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促消費、擴投資 多方發力拉動經濟回升向好

發布時間:2023-08-01 10:10: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7月31日陸續公布的各項7月份經濟數據吸睛。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ti) 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在減稅降費、能源供給、交通運輸等方麵表現不俗。下麵具體(ti) 來看一下。

  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279億(yi) 元

  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279億(yi) 元,有力減輕了經營主體(ti) 負擔。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7049億(yi) 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的主體(ti) 。

  分行業(ye) 看,製造業(ye) 及與(yu) 之相關(guan) 的批發零售業(ye) 占比最高,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3818億(yi) 元,占比41%。

  一係列稅費優(you) 惠政策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7%和8.8%。

  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今年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複、整體(ti) 好轉的特點,為(wei)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據一:1.83萬(wan) 億(yi) 元。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交通投資高位運行,完成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1.8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1%。其中,鐵路完成投資3049億(yi) 元,同比增長6.9%;公路完成投資13830億(yi) 元,同比增長8.9%;水路完成投資936億(yi) 元,同比增長26.7%;民航完成投資462億(yi) 元,同比增長0.2%。

  數據二:81.9億(yi) 噸和1.5億(yi) 標箱。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81.9億(yi) 噸,同比增長8%。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5億(yi) 標箱,同比增長4.8%。

  數據三:259.3億(yi) 噸。上半年我國貨運量持續增長,完成營業(ye) 性貨運量259.3億(yi) 噸,同比增長6.8%。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完成貨運量25億(yi) 噸、190.1億(yi) 噸、44.2億(yi) 噸和328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0.6%、7.5%、7.7%和6.4%。

  上半年,我國出行量同樣加快恢複,來看數據四:43.2億(yi) 人次。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完成營業(ye) 性客運量達43.2億(yi) 人次,同比增長56.3%。同時,全國完成城市客運量454.2億(yi) 人次,同比增長15%。完成高速公路小客車出行量117.8億(yi) 人次,同比增長39%。

  國內(nei) 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國內(nei) 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全國能源供需總體(ti) 平穩有序。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累計4.3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5.0%。前六個(ge) 月,第一、二、三產(chan) 業(ye) 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1%、4.4%、9.9%。工業(ye) 用能整體(ti) 延續增長態勢。煤炭、天然氣消費量平穩增長,成品油消費量較快增長。

  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繼續回升

  7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9.3%,較上月上升0.3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平穩上升。調查的21個(ge) 行業(ye) 中,有10個(ge) 位於(yu) 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2個(ge) ,製造業(ye) 景氣水平總體(ti) 持續改善。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 蔡進:指數回升反映出整個(ge) 經濟運行還是回升向好的基本態勢,尤其是從(cong) 這個(ge) 月的數據來看,回升向好動能在進一步地增強。

  拓展新空間 推動實施促消費一攬子政策

  今天(7月31日)舉(ju) 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多部委共同解讀《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的20條具體(ti) 舉(ju) 措。

  據介紹,此次印發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就是希望通過優(you) 化政策和製度設計,進一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措施將與(yu) 各領域、各品類重點政策一道形成促進消費的“一攬子”政策體(ti) 係。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