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強雨季水汙染整治 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
進入汛期,生態環境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迅即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汛期和退水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為(wei) 避免出現隨雨水排汙現象,各地也在加強雨季水汙染整治行動。
根據雨情變化,河北省秦皇島市探索建立起強降雨精準管控機製,有效消減陸地上的汙染物入河、入海,從(cong) 而保障近岸海域水質穩定。
河北省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王璐:這就是我們(men) 的“一圖兩(liang) 清單”,“一圖”是指河流水係和汙染分布,“兩(liang) 清單”是指支流溝渠和汙染源分布。它覆蓋了全市13條主要入海河流,以及333個(ge) 入河排汙口和1936個(ge) 畜禽養(yang) 殖戶,我們(men) 根據降雨情況,對症下藥,雨前摸排,雨中確保,雨後整改。
8月12日,秦皇島下起了大雨,政府部門派出多路工作人員巡查摸排,很快發現東(dong) 港路上出現汙水外溢點。相應的應急預案隨即啟動,60多台吸汙車很快出動,三處外溢點的汙水被抽排進入另一條汙水管網,7座汙水處理廠同時滿負荷運行,持續加大汙水收集處理能力,保障水質穩定達標排放。4小時後,這些汙水外溢隱患被成功排除。
據了解,今年秦皇島市一共出現3次強降雨過程,沒有發生一起汙染事件。
在山東(dong) 省肥城市,康王河沿岸雨汙分流工程已接近尾聲,當地抓住雨季的“窗口期”,正在加緊施工作業(ye) 。
山東(dong) 省肥城市公用事業(ye) 發展中心排水科科長 趙霞:根據城區排水分布,科學編製了4個(ge) 雨汙分流項目,本著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原則,分階段實施。通過各項工程實施,實現“清汙分離”“清水入河,汙水納管”。
雨汙分流是完善城市基礎建設、解決(jue) 城市防洪內(nei) 澇、消除黑臭水體(ti) 的治本之策。現在肥城市已籌資4.7億(yi) 元,排查支管網接點、完善主管網建設,預計兩(liang) 年內(nei) 將建設完善城區雨汙排水管理係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