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救災一線見聞錄:災後重建的“常駐力量”
前一段,受台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等地持續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目前北京已全麵啟動災後重建工作,陸續出台對受災地區、企業(ye) 各項幫扶措施,將對受災最嚴(yan) 重的18個(ge) 山區鄉(xiang) 鎮建立“一對二”結對幫扶機製,要求各平原區在資金、項目、產(chan) 業(ye) 、人才、公共服務等方麵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支持重災地區災後重建。
北京各區迅速響應,紛紛派出多支隊伍投身救災重建一線,與(yu) 受災群眾(zhong) 齊心重建家園。
工作隊在受災地區“安家”
8月14日,隨著一台打井鑽台發出陣陣轟鳴,北京市石景山區對口支援門頭溝區雁翅鎮、潭柘寺鎮災後重建前方工作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為(wei) 幫助受災地區盡快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石景山區迅速選派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工程施工、規劃和地質監測、水務和市政工程管理等方麵的骨幹力量,由10人組成前方工作隊來到雁翅鎮和潭柘寺鎮,成為(wei) 助力災後重建的“常駐力量”。隨著通路、通電、通水、通信和生活保障基建項目陸續啟動,將動態調整前方工作隊人員力量,確保人員長期駐守。
來自石景山區屬企業(ye) 京石建業(ye) 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範廣誌,是第一批到達受災地區的人員,他所支援的雁翅鎮青白口村受災嚴(yan) 重,特別是為(wei) 700多名村民提供日常用水的自備井受到汙染。村裏僅(jin) 剩的一口井每天隻能供水3小時,盡快為(wei) 該村打一口新井、解決(jue) 用水困難成為(wei) 當務之急。僅(jin) 用不到一天的時間,8月12日一早,工作人員就將鑽台等設備運抵施工區域,第一時間開始打井作業(ye) 。
範廣誌告訴記者,為(wei) 了更好地投入當地重建工作,他們(men) 已經準備在青白口村所在的雁翅鎮 “安家”。
按照石景山區與(yu) 雁翅鎮、潭柘寺鎮結對幫扶協議和2023年工作計劃,該區將依托“前方工作隊+後方工作專(zhuan) 班”的工作體(ti) 係,圍繞資金項目、產(chan) 業(ye) 、人才、消費、就業(ye) 和公共服務等方麵開展全麵幫扶。
多支隊伍投身重建一線
連日來,北京市朝陽區派出多支救援隊伍馳援房山區、門頭溝區搶險救災,連續奮戰、晝夜堅守,齊心協助受災地區重建家園。
在房山大石窩鎮,朝陽區大屯街道馳援組5名幹部分成3組,查看供水站水泵房供水情況,保障居民用水;協助鎮防汛辦就下莊村村民反映的河道拓寬情況進行現場辦公,盡力幫助村民解決(jue) 難題;實地勘察南河村、王家磨村、蔡莊村損壞嚴(yan) 重的道路設施、橋梁,為(wei) 下一步科學規劃空間提供依據。
在走訪蔡莊村時,大屯街道馳援組組長武文一看到村子到河對岸農(nong) 田唯一的道路已經損毀。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他認為(wei) 應該先在河道最窄處搶修一段臨(lin) 時應急道路,讓村民到農(nong) 田裏把部分未受災情影響的果蔬快速運出。
協助同行的房山區水務局、大石窩鎮工作人員做好現場受損情況統計後,武文一向同行工作人員提出了修路設想。經過現場溝通和走訪,修路建議得到了采納。很快,兩(liang) 台鏟車趕到了現場。“路早一分鍾修通,村民恢複重建的信心就堅定一分。”蔡莊村村委會(hui) 的一位工作人員滿懷期待地說。
強降雨導致石樓鎮多條道路出現積水淤泥情況,影響群眾(zhong) 正常生活。為(wei) 盡快恢複城市道路暢通和路麵整潔,管莊鄉(xiang) 5名幹部趕到石樓鎮後,立即與(yu) 工作人員一起投入到清淤、防疫消殺等服務保障工作中。
“我們(men) 將竭盡所能,確保過往車輛和群眾(zhong) 出行平安便捷,路容路貌幹淨整潔。”管莊鄉(xiang) 馳援幹部王敬誠說。
全力以赴幫助重建
北京市經開區與(yu) 房山區竇店鎮、南窖鄉(xiang) 開展結對幫扶,並主動對接幫扶門頭溝區永定鎮。目前,經開區已向房山區、門頭溝區捐贈救災物資,並組織企業(ye) 向房山區派送9人救援隊伍、5輛救援車和2台排水搶險設備,組建無人機救援隊和愛心車隊,幫助當地投運生活物資。
接下來,經開區將按照“一年基本恢複、三年全麵提升、五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將當前救災重建工作與(yu) 韌性城市建設等長遠發展相結合,從(cong) 多個(ge) 方麵進行幫扶。
在資金、項目、產(chan) 業(ye) 方麵,直接資金幫扶,重點投向今年的應急救災、生活物資保障等方麵;基建項目援助,以恢複重建和提升改造項目為(wei) 重點,對市級支持範圍以外的道路、供排水等小型項目,以資金幫扶、項目援建等方式給予支持,帶動經濟、社會(hui) 長效發展;產(chan) 業(ye) 幫扶發展,將協助兩(liang) 區召開產(chan) 業(ye) 對接會(hui) ,開展聯合招商和產(chan) 業(ye) 鏈協作,促進合作共建。
在人才、培訓方麵,開展人才幫扶協作,經開區將建立幹部人才交流培訓機製,互派掛職幹部,重點促進產(chan) 業(ye) 人才和技術骨幹等進行交流;開展就業(ye) 培訓服務,依托兩(liang) 區職業(ye) 技術院校資源,互通用工需求,聯合舉(ju) 辦專(zhuan) 場招聘活動,提供就業(ye) 培訓和信息服務,促進勞動力就業(ye) 和技能提升。
在消費合作、公共服務方麵,經開區開展消費合作幫扶,依托電商平台推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拓寬銷售渠道;推動公共服務提級,鼓勵通過教師、醫生選派交流等模式與(yu) 兩(liang) 區開展教育、醫療領域合作。
此外,經開區還將進一步加強實地調研和工作對接,抓緊梳理項目,簽署結對協議,確定今年的任務計劃,全力以赴幫助結對幫扶鄉(xiang) 鎮打贏防汛救災和恢複重建攻堅戰。
(本報北京8月14日電)
賴誌凱
(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