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華社年中經濟調研行丨采訪劄記:中流擊水,護航經濟穩健前行

發布時間:2023-08-18 09:4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采訪劄記:中流擊水,護航經濟穩健前行

  新華社記者

  政策無形,潤物有聲。

  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護航,宏觀政策更是穩定經濟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整體(ti) 維持了恢複向好態勢,下半年宏觀政策空間還有多大?如何更精準有效發力?

  帶著這些問題,近期新華社記者來到重慶、湖北、廣東(dong) 等地,深入多家企業(ye) ,觀察宏觀政策如何“落袋”微觀主體(ti) ,又如何進一步產(chan) 生“化學效應”。

  成型、退火、切割、拋光……走進位於(yu) 重慶市九龍坡區的隆滿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隻見一條條生產(chan) 線正有序運轉,忙碌勁兒(er) 撲麵而來。

  在辦公樓內(nei) ,公司負責人王智給記者算了一筆“減稅”賬:過去三年,已享受各類稅費減免合計超28萬(wan) 元;今年上半年又享受到了近6萬(wan) 元的稅費減免。

  “作為(wei) 一家小微企業(ye) ,這幾年我們(men) 經曆了訂單不穩、疫情衝(chong) 擊等多重考驗。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改善公司現金流,為(wei) 我們(men) 減了不小的負擔。”王智說。

  一個(ge) “減”字,道出企業(ye) 對輕裝上陣、健康發展的期盼。

  “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疫情期間幫助我們(men) 渡過難關(guan) ”“稅費減了,活力加了”……調研中,記者所到之處,大企業(ye) 或小企業(ye) 從(cong) 不同角度肯定了減稅降費政策的效果。

  “為(wei) 了讓稅費紅利精準直達經營主體(ti) ,我們(men) 對享受優(you) 惠政策的辦理流程和材料精簡‘瘦身’,並通過電子稅務局、稅企互動平台點對點推送政策信息,努力實現‘送政策上門’。”重慶市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宋彬說。

  減稅降費,利當下而惠長遠,正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關(guan) 鍵處。

  9279億(yi) 元——這是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規模,中小微企業(ye) 對此感受最為(wei) 明顯。

  近年來,在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的作用下,稅收收入占我國GDP比重從(cong) 2018年的17%左右已下降至2022年的13.8%,剔除大規模留抵退稅一次性因素影響,稅負水平約15%。

  以財政收入之“減”,換企業(ye) 活力之“加”。

  采訪中,地方財政人士告訴記者,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麵有力支持企業(ye) 減負紓困,另一方麵也會(hui) 造成財政收入增幅放緩。

  除了減稅,增支,是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的另一著力點。

  今年以來,麵對總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財政支出安排處處體(ti) 現“加力”:赤字率按3%安排,比2022年提高0.2個(ge) 百分點;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3.8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yi) 元;進一步增加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一邊是收支矛盾緊張,一邊是支出需求增大,能否有效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是擺在地方政府麵前的一道考題。

  在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調研時,記者了解到一筆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正“落地生花”,在著力擴投資的同時,也有效惠及民生。

  新增病床300張,更加寬敞舒適的病房,更加電子化的住院信息管理……在南漳縣人民醫院,記者看到一座淡黃色的九層樓高現代化建築,陽光下“外科樓”三個(ge) 字格外醒目。

  副院長袁啟明介紹,這座去年6月落成投入使用的大樓改善了醫院的診療環境。項目建設總投資8000餘(yu) 萬(wan) 元中,有3000萬(wan) 元是來自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資金。

  “在財力增長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尤為(wei) 寶貴。我們(men) 在選項目上下功夫,優(you) 先選擇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民生保障項目,同時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湖北省南漳縣財政局局長郭集東(dong) 說。

  強化“保重點”,這是記者在多地調研中的深刻感受。

  遼寧今年已安排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49億(yi) 元,著力支持沈白高鐵、京哈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廣東(dong) 安排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3.18億(yi) 元支持廣東(dong) 供銷公共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骨幹網建設,助力補齊縣域基礎設施短板;四川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著力支持公立醫院改建、擴建及能力提升……

  麵對較為(wei) 複雜的財政收支形勢,多地財政部門主動作為(wei) ,進一步壓縮非剛性、非急需支出,進一步優(you) 化支出結構,確保每一筆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又一重要手段。

  近年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大多采取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始終保持穩健,既有力支持實體(ti) 經濟,又不搞“大水漫灌”,引導形成市場合理預期。

  一路調研,記者和各類型企業(ye) 家交流,聽他們(men) 研判行業(ye) 前景、談論如何申請政府獎勵,發現他們(men) 對宏觀政策每一個(ge) 新動向都很關(guan) 注,能獲得充足而成本較低的資金支持是他們(men) 的普遍期盼。

  從(cong) 湖北一路南下到廣東(dong) ,記者來到位於(yu) 佛山市的廣東(dong) 星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走進這家花園般的“綠色工廠”,記者很難把它同傳(chuan) 統模具工廠聯係在一起。

  樣品展示間裏滿滿兩(liang) 麵牆的各品牌塑料瓶,展現著這個(ge) 吹瓶模具領域“隱形冠軍(jun) ”的科研實力:申請發明專(zhuan) 利92項,擁有實用新型專(zhuan) 利229項、外觀專(zhuan) 利71項,起草國家標準12項……

  “企業(ye) 的很多科研項目都獲得了信貸資金支持,這對我們(men) 發展至關(guan) 重要。今年企業(ye) 又有了新的研究課題,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公司總經理薑曉平告訴記者。

  為(wei) 此,與(yu) 該企業(ye) 一直合作的中國銀行佛山分行提供了充足的中長期貸款。截至6月末,企業(ye) 在中行的人民幣貸款餘(yu) 額超2000萬(wan) 元。

  “我們(men) 還利用去年央行創設的科技創新再貸款工具,進一步為(wei) 企業(ye) 降低融資成本。目前已為(wei) 300多家像星聯精密這樣的科創企業(ye) 發放貸款超30億(yi) 元。”中國銀行佛山分行行長翁作林說。

  經濟是“肌體(ti) ”,金融是“血脈”。

  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支持企業(ye) 和金融機構“共生共榮”。這在金融數據上體(ti) 現較為(wei) 明顯:今年前7個(ge) 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0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67萬(wan) 億(yi) 元。

  一路行走,記者愈發感受到,近年來,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均著眼於(yu) 從(cong) 根上為(wei) 經營主體(ti) 的發展“澆水施肥”,是我國宏觀政策配置的著力點。

  實體(ti) 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宏觀政策傳(chuan) 遞出的導向,對於(yu) 穩預期至關(guan) 重要。

  調研中,記者也了解到企業(ye) 更多的期盼:“我們(men) 仍然有訂單不足、成本過高等問題”“未來的預期不明,暫時沒有太多的投資需求和融資需求”……

  7月下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釋放出明確信號:“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chu) 備。”

  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堅持實行精準調控,不透支未來……近年來,我國宏觀調控在精準發力的同時,仍留有空間,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接連表態,謀劃精準政策發力方向。

  調研中,記者深切感受到,疫情衝(chong) 擊下,從(cong) 管理部門到經營主體(ti) 都經曆了風雨,也見到了彩虹,深化了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也更有信心和底氣正視困難、應對挑戰。

  “當前經濟運行猶如中流擊水,要奮楫篤行、加油發力,更加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將各項政策落實落細,以有效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紮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說。(記者韓潔、申铖、吳雨、王雨蕭)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