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青春成都,巴適!
7月28日晚,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開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ju) 行,貫穿其中的巴蜀文化令人印象深刻,也讓成都廣受關(guan) 注。這座城市既是千年古城、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也是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成都14至45歲青年人口數量占常住人口的45.87%。
乘著大運會(hui) 的東(dong) 風,成都成為(wei) 近期熱門旅遊目的地。途牛旅遊網數據顯示,7月到四川旅遊的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27%。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花花”、在成都街頭茶館品茶休閑、逛公園感受公園城市的魅力……旅遊成為(wei) 人們(men) 欣賞巴蜀風光、感受成都發展成果、體(ti) 驗川式休閑生活的重要途徑。
去“大美之城”賞綠
每年暑期,成都遊客張先生一家都要前往川西竹海避暑。川西竹海景區位於(yu) 成都市邛崍市平樂(le) 古鎮,景區內(nei) 竹林茂密,空氣清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是受成都市區遊客喜愛的避暑勝地。
北京遊客詹書(shu) 懷則是為(wei) 了一睹“窗含西嶺千秋雪”的風光而赴成都。“這兩(liang) 年我常看到新聞報道,因為(wei) 生態環境變好,杜甫詩中的景象得以重現,我很想實地看一看。”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詹書(shu) 懷登上一座高樓的頂層,用相機拍下雪山美景。朋友口中“推窗見綠景,陽台望雪山,朋友圈曬日出”的日常生活,讓他羨慕不已。在成都的幾天,詹書(shu) 懷還登上龍泉山,夜遊錦江,成都的“綠”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成都大大小小的公園裏,他和本地市民一道,散步、騎行、跑步,感受城市生活的新風尚。5月初,2022—2023年度“中國美好生活城市”榜單揭曉,成都入選十大“大美之城”,公園綠地這一“美好生活指數”廣受讚譽。
成都既有高山,也有平原和丘陵,氣候複雜多變,造就了多樣化生態環境,也催生了觀雪山、露營賞星空、綠道騎遊等旅遊項目。日前,在成都大運會(hui) 城市宣傳(chuan) 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第14場)“綠色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專(zhuan) 場上,成都市氣象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成都在全國首次提出觀雪山氣象指數,推出賞雪、露營、騎行等係列旅遊氣象指數,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求。
來蓉品“川味”文化
大運會(hui) 的舉(ju) 辦增強了成都旅遊的吸引力。飛豬數據顯示,大運會(hui) 期間成都進出港的國內(nei) 機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約2倍,火車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5倍。多家在線旅遊平台的數據顯示,從(cong) 景區景點的搜索和預訂量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都江堰、金沙遺址博物館、青城山、武侯祠、歡樂(le) 穀、動物園等成為(wei) 外地遊客遊覽的熱門景區景點。
除了去這些景點,“文化遊”也成為(wei) 大運會(hui) 期間成都旅遊的熱門選擇。
大運會(hui) 的吉祥物“蓉寶”是最受歡迎的文創“主角”:變臉“蓉寶”擺件、“蓉寶”鑰匙扣、“蓉寶”公仔……連日來,成都博物館的文創店內(nei) ,“蓉寶”相關(guan) 文創產(chan) 品受到遊客追捧。據了解,“蓉寶”的設計呈現出巴蜀文化魅力。例如,“蓉寶”麵部構思參考了川劇的臉譜樣式,它的耳朵、眼睛、尾巴呈火焰形態,融入了成都的煙火氣息。
7月20日,東(dong) 華門遺址公園外場遺址區正式對外開放。東(dong) 華門遺址位於(yu) 成都老城的核心區域,在此發現了秦漢至明清2300年的曆代文化遺存。在這裏,遊客可以了解成都的城市積澱,它將成為(wei) 成都的又一張文化名片。
正在成都旅遊的江蘇遊客潘新星將觀看《花重錦官城》作為(wei) 一項重要內(nei) 容。潘新星熱衷文化遊,已多次到訪成都,這一次“專(zhuan) 為(wei) 看劇而來”。“花重錦官城,來了都是成都人!”《花重錦官城》是一部以成都文化底蘊和曆史傳(chuan) 承為(wei) 背景的旅遊演藝,通過華麗(li) 的舞台效果、精湛的表演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帶領觀眾(zhong) 穿越千年,了解成都名勝古跡,親(qin) 曆南絲(si) 綢之路,體(ti) 驗川劇蜀錦等非遺文化,讓觀眾(zhong) 感受“安逸、文明、包容、進取”的成都文化特色。
體(ti) 驗本地“慢生活”
詩人梁平在《在成都吃茶》一文中寫(xie) 道:“滿城鋪天蓋地的茶肆、茶館、茶坊、茶樓,琳琅滿目的茶品、茶道……選擇一家沏上一壺,多至十幾人、少則幾人、甚至兩(liang) 人世界、甚至獨處,幾乎沒有你不合適的地方。”
茶館算得上成都的一張特色名片。“頭上晴天少,眼前茶館多”。從(cong) 這句俗語中可見成都人對喝茶的熱愛。
7月的最後一個(ge) 周末,金瑾約上同事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cong) 北京飛抵成都,位於(yu) 成都人民公園裏的鶴鳴茶社是她們(men) 的第一站。“很多成都旅遊攻略都提及鶴鳴茶社,我一直很想去那裏體(ti) 驗成都的‘慢生活’。”金瑾說,坐在竹椅子上,麵前擺著白瓷蓋碗茶,身邊有人“擺龍門陣”,不時有掏耳朵的手藝人在身旁茶座間穿行。“在這裏待上一整天,‘巴適得板’!”
如今,有百年曆史的鶴鳴茶社已成為(wei) 受年輕人青睞的網紅打卡地,它承載了成都人的集體(ti) 記憶,也是成都市井休閑方式的典型代表。鶴鳴茶社還通過開展“景觀提升、治理提升、業(ye) 態提升”三大提升項目,不斷滿足遊客新需求。正值大運會(hui) 召開之際,為(wei) 了讓遊客更好地感受成都休閑生活,鶴鳴茶社繼續開啟夜茶服務,並上演以鶴鳴茶社百年變遷為(wei) 主題的沉浸式劇目《鶴鳴傳(chuan) 奇》。
除了去茶館,體(ti) 驗“做一天成都人”的方式還有很多,夜遊便是其中之一。入夜,可以逛錦裏古街,看川劇變臉表演;可以乘遊船沿錦江看城市夜景;或是去寬窄巷子品特色小吃……這些夜間消費新業(ye) 態、新場景,成為(wei) 人們(men) 感受成都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徑。(尹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