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謀變:補上“關鍵鏈” 深耕智能化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ye) 經濟恢複向好,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記者赴多地采訪獲悉,一批製造業(ye) 企業(ye) 麵對內(nei) 外環境變化,正加快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攻關(guan) 、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賽道”、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在謀創新、促轉型中努力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8月初,位於(yu) 武漢市的東(dong) 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園一號園區內(nei) ,企業(ye) 的生產(chan) 氛圍像當下天氣一樣火熱。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GBT模塊生產(chan) 線上,自動化設備24小時滿負荷運轉,為(wei) 東(dong) 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補上關(guan) 鍵一鏈。
IGBT模塊,是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係統核心器件,相當於(yu) 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的“心髒”,一度被國外企業(ye) 壟斷。如今,智新科技手握核心關(guan) 鍵技術,每年有約30萬(wan) 隻IGBT模塊生產(chan) 下線,價(jia) 格比同類進口產(chan) 品便宜10%以上。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這和我國在其核心技術上的創新突破密不可分。
“競跑新能源汽車‘新賽道’,自主創新是企業(ye) 可持續發展和拓展市場的底氣。”智新科技副總經理楊守武告訴記者,企業(ye) 正加快電機、電池、電控產(chan) 品的新技術研發和工業(ye) 化布局,持續提升車輛綜合性能和續航裏程,降低整車成本。同時,進一步擴充產(chan) 能,二期生產(chan) 項目預計將在2024年建成,屆時將達成年產(chan) 100萬(wan) 套驅動總成和120萬(wan) 隻IGBT模塊的產(chan) 能,不僅(jin) 能滿足東(dong) 風公司的需求,還能為(wei) 其他車企供貨。
在淄博市臨(lin) 淄區,遨博(山東(dong) )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工業(ye) 機器人正在自動生產(chan) 被稱為(wei) 機器人“關(guan) 節”的諧波減速器零部件,全程無人工幹預。
記者看到,這裏生產(chan) 的協作機器人不僅(jin) 可以製作咖啡、按摩理療,還可以輔助工業(ye) 生產(chan) ,重複定位精度極高。公司董事長韓永光介紹,公司瞄準“人機協作”發展趨勢,攻克了操作係統、一體(ti) 化關(guan) 節、伺服控製等核心技術,形成一係列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協作機器人產(chan) 品,實現了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
企業(ye) 因“新”而活,產(chan) 業(ye) 因“新”而變。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1.8%,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繼續穩固;太陽能電池、工業(ye) 控製計算機及係統產(chan) 量分別增長54.5%、34.1%;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增長42.4%,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chan) 量突破2000萬(wan) 輛……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產(chan) 業(ye) 不斷孕育成長,促進工業(ye) 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盛朝迅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迫切需要加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持續優(you) 化要素資源配置,鼓勵企業(ye) 練好內(nei) 功,加大企業(ye) 技術創新支持力度,鼓勵場景創新和高技術產(chan) 品市場應用拓展。
下好“先手棋”、布局新產(chan) 業(ye) 新賽道的同時,通過加快轉型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煥發了“新模樣”。
眼下,位於(yu) 天津的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燒結廠的綠色長廊內(nei) 景色宜人、空氣清新,不少員工在此乘涼。
“燒結是高爐煉鐵的前期工序,曾是鋼鐵生產(chan) 流程中最髒的環節之一,揚塵汙染嚴(yan) 重,廠區地麵上總是籠罩著一層灰。”燒結廠副作業(ye) 長劉繼峰說,增設除塵設施、實施燒結煙氣脫硫脫硝項目以後,廠區環境越變越美,工人閑下來都愛到長廊裏坐坐。
自發電率從(cong) 約20%上升至超過70%、噸鋼綜合能耗最高降幅達24.87%……新天鋼集團碳管理師、綜合部主管郭新用一組數字道出了近年來企業(ye) 的脫胎換骨之變。
除了更綠色,製造業(ye) 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需求也不斷釋放。記者在采訪中看到,輔以5G、工業(ye) 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從(cong) 物料“走上”生產(chan) 線,到產(chan) 品“走進”成品庫,越來越多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將數字化智能化嵌入生產(chan) 管理全鏈條。
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ge) ,其中,209個(ge) 探索了智能化升級,成為(wei) 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經過轉型,這些示範工廠產(chan) 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0.7%,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34.8%,碳排放平均減少21.2%。”工信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當前部分行業(ye) 仍麵臨(lin) 下行壓力,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體(ti) 恢複緩慢。為(wei) 此,從(cong) 部委到地方正不斷優(you) 化配套政策,暢通融資渠道、提升創新水平、推動數字賦能,在為(wei) 企業(ye) 辦實事上下足功夫。
工信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更好發揮各項政策合力,穩定企業(ye) 預期、提振行業(ye) 信心,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政策實施方式,促進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財稅、金融、貿易、投資、人才等政策協同,持續提升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記者 郭倩 陳灝 劉惟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