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浦江經驗”“楓橋經驗” 鄉村善治助力共同富裕

發布時間:2023-08-10 09: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學思想 強黨(dang) 性 重實踐 建新功

  光明日報記者 陸 健

  一位60多歲的村民,眼睛被炮仗炸到失明,花掉高額醫療費。然而生產(chan) 廠家遠在湖南,他該怎麽(me) 維權?這是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安區上田村村民陶水根曾經的困境——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卻不知具體(ti) 從(cong) 何處著手,更不知權責應該如何界定、如何劃分。

  在村裏的共享法庭,臨(lin) 安區法院的指導法官在線上給出專(zhuan) 業(ye) 分析,指導陶水根與(yu) 廠家調解,遠在湖南的廠家線上同意分攤賠償(chang) 金額,雙方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起源於(yu) 臨(lin) 安區的共享法庭將調解指導、網上立案、在線訴訟、普法宣傳(chuan) 、基層治理等法治服務送到了群眾(zhong) 家門口,打造了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基層治理的最小支點,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浦江經驗”“楓橋經驗”的創新。

  目前,浙江省已建成共享法庭2.7萬(wan) 個(ge) ,覆蓋100%的鎮街。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共享法庭累計指導調解40.17萬(wan) 次,化解矛盾糾紛30.83萬(wan) 件,糾紛就地化解率76.75%。6月27日,浙江省高院聯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共享法庭建設與(yu) 運行規範》浙江省地方標準,讓共享法庭是什麽(me) 、怎麽(me) 建、幹什麽(me) 、如何管更加明確。

  在杭州市臨(lin) 平區喬(qiao) 司街道的群眾(zhong) 口中,流傳(chuan) 著一句話:“要說理,去街道綜治中心。”

  位於(yu) 城郊的喬(qiao) 司街道分布著大量服裝企業(ye) ,流動人口較多,勞資糾紛和經濟糾紛時有發生。為(wei) 此,街道綜治中心開設了“勞動人事”特色服務窗口,調解員、律師、法官、街道工作人員等現場辦公,合力推動解決(jue) 矛盾。

  已從(cong) 事基層調解工作29年的楊金泉,是街道綜治中心的“金牌和事佬”。今年年初,在街道從(cong) 事服裝生產(chan) 的李先生與(yu) 訂貨方發生糾紛。在雙方僵持不下時,老楊了解到情況,對他們(men) 開展訴前調解,存在爭(zheng) 議的權責關(guan) 係被迅速厘清。調解後不到3小時,李先生順利收到貨款。

  “以前,群眾(zhong) 遇到矛盾糾紛,常常兜了一大圈、生一肚子氣,有時還不能得到有效解決(jue) ;現在,我們(men) 把群眾(zhong) 請到街道綜治中心來,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解決(jue) 煩心事。”楊金泉說。

  社會(hui) 治理是共富之基。浙江正全過程加強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經驗”和自下而上的“楓橋經驗”結合起來,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不斷深化。2022年浙江群眾(zhong) 安全感為(wei) 99.28%,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浙江發布省級“平安指數”,打造了政法一體(ti) 化辦案、大綜合一體(ti) 化、浙警智治等一批重大應用,全麵提升數字化治理績效。

  如今在浙江,“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在發展中迭代出新。通過全過程加強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推廣民主懇談、“五議兩(liang) 公開”、村民票決(jue) 製等民主自治形式,形成群眾(zhong)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自治格局。

  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基層既是產(chan) 生利益衝(chong) 突和社會(hui) 矛盾的“源頭”,也是協調利益關(guan) 係和疏導社會(hui) 矛盾的“茬口”。浙江一方麵以浦江縣為(wei) 領導下訪接訪發源地、示範點,持續挖掘經驗舉(ju) 措;另一方麵注重示範引領、以點帶麵,努力把點上經驗轉化為(wei) 麵上舉(ju) 措。“浦江經驗”在傳(chuan) 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新時代依然熠熠生輝,彰顯出曆久彌新、彌足珍貴的時代價(jia) 值,成為(wei) 一個(ge) 常談常新的經驗。

  近期,浙江各地各部門緊密結合主題教育深化學習(xi) ,深入領會(hui) ,浙江大地掀起弘揚踐行“浦江經驗”的熱潮——

  浙江省公安廳將踐行“浦江經驗”和“楓橋經驗”相結合,全力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第一線。對於(yu) 那些較長時間得不到解決(jue) 的疑難信訪件,各級公安機關(guan) 實行“領導包案”。公安機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通過跨部門、跨領域統籌,著力攻堅克難。按照信訪事項“接訴即辦”要求,全省公安機關(guan) 對初次信訪的一次性辦結率達98%。

  聚焦矛盾化解在基層,杭州市把縣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作為(wei) 區縣領導接訪下訪主陣地,推行市領導下沉一線接訪和區縣領導及部門主要負責人常態化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公開接待群眾(zhong) 製度,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立體(ti) 式領導幹部接待群眾(zhong) 工作網絡。

  著眼做好邊遠海島群眾(zhong) 工作,舟山市抓深抓實“小島零距離”視頻接訪,組織市、縣、鄉(xiang) 三級領導定期遠程視頻接訪海島群眾(zhong) ,推動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切的熱點難點問題……除了完善領導幹部線下接訪,近年來,浙江省與(yu) 時俱進用好大數據和數字化手段,暢通“網上信訪”,以構建“民呼我為(wei) ”工作體(ti) 係為(wei) 抓手,大力暢通群眾(zhong) 信訪渠道,歸集各類網上民意渠道3078個(ge) ,建立健全網上信訪接訴即辦、分類辦理、評價(jia) 反饋等機製,實現群眾(zhong) 訴求“馬上辦、網上辦”。目前浙江省網上渠道信訪占比提升至85%以上,網上信訪已成為(wei) 群眾(zhong) 信訪主渠道。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0日 01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