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家昔日千億房企退市,如何看待地產行業變局?

發布時間:2023-08-10 10: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最近的房地產(chan) 市場,幾家昔日知名千億(yi) 房企的退市令人不勝唏噓。

  8月4日,ST陽光城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guan) 於(yu) 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jue) 定》,公司被決(jue) 定終止上市;8月3日,ST泰禾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jue) 定終止上市,將於(yu) 2023年8月4日摘牌。

  A股浮沉數年,曾雄踞一方、輻射全國的房企巨頭在資本市場的征途暫且落下句點,但前方的路卻遠未到終局。

  兩(liang) 大閩係房企被強製退市

  “泰禾的產(chan) 品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泰禾的股票卻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5月,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在廈門考察廈門院子和汀溪院子時,曾這樣說過。

  據悉,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6月2日期間,泰禾集團股價(jia) 連續20個(ge) 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jia) 均低於(yu) 1元,觸及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相關(guan) 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依據相關(guan) 規定,泰禾集團股票直接被終止上市,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2010年,泰禾通過“借殼”福建三農(nong) ,成為(wei) 當年國內(nei) 唯一上市的房地產(chan) 企業(ye) 。從(cong) 區域走向全國,泰禾不乏有銷售額突破千億(yi) 的高光時刻。在2018年的巔峰時期,泰禾股價(jia) 最高曾超21元/股,但今年以來又一路下探,退市價(jia) 格0.43元/股較曆史高點已經跌去98%。

  2018年對於(yu) 陽光城來說,同樣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年。身為(wei) 閩係房企曾經的“領頭羊”,自2002年在深交所上市後,陽光城的銷售額在2018年突破千億(yi) 並愈戰愈勇,在2020年衝(chong) 破2000億(yi) 元的門檻,先後布局全國逾100座城市,綜合實力曾位列中國地產(chan) 20強。

  但它也在今年轉動了和泰禾相似的命運齒輪。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6月9日期間,連續二十個(ge) 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jia) 均低於(yu) 1元,被終止上市。

  陽光城創始人林騰蛟一向看重人才,將人力資源視為(wei) 第一戰略,更是舍得在人才上花錢。這也讓陽光城一度以高薪酬著稱,有報道稱其曾以人均40萬(wan) 元的年薪居地產(chan) 圈之最。

  在2021年公司出現流動性問題後,林騰蛟積極奔走自救,陽光城更是上至高管、下至一線員工全部降薪。但同舟共濟並未能帶領企業(ye) 走出困境,退市錘音落下,陽光城的斜暉引來不少股民感慨“世界500強,恍如昨日”。

  危機下的“保衛戰”

  2020年,“三道紅線”的出台倒逼房地產(chan) 去杠杆,徹底改寫(xie) 了行業(ye) 規則,正式宣告行業(ye) 依靠高杠杆、高負債(zhai) 、高周轉實現高增長的模式的終結,也改變了眾(zhong) 多盲目擴張房企的命運。

  “目前從(cong) 房企退市的原因來看,大都是淨利潤為(wei) 負且營收持續低於(yu) 1億(yi) 元,以及連續20個(ge) 交易日收盤價(jia) 均低於(yu) 股票麵值。換言之,房企的退市大都可以歸結到經營不善導致持續大額虧(kui) 損,也因此,不少房企會(hui) 在審計層麵,麵對“無法出具或出具否定的審計意見”。”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稱。

  在資本市場的角逐中,雖然麵值低於(yu) 1元幾乎意味著一隻腳踏入了退市的節奏,但其中仍不乏奮力自救者。

  例如,金科股份的股價(jia) 在今年5月創出了0.77元/股的曆史新低,麵值低於(yu) 1元,退市形勢岌岌可危。它隨後使出了增持動作、資金注入、收購計劃等“緩兵之計”進行運作,股價(jia) 得以恢複至1元/股以上。

  同時趕上了及時出台的各項房地產(chan) 調整政策的東(dong) 風,金科股份“翻身”成為(wei) 了二級市場上房地產(chan) 股票的上漲龍頭,目前股價(jia) 已經漲至2元/股以上,麵值退市的危機基本解除。

  多家港股房企也迎來了轉機時刻。上半年,港股中的上市房企佳兆業(ye) 集團、景瑞控股、融創中國成功複牌。盡管複牌後股價(jia) 尚未穩定,但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算是暫且保住了。

  然而,能從(cong) 退市邊緣擺脫危機的涉房上市公司隻是少數。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上半年已經有2家房企退市,有8家房企鎖定退市,還有多家房企麵臨(lin) 退市風險,下半年出現上市房企退市的概率較大。

  如何看待行業(ye) 變局

  中指研究院企業(ye) 研究總監劉水認為(wei) ,一方麵,股票退市將造成公司價(jia) 值的估值降低,股東(dong) 利益受損,影響投資人信心,融資渠道受限,品牌受損,影響項目銷售,對債(zhai) 務重組和風險出清產(chan) 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麵,多家房企退市,對於(yu) 債(zhai) 務重組、保交樓、行業(ye) 信心提振也有較大的影響。

  但需要看清的是,退市本身亦屬於(yu) 資本市場正常操作。中銀證券表示,麵臨(lin) 退市風險的企業(ye) 仍屬個(ge) 別現象,市值占115家房地產(chan) A股公司總市值的比重僅(jin) 2%,對板塊影響相對有限,應當理性看待。強化退市製度有助於(yu) 保證股票市場合理供給,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利於(yu) 行業(ye) 加速出清。

  退市機製不可謂不殘酷,但對於(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來說也是競爭(zheng) 裏優(you) 勝劣汰的體(ti) 現之一。即使是成功複牌,業(ye) 內(nei) 也隻將其視為(wei) 走出風險的第一步,讓公司回歸正常經營才是修複投資者信心的良藥。東(dong) 吳證券研報指出,行業(ye) 的新時代已經來臨(lin) ,能夠穿越這輪行業(ye) 收縮期的房企都將迎來競爭(zheng) 環境明顯優(you) 化的新格局。

  2022年年底以來,金融政策的銀行信貸支持、債(zhai) 券融資幫扶、股權融資鬆綁“三箭齊發”,優(you) 質房企享受到更多支持。同時,優(you) 質房企與(yu) 出險房企的距離進一步拉大。“近兩(liang) 年,房地產(chan) 行業(ye) 格局變化不斷,房企間的分化愈發明顯。”東(dong) 吳證券表示。

  中指研究院監測發現,市場深度調整期下,不同類型企業(ye) 分化現象加劇,央國企市場份額較去年有所提升,新勢力房企也在崛起。其中一類是多元化實業(ye) 企業(ye) 著力發展已有的房地產(chan) 業(ye) 務,另一類為(wei) 地方性中小型房地產(chan) 企業(ye) ,拿地聚焦企業(ye) 所在地市場,且多與(yu) 大型房企合作開發項目。

  新的格局已然展開,新發展模式路在何方,仍待各房企持續探索。(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