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一園一策 服務市民
廣州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一園一策 服務市民
本報記者 羅艾樺 薑曉丹
“公園開放可以搭帳篷的草坪,這樣的舉(ju) 措非常人性化。”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家住天河區珠江新城的張女士,按照預約時間來到附近的珠江公園,在劃定區域支起帳篷,親(qin) 近大自然。
2022年,廣州對公園綠地草坪開展帳篷區試點,在有條件的公園劃定專(zhuan) 門區域供市民和遊客搭設帳篷,讓人們(men) 有更多與(yu) 自然接觸的體(ti) 驗。
“草坪開放以來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周末的帳篷預約號,一放出來就被搶光了。”珠江公園相關(guan) 負責人封莉介紹,為(wei) 了防止草坪質量退化,確保最佳景觀效果,園區想了不少辦法:選用耐踩踏的草種,做好打孔疏根、修剪施肥、噴藥殺蟲等專(zhuan) 業(ye) 護理;將大草坪劃分成不同區塊並編號,方便預約遊客識別,也給其他遊客留出開闊的活動範圍;將帳篷區的草坪分為(wei) 南、北兩(liang) 個(ge) 區域,以半個(ge) 月為(wei) 周期,對草坪進行輪流養(yang) 護、輪流開放……
在廣州,公園綠地管理方不僅(jin) 提供優(you) 美舒適的休閑環境,還為(wei) 市民和遊客舉(ju) 辦豐(feng) 富多樣的活動。
今年“六一”,白雲(yun) 山麓湖公園在聚芳園草坪上開展相關(guan) 活動,為(wei) 自閉症兒(er) 童和家長提供服務。
誌願者和自閉症兒(er) 童圍坐在草坪上,一起互換禮物、分享交流等,也讓家長們(men) 釋放壓力、舒緩心情。同時,公園還引進廣州圖書(shu) 館的流動圖書(shu) 車,將文化和大自然巧妙融合。
“從(cong) 開放場地到豐(feng) 富場景,我們(men) 希望能把好事辦得更好。”白雲(yun) 山麓湖景區管理中心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小威說。
從(cong) “禁止入內(nei) ”到“沉浸式體(ti) 驗”,公共綠地的開放共享,體(ti) 現了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強的生態文明觀念,也是滿足人們(men) 生活需要的新探索。
廣州市林業(ye) 和園林局問需於(yu) 民,開展問卷調查以及現場走訪,收回有效問卷4222份,收集群眾(zhong) 意見200餘(yu) 條,涵蓋預約機製、文明遊園、加強管理、拓展空間等方麵。製定城市公園開放草坪的管理指引,兩(liang) 次公開征求群眾(zhong) 意見,把對市民和遊客行為(wei) 的規定轉變為(wei) 對公園管理機構工作的規定,強化公園管理機構的服務意識。
各公園采用“因地製宜,一園一策”的方式,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讓市民和遊客充分享受城市公園綠地。白雲(yun) 湖公園、雲(yun) 台花園、麓湖公園、雕塑公園等分區分時開放草坪,加強草坪的科學養(yang) 護;兒(er) 童公園草坪噴淋係統使用升降式隱形噴頭,定期夜間噴水,確保兒(er) 童在草坪上玩耍時更安全;二沙島公園綠地完善相關(guan) 標識,不同功能區域一目了然……
“市民和遊客有期盼,我們(men) 就努力去實現。”廣州市林業(ye) 和園林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蔡勝表示,“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完善相關(guan) 措施,提供更優(you) 質的服務。”
截至目前,廣州市已開放112個(ge) 綠地草坪及林下空間,服務市民和遊客450萬(wan) 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