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罕見特大暴雨後如何看重建?
8月9日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此輪罕見特大暴雨防汛救災情況,同時也公布了整體(ti) 的災後重建計劃:一年基本恢複,三年全麵提升,長遠可持續發展,包含災區重建的恢複、防災減災能力的整體(ti) 提升、以及全麵提升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極端性強降雨給災後重建帶來的思考是什麽(me) ?《新聞1+1》本期關(guan) 注:京津冀罕見特大暴雨,災後如何看重建?
北京山區地質災害風險仍然較大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劉斌:當前次生災害最主要的是地質災害,比如說崩塌、滑坡等等。北京山區目前還處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的橙色預警中,這就意味著山區的景區都是在關(guan) 閉的,山區溝道也要封閉,目前山區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特大暴雨之後 哪些工作還在推進?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劉斌:當前的災區,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救災為(wei) 主,同時還有一些救援。救災為(wei) 主的工作,我們(men) 在昨天實現了“四通”,通路、通電、通水、通信。這四通有一些是臨(lin) 時搶通的,比如通電,有些村的電是用臨(lin) 時發電機帶動的,有些村的通信是靠著通信車,甚至是背包式的臨(lin) 時通信實現的,供水也有一些是通過臨(lin) 時的供水車實現的。這些還需要在臨(lin) 時的基礎上實現常規性的“通”,所以救災方麵的工作還要進一步推進。同時,大災之後也要注意防疫,因此近期我們(men) 已經積極開展了相應的消殺工作,提前做好防疫準備。在救災的同時,我們(men) 也在謀劃未來災後重建該怎麽(me) 做。
未來汛情災害應對需要更多基礎支撐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劉斌:應對汛情災害,應急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首先還是應當有一個(ge) 好的基礎。基礎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一個(ge) 是防洪工程方麵還應當有所提升,比如山峽區間能否在將來修建一定的滯洪水庫,我們(men) 是否需要進一步提升下遊的防洪大堤的安全、土質的防洪大堤的安全標準。再有,在今後的災區重建中,如何處理好山區村莊安全韌性的提升,也是值得我們(men) 思考的。那麽(me) 另一方麵從(cong) 應急上來講,在麵對汛情災害的時候,能不能把災害想得更大一點,現在有了這場洪水的經驗,我相信無論從(cong) 應對來講,還是從(cong) 當地的群眾(zhong) 來講,會(hui) 有更加切身的思考和提升。
海河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水電水利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呂娟:一個(ge) 流域,它整個(ge) 是一個(ge) 防洪工程體(ti) 係,一條河流分為(wei) 上遊、中遊、下遊。河流的上遊一般建水庫,中遊可以導流,或者作為(wei) 蓄滯洪區,下遊有一些減水河道。這次海河的防洪工程體(ti) 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沒有防洪體(ti) 係,遠遠不是現在的一個(ge) 狀態。
國家蓄滯洪區已啟用8個(ge) 發揮了怎樣作用?
中國水電水利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呂娟:①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蓄滯洪區就是蓄洪的,尤其是大的洪水,當洪水來時,河道裏裝不下,為(wei) 了避免淹到一些經濟區、住宅區、農(nong) 田等等,就提前開辟了蓄滯洪區,等待著洪水到來把它引進去。然後在蓄滯洪區下麵再有序地、安全地向下排。②這次8個(ge) 蓄滯洪區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蓄滯洪區總共的進洪量大概達到40億(yi) 立方米左右。裝1個(ge) 億(yi) 立方米的水庫就是大型水利工程了,可以設想40億(yi) 立方米的洪量,如果沒有蓄滯洪區,如果都傾(qing) 瀉到海河的流域裏,會(hui) 造成很大災害。所以8個(ge) 蓄滯洪區這次大大減輕了海河流域的損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