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東臨沭:智慧監管守護耕地安全

發布時間:2023-08-02 09:52: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前不久,山東(dong) 臨(lin) 沂市臨(lin) 沭縣自然資源執法巡查大隊巡查人員在街道周莊居巡查時,發現一處在建廠房。手機雲(yun) 查詢顯示,這處占地1.3畝(mu) 的鋼架廠房,缺少建設手續。執法人員當即下達了整改通知,責令其停止施工。

  耕地保護,國之大者。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新時代的一道“必答題”。臨(lin) 沭縣的解題思路是,創新自然資源執法“智慧”監管模式,“人防”“技防”無縫協同,建立“天上看、高空探、群眾(zhong) 報、地上查、網上管、智能判”的一體(ti) 化監管體(ti) 係,織就耕地“非農(nong) 化”防範的“天羅地網”。

  國土變更調查顯示,2021年度,臨(lin) 沭全縣耕地同比增加5491.5畝(mu) ,2022年再增158.3畝(mu) ,連續兩(liang) 年“止減回增”。亮眼的成績,得益於(yu) 臨(lin) 沭加速推動了自然資源監管常態化、專(zhuan) 業(ye) 化、網格化“三化融合”。

  每天早晨,10多台執法車上路,查處中隊的隊員開始一天的巡查。臨(lin) 沭縣在山東(dong) 省率先組建自然資源執法巡查大隊,下設3個(ge) 查處中隊、4個(ge) 巡查中隊、4個(ge) 城區中隊,建起了120餘(yu) 人的執法隊伍。

  田長和網格員“擰成一股繩”,構築起“三級田長、五級網格、一網監管”新格局。去年以來,592名田長、1216名網格員活躍在臨(lin) 沭縣田間地頭,他們(men) 的任務是“看好每一寸土”,發現異常隨時提交“魯地雲(yun) ”平台處置。目前,已錄入疑似違法問題174個(ge) ,涉及耕地麵積21.5畝(mu) 。

  在臨(lin) 沭城鄉(xiang) ,移動鐵塔及山頂高點上,紅色指示燈不時閃爍,這是自然資源執法裝配的高塔瞭望監控係統,全縣共設92處。

  在高塔瞭望指揮中心,臨(lin) 沭縣執法大隊長副大隊長景洪章拖動鼠標,對轄區衛片進行360度查看。據他介紹,通過智能識別、行為(wei) 分析,自動捕捉地貌變化、建築機械等畫麵,後台AI智能分析、自動警示,預警報告疑似違建、挖掘機移動等重點目標,實現由“事後發現、被動查處”向“事先預警、提前處置”轉變,巡查全覆蓋由7天縮減為(wei) 1天並實時監控。

  前不久,監測係統報警,一台推土機正在青雲(yun) 鎮沙窩村作業(ye) ,不到半個(ge) 小時,執法人員就趕到現場,完成了實地核查。

  增設“移動天眼”,消除了監控盲點。臨(lin) 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wei) 巡查中隊配備無人機5台、GPS測繪儀(yi) 2台,對建築密集、地形複雜、車輛難以到達的隱蔽區域實施空中偵(zhen) 察,讓偏僻的“死角”更加透明。

  與(yu) 此同時,臨(lin) 沭縣還開通公眾(zhong) 號,設置“一鍵舉(ju) 報”程序。今年1-6月,群眾(zhong) “隨手拍”舉(ju) 報疑似違法線索38條,實地核查發現違法行為(wei) 17起,現場製止消除14起,存量建設用地立案3起,同比下降49%。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