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和美“湘”村|邵陽雙清:山水間走出“幸福路”

發布時間:2023-07-28 09:4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邵陽7月26日消息(記者李芳森 實習(xi) 生陳芷瓊 通訊員鄒小豔)流金七月,繁花似錦。漫步在湖南邵陽市雙清區大地,遠山近水和綠野壟畝(mu) 層層疊疊,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錯落有致、布局有序,火熱的鄉(xiang) 間勞動場景溢滿田脈,黛瓦白牆,排排村舍,到處可見美景宜人,瓜果飄香,民風淳樸的場景,猶如一幅欣欣向榮的新畫卷。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講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雙清故事”?雙清區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為(wei) 重點,以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為(wei) 抓手,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新引擎,立足資源優(you) 勢,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動能。

  黨(dang) 建引領

  盛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花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黨(dang) 。雙清區以黨(dang) 建引領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壓實主體(ti) 責任,突出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和黨(dang) 員示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生工程,著力在鞏固、拓展、銜接上下功夫、見實效。將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優(you) 勢,實現處級幹部聯村幫扶、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駐村第一書(shu) 記“四個(ge) 全覆蓋”,進一步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力量,唱響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奮進曲”。

  全區共有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任務鄉(xiang) 鎮(街道、片區)7個(ge) ,村37個(ge) ,其中3個(ge) 省級重點幫扶村、6個(ge) 省級示範創建村。全區現有脫貧人口1741戶5167人,監測對象95戶232人。

  近年來,雙清區踐行“黨(dang) 建引領、精準服務”理念,推行區域內(nei) “三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後盾單位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隊伍抓結對幫扶、駐村工作隊抓一線推進、駐點村黨(dang) 員幹部抓作風提升”的服務體(ti) 係,為(wei) 加大幫扶力度,全麵推行黨(dang) 員幹部聯係服務群眾(zhong) “五個(ge) 到戶”工作製度,合並實行“1名處級領導+1名科級以下幹部”對口幫扶監測戶機製,一月一走訪,及時幫助監測對象解除實際困難。

  創新“鄉(xiang) 鎮黨(dang) 校+”模式。率先打造11個(ge) 家門口黨(dang) 校,聘請本地龍頭企業(ye) 、致富帶頭人擔任黨(dang) 校教師,在新渡村、兩(liang) 塘村等村蔬菜基地設立蔬菜種植現場教學點,目前已建成73個(ge) 教學示範點,累計為(wei) 村民現場解答發展問題120餘(yu) 次。

  特色農(nong) 業(ye)

  結出產(chan) 業(ye) “致富之果”

  “現在村子變美了,遊客也多了,我經營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火爆。”談起這幾年村裏的變化,蓮荷村花果山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老板蔣兆霖高興(xing) 得合不攏嘴。

  據悉,蓮荷村現有花卉苗木基地1500餘(yu) 畝(mu) 、精品水果基地650餘(yu) 畝(mu) 。同時,結合全域旅遊發展,由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引導農(nong) 戶流轉閑置農(nong) 房,采取租賃、參股等形式與(yu) 鄉(xiang) 村旅遊企業(ye) 合作發展起休閑農(nong) 莊、鄉(xiang) 村民宿和“農(nong) 家樂(le) ”20餘(yu) 家,年平均遊客達10萬(wan) 人次,2022年村集體(ti) 收入突破40萬(wan) 元。

  “小果子”成就“大產(chan) 業(ye) ”。眼下,渡頭橋鎮兩(liang) 塘村的600餘(yu) 畝(mu) 無花果迎來豐(feng) 收。作為(wei) 雙清區最大的無花果采摘基地,全村無花果種植基地年產(chan) 果量在60萬(wan) 斤左右,年綜合銷售額達到400萬(wan) 元以上,帶動村裏30餘(yu) 戶農(nong) 戶種植無花果,解決(jue) 閑散勞動力就業(ye) 80餘(yu) 人。

  產(chan) 業(ye) 選對頭,致富有奔頭。一直以來,雙清區將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三農(nong) ”工作、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結合起來,以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群眾(zhong) 吃上“產(chan) 業(ye) 飯”,走上致富路。

  按照“因地製宜、依托資源、突出特色、連片開發”要求,流轉土地約13600畝(mu) ,積極培育農(nong) 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專(zhuan) 業(ye) 合作經濟組織等現代規模經營主體(ti) ,先後建成蔬菜、花卉苗木、無花果、草莓等專(zhuan) 業(ye) 村20多個(ge) ,初步形成“一鄉(xiang) 一業(ye) 、一村一品”產(chan) 業(ye) 格局。目前,全區各類特色農(nong) 業(ye) 基地規模達1.5萬(wan) 畝(mu) ,年產(chan) 出2.25億(yi) 元,農(nong) 民來自特色產(chan) 業(ye) 收入人均達8500餘(yu) 元。

  建立完善“企業(ye) —農(nong) 戶”利益聯結機製。大力推行龍頭企業(ye) 帶動機製,龍頭企業(ye) 、基地和農(nong) 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利益共同體(ti) 。目前已有10家企業(ye) 與(yu) 農(nong) 戶建立聯結機製,幫助556名貧困群眾(zhong) 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同時強化農(nong) 戶的技術培訓,通過發展農(nong) 民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輻射帶動農(nong) 戶8000多戶,累計建立各類種養(yang) 基地29家。

  多措並舉(ju)

  打造美麗(li) 宜居之所

  “以前村裏的道路不好,環境髒亂(luan) 差。現在,村裏到處都修了通組路,還建起了廣場,出門方便了,環境也漂亮了。”帶著孩子到村裏的小廣場遊玩的村民李秀紅感慨道。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宜居是重點。一直以來,雙清區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為(wei) 抓手,圍繞村莊清潔行動、農(nong) 村廁所革命、文明創建等重點任務,多措並舉(ju) 、精準發力,下足“繡花功夫”,扮“靚”人居環境。

  開展“三清一治一改”村莊清潔專(zhuan) 項行動。同時結合文明創建,對溝渠、山塘、林地、耕地、土坎進行地毯式清理,2022年共清理各類垃圾8950噸,基本消滅衛生死角,清除“牛皮癬”900多處,置換新垃圾桶300多個(ge) ,清除整改破舊違法廣告牌188處。重點圍繞監測戶、低保戶等群體(ti) 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基本實現旱廁清零,三格化糞池合格率達100%,群眾(zhong) 滿意率達99%以上。

  村莊美了,百姓富了,“麵子”有了,文明的“裏子”更要跟上。在築牢村民“精神家園”方麵,雙清區深入挖掘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鄉(xiang) 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積極引導村民主動參與(yu) ,探索推行村民議事會(hui) 製度,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分製”管理以及組織開展“最美鄉(xiang) 風文明村”“最美屋場”“最美庭院”“最美鄉(xiang) 風文明踐行者”等最美係列創建評比活動,總結宣傳(chuan) 一批好典型、好經驗和好做法,表彰一批先進典型,以村比村、戶比戶激發村民人居環境整治參與(yu) 內(nei) 生動力,厚植文明鄉(xiang) 風。

  目前,全區已成功創建國家級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1個(ge) ,省級文明村1個(ge) ,省級衛生示範村4個(ge) ,市級文明村3個(ge) ,區級文明村9個(ge) ,區級文明鄉(xiang) 鎮2個(ge) 。

  濃墨重彩繪新景,鄉(xiang) 村美景入畫來。處處透著產(chan) 業(ye) 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的幸福美麗(li) 新雙清,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份“考卷”上,正留下別樣的精彩。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