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昔日尾礦庫 今成綠茵場(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3-08-14 09:34:00來源: 人民日報

  廣西賀州持續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複——

  昔日尾礦庫 今成綠茵場(美麗(li) 中國)

  本報記者 鄧建勝

  核心閱讀

  擁有千年礦產(chan) 開采史的廣西賀州市,廢棄礦山曾一度引發嚴(yan) 重水汙染。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複,尾礦庫變身足球基地,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多贏。

  日前,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hui) 足球項目(男子公開組、大學校園男子組)測試賽在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黃田鎮清麵村的姑婆山足球基地舉(ju) 行,來自各地的多支參賽足球隊在這裏展開角逐。

  這個(ge) 被青山環抱、占地約2000畝(mu) 的足球基地,10年前還是廢棄尾礦庫。“經過綜合治理和生態修複,我們(men) 引進社會(hui) 資本建設專(zhuan) 業(ye) 足球訓練基地,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多贏。”賀州市生態環境局調研員楊巧瑩說。

  多年開采,無主尾礦埋下生態隱患

  地處桂粵湘通衢之地的賀州市,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早在西漢時期就有大規模開采錫礦的記載。經過千百年高強度開采,進入21世紀,傳(chuan) 統的錫鉛鋅等礦山因資源枯竭陸續關(guan) 停。截至2022年底,賀州市共有廢棄礦山74座,廢棄礦山麵積2.2萬(wan) 餘(yu) 畝(mu) 。

  “小時候,家長嚴(yan) 禁我們(men) 到後山的礦坑玩耍、放牛,那裏的水坑、土石都有毒。”40歲的清麵村村民李月峰感慨,“可我們(men) 做夢也想不到,這處尾礦庫現在能成為(wei) 村裏的‘搖錢樹’。目前,村裏有300多人在足球基地就業(ye) ,還有十幾戶人家開了小賣部、農(nong) 家菜館。”

  這處原屬廣西平桂礦務局的尾礦庫,深藏在黃田鎮清麵村的大山之中,由3個(ge) 堆存錫礦尾砂和鉛鋅尾砂的區域組成,廢棄的礦渣、廢水不僅(jin) 殘留鎘等有毒有害物質,還存在尾礦泄漏、地質災害等安全風險。2005年,這處廢棄多年的尾礦庫被移交給賀州市,成了無主尾礦庫,一些不法分子將外地的礦渣、廢水偷偷運到這裏傾(qing) 倒,埋下更嚴(yan) 重的生態隱患。

  2013年7月,因為(wei) 有外地選礦廢水偷排至清麵村區域的尾礦庫,以及一些非法采礦點汙水直排,賀江發生嚴(yan) 重金屬鎘、鉈超標的重大水汙染事故,從(cong) 廣西賀江馬尾河段河口到廣東(dong) 省封開縣約110公裏河段不同程度遭受汙染。事後,肇事企業(ye) 負責人和賀州市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等被追究刑事責任。賀州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在清麵村口立起了《警世碑》。

  綜合治理,廢棄尾礦庫成足球基地

  2013年下半年,清麵村木橋麵尾礦庫隱患綜合治理完成立項、可研性研究和環評。2014年,國家安監總局根據無主尾礦庫隱患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方案要求,以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形式支持清麵村木橋麵尾礦庫治理,項目總投資1643萬(wan) 元,其中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493萬(wan) 元,自治區財政投資658萬(wan) 元,賀州市本級財政自籌492萬(wan) 元。

  據黃田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黃詩活介紹,綜合治理的主要任務有:一是對尾礦庫壩體(ti) 除險加固,二是加大治汙力度,三是采取網格化片石回填等措施培植土壤、恢複植被,讓庫區逐漸融入周邊自然地形地貌。

  5年多的堅持,終於(yu) 有了成效。2019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正式注銷了清麵村木橋麵尾礦庫,這一區域成為(wei) 可改造利用的寶貴國土資源。經多方考量,賀州市決(jue) 定在這裏規劃建設國際標準A級專(zhuan) 業(ye) 足球訓練場地和運動康複療養(yang) 中心,並成立廣西姑婆山森林生態養(yang) 生旅遊產(chan) 業(ye) 區管委會(hui) 負責管理姑婆山一帶的生態維係、資源保護、規劃建設和開發管理。通過引進社會(hui) 資本建設運營,如今姑婆山足球基地已建成19塊十一人製標準足球場、6塊七人製足球場、2塊五人製沙灘足球場。

  全麵布局,保護好山山水水

  對包括尾礦庫在內(nei) 的廢棄礦山進行綜合治理、生態修複,既是政策法規的硬要求,也是需要科學謀劃、久久為(wei) 功的技術活兒(er) 。

  位於(yu) 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白沙鎮北麵的富川可達山礦區占地30平方公裏,曾盛產(chan) 鐵、錫、鉛鋅等礦產(chan) ,2013年停產(chan) 後廢棄。根據“生態修複—科學利用”的思路,賀州市有關(guan) 方麵近年來在這一區域實施了5個(ge) 城鄉(xiang)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和1個(ge) 土地整治項目。目前,先期修複的2500畝(mu) 土地已成為(wei) 耕地,不僅(jin) 玉米等作物長勢喜人,還成了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打卡地”。

  賀州市編製出台《賀州市廢棄礦山生態修複總體(ti) 方案》,還成功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五”期間第一批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重大工程,計劃到2025年完成4160.25畝(mu) 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

  大力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複的同時,賀州市開展的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也初見成效,開采階梯化、生產(chan) 工廠化、建設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現代化的礦山開采“五化”得到較好推廣。與(yu) 此同時,賀州市還建立多部門聯合巡查礦山環境監管機製,利用無人機航拍構建三維立體(ti) 智能監管體(ti) 係,有效遏製了礦產(chan) 違法行為(wei) 。

  “廣西生態優(you) 勢金不換,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是我們(men) 必須承擔的曆史責任。”賀州市委書(shu) 記李傑雲(yun) 說,目前賀州市已完成綠色礦山創建43座,生態修複廢棄礦山5927.55畝(mu) ;到2025年,賀州市將完成60%以上廢棄礦山的生態修複工作。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