成都大運會(hui) 上,中國大學生體(ti) 育代表團共派出411名運動員參加全部18個(ge) 大項的比賽,運動員平均年齡22.9歲。其中,94.2%的選手是首次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83.6%的選手首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綜合性運動會(hui) 。讓大學生成為(wei) 大運會(hui) 的主角,培養(yang) 更具國際視野和競爭(zheng) 活力的青年一代,比競技成績更重要。

  成功的定義(yi) 不隻是凱旋,還有奮鬥。中國藝術體(ti) 操隊運動員李雪瑞,和隊友們(men) 每天苦練十幾個(ge) 小時,隻為(wei) 在賽場上綻放“力與(yu) 美”。不僅(jin) 如此,作為(wei) 一名研究生,她把參賽與(yu) 科研結合,早早準備好調查問卷,希望利用比賽間隙和其他選手交流。大運會(hui) 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xi) 機會(hui) 。

  在20歲的芬蘭(lan) 籃球運動員盧科寧·埃米心中,大運會(hui) 的關(guan) 鍵詞是“融匯”。參加大運會(hui) ,讓他走出歐洲比賽圈,浸潤在來自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籃球風格之中。“我已經迫不及待想體(ti) 驗這屆賽會(hui) ,並且重新審視自己的項目,希望能碰撞出有意思的火花。”

  寶貴財富,惠及長遠

  位於(yu) 成都金牛區的鳳凰山體(ti) 育公園,本賽季中超聯賽成都蓉城隊主場比賽一票難求,現場火爆景象屢次在社交媒體(ti) 刷屏。成都大運會(hui) 期間,這裏將承辦籃球項目比賽。“成都市民對體(ti) 育的熱情,已經達到空前的高度。”誌願者李彥波感慨。

  讓體(ti) 育融入日常生活,正是成都大運會(hui) 的追求。幾年間,天府綠道建成超5000公裏,沿途體(ti) 育設施達1700多處,全市公園總數超1500個(ge) ,許多原本閑置的城市邊角地變成了運動空間。如今置身這座“公園城市”中,運動設施隨處可見,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作為(wei) 國際大體(ti) 聯夏季大運會(hui) 部主任,趙晶深切感受到成都的變化。“我們(men) 更希望是和城市一起成長。”這不僅(jin) 是大運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城市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寶貴財富。

  大運會(hui) 激活的不隻是運動氛圍。青年是未來的希望,也是美好明天的創造者。自籌辦大運會(hui) 以來,成都青年誌願者注冊(ce) 數量從(cong) 67萬(wan) 增至139萬(wan) ,新入駐誌願服務組織6300餘(yu) 個(ge) 。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麵龐,展現著陽光、開放、充滿希望的城市形象。

  以體(ti) 育傳(chuan) 遞友誼、以文化凝聚力量、以交流共築和平。7月28日晚,當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中國,一屆“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大運會(hui) 勾勒出大學生體(ti) 育的嶄新模樣。

  “青春的微笑,是愛的名字。你和我,在這裏,世界有我們(men) ……”悠揚的歌聲傳(chuan) 來,大運會(hui) 邁著矯健的步伐,以成都為(wei) 新起點,向未來闊步而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