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攻關要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
【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謝克昌(中國工程院院士、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hui) 理事長)
能源安全,關(guan) 乎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尤其是2022年以來,全球疫情跌宕反複、俄烏(wu) 衝(chong) 突不斷升級,給國際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帶來了巨大衝(chong) 擊。
能源安全是當今全球麵臨(lin) 的重要議題之一,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同樣麵臨(lin) 一些不確定因素,把能源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不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
長期以來,煤炭支撐我國經濟和社會(hui) 較快發展,是我國能源安全保障的壓艙石和穩定器。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煤炭產(chan) 業(ye) 與(yu) 技術總體(ti) 水平世界領先,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供應體(ti) 係,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規模和技術體(ti) 係世界領先。
作為(wei) 主體(ti) 能源,沒有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實現能源科技自立自強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未來,要大力推進燃煤發電向清潔高效發展,推進新型動力循環係統、高靈活智能燃煤發電、燃煤高效低成本多汙染物聯合控製以及資源化利用的成套技術與(yu) 裝備實現產(chan) 業(ye) 化,促進電力裝備技術升級和結構轉型,提高電力製造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現代煤化工,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特別是油氣安全的重要途徑。要穩步推進以煤製油、煤製烯烴為(wei) 代表的現代煤化工發展,加強技術創新,逐步推動煤化工產(chan) 品高端化、高值化,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持續推進廢水近零排放、固廢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科技攻關(guan) 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自1985年回國以來,我帶領團隊一直致力於(yu) 煤化工領域科研攻關(guan) ,在煤科學基礎研究、煤高效轉化燃料及化學品、煤化工過程節能與(yu) 減排等方麵取得一係列成果。在深刻理解和全麵把握製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突破的關(guan) 鍵科學問題的基礎上,推動了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和進步;從(cong) 2011年至今,在中國工程院的部署和有關(guan) 部門的支持下,我組織帶領谘詢團隊完成“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叢(cong) 書(shu) ,在戰略研究中堅持創新,助力能源革命、“雙碳”戰略和高質量發展。
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及應用,事關(guan) 雙碳目標實現,事關(guan) 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能源領域,我們(men) 要堅持加大有關(guan) 研發投入,加強人才培養(yang) 和自主創新,著力強化技術攻關(guan)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當今的中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蹄疾步穩,能源領域的創新方興(xing) 未艾。加快推動能源科技自立自強,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奮力推進能源強國建設,我們(men) 的信心和底氣必將更加充足。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