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第三次海洋汙染基線調查春季工作完成
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劉夢雅 孔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生態環境部28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正紮實推進陸海汙染治理、環境風險防範等重點任務,並不斷強化海洋環境監管。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到81.9%,同比“十三五”末提升4.5個(ge) 百分點,全國監測的24個(ge) 典型海洋生態係統整體(ti) 質量改善。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啟動第三次海洋汙染基線調查工作。截至目前,春季航次采樣、分析測試工作已圓滿完成,夏季航次調查和入海汙染源調查等任務正在有序進行中。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紹,第三次海洋汙染基線調查計劃於(yu) 2025年完成全麵調查和評估工作。
王菊英:第三次海洋汙染基線調查在調查手段方麵更加注重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高新技術的應用。截至目前,夏季調查外業(ye) 工作基本完成,已獲取我國近岸海域754個(ge) 點位的調查數據約4.3萬(wan) 條。
生態環境部去年會(hui) 同多個(ge) 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以美麗(li) 海灣建設作為(wei) 工作主線。此次發布會(hui) 上公布了包括福建廈門東(dong) 南部海域、江蘇鹽城大豐(feng) 川東(dong) 港、山東(dong) 威海桑溝灣等在內(nei) 的第二批12個(ge) 美麗(li) 海灣優(you) 秀案例,胡鬆琴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深入推進美麗(li) 海灣建設。
胡鬆琴:特別是重點強化一線指導幫扶,著力加強“一灣一策”精準治理,讓“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成為(wei) 濱海常景常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臨(lin) 海親(qin) 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