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激勵擔當作為 凝聚發展合力

發布時間:2023-08-30 09:49:00來源: 人民日報

  天津紮實推進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

  激勵擔當作為(wei) 凝聚發展合力

  本報記者 陳偉(wei) 光 武少民 龔相娟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有效實現黨(dang) 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

  為(wei) 了進一步以黨(dang) 建引領賦能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去年底,天津開展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賦能減負,讓基層幹部心無旁騖,專(zhuan) 心幹事創業(ye) ;創新方式,助力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抓實黨(dang) 建,激發民營企業(ye) 發展新動能。

  強隊伍——

  為(wei) 基層賦權賦能、減負減壓,讓基層幹部心無旁騖幹事業(ye)

  曾經雜草叢(cong) 生的撂荒地,如今成了鮮食玉米試驗田。在天津市寶坻區大口屯鎮茶棚村,村裏正忙著登記土地流轉,為(wei) 下一步集中規模化種植做準備。

  茶棚村是個(ge) 小村莊,常住人口400多人,隻有700多畝(mu) 耕地,村民種植比較分散,村集體(ti) 收入低。

  2021年,天津市城管委廢管處副處長鄭永強來到茶棚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走訪摸底後,我們(men) 聯係了天津市農(nong) 委、天津市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引進了黑糯、甜糯鮮食玉米種子,對零散的撂荒地進行清雜、平土、翻新、開耕,試種的效果很好。”鄭永強說。為(wei) 拓寬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駐村工作隊先後3次進行公益助農(nong) 活動,累計銷售額400多萬(wan) 元,幫助農(nong) 民實現增收。

  茶棚村的變化隻是一個(ge) 縮影。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天津以強基賦能為(wei) 抓手,從(cong) 市、區兩(liang) 級抽調1600餘(yu) 名幹部,向10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800個(ge) 經濟薄弱村和約350個(ge) 評星定級確定的無星村選派了1100餘(yu) 名第一書(shu) 記和450個(ge) 工作隊,並建立常態化選派、動態調整機製。

  賦權賦能,激發幹事創業(ye) 激情;減負減壓,讓基層幹部輕裝前行。

  “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一項重要內(nei) 容就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解決(jue) 基層實際困難,為(wei) 基層賦權賦能、減負減壓。”天津市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組織工作調度會(hui) 對優(you) 化工作流程作出具體(ti) 部署。不搞繁文縟節,不搞層層加碼,對審批、審核、請示、報告、備案等事項進行全麵梳理,在嚴(yan) 格對標對表的基礎上,確定優(you) 化事項33項。重點開展10項專(zhuan) 項整治,包括向下推責轉責、隨意攤派工作、向社區(村)不規範派單、台賬報表多等,讓廣大基層幹部心無旁騖幹事業(ye) 。

  “社區應該承擔的工作事項劃定了‘邊界’、嚴(yan) 格了‘準入’,大夥(huo) 兒(er) 有更多精力抓黨(dang) 建、抓治理、抓服務。”紅橋區丁字沽街道光采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馮(feng) 雅彬說,減負摸清了基層的難點、堵點,既暖人心,更鼓幹勁。

  聚人心——

  暢通訴求反映渠道,搭建平台化解矛盾糾紛,推動社區智慧治理

  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河西區港雲(yun) 裏社區,車位少、車輛多,社區居民常因搶車位而產(chan) 生矛盾。

  如何解決(jue) 群眾(zhong) 難題?港雲(yun) 裏社區黨(dang) 委決(jue) 定設立一個(ge) 平台,匯聚各方意見,商定解決(jue) 辦法,“紅色議事廳”應運而生。

  “一樓窗戶底下不能停車。”“紅色議事廳”上,一名老人剛說完,另一名年輕人就站起來反對,“為(wei) 啥不能停?那是公共空間。”

  眼看要吵起來,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孫茜安撫雙方,“咱們(men) 再耐心多聽對方說幾句。”

  老人說起自己反對的原因:年輕人回家晚,停車噪聲大,極易被打擾。

  “我跟您道個(ge) 歉。”年輕人的態度軟了下來。大夥(huo) 兒(er) 緊跟著提議,盡量讓回來早的車停在小區一樓窗戶下,減少噪聲對居民的影響。

  有了相互理解,事情順利推進。邊道改坡道、宣傳(chuan) 欄改移、廢棄電線杆移除……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建言獻策,車位數一下增加了80個(ge) 。

  停車難得到緩解,“紅色議事廳”從(cong) 此保留下來。此後,涉及居民利益的事情都在這裏討論商議。“社區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橋梁紐帶,我們(men) 用心用情做好服務,社區才有凝聚力和戰鬥力。”孫茜說。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天津市基層黨(dang) 組織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平區朝陽裏社區持續引進共建單位誌願服務團隊,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養(yang) 老護理、義(yi) 務理發等誌願服務。目前,該社區已建成18個(ge) 種類共5276個(ge) 家政服務點,注冊(ce) 誌願者占常住人口的70%,年均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00餘(yu) 場次。河北區望海樓社區積極探索城市老舊小區治理新模式,通過搭建“情暖桑榆”“紅色堡壘”等數字化平台,實現社區智慧化改造。

  助發展——

  引導企業(ye) 探索將“黨(dang) 建+”融入全行業(ye) 鏈條,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過去,麵對市場困境,公司一度停滯不前。”天津市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江浩然說,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黨(dang) 員骨幹主動挑起重擔,幫助公司成功轉型、渡過難關(guan) 。現在,公司建設了“黨(dang) 建走廊”,強化內(nei) 部黨(dang) 建工作,並把支部建在生產(chan) 一線,激發出企業(ye) 發展新動能。

  “有1分勁兒(er) ,能發揮出1.5還是0.5,取決(jue) 於(yu) 組織的激勵機製。”江浩然介紹,黨(dang) 建文化在企業(ye) 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獲得64項發明專(zhuan) 利、283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211項外觀專(zhuan) 利、450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shu) 。

  現如今,越來越多民營企業(ye) 被納入黨(dang) 建體(ti) 係中。天津高度重視“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工作,截至目前,天津非公企業(ye) 和社會(hui) 組織黨(dang) 組織覆蓋率分別為(wei) 80.2%、84.6%。

  黨(dang) 建抓實了就是生產(chan) 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鬥力,如今已成為(wei) 很多企業(ye) 家的共識。

  “黨(dang) 建引領發展是我們(men) 成功的密碼。”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高桂琴介紹,公司黨(dang) 委引導黨(dang) 員、職工立足崗位精耕細作、開拓創新,去年實現產(chan) 值9.54億(yi) 元,稅收1.72億(yi) 元,“百年老店”持續煥發新活力。

  “公司黨(dang) 委堅持以‘產(chan) 業(ye) 報國、實業(ye) 強國’為(wei) 己任。”天津市金橋焊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侯雲(yun) 昌說,在公司黨(dang) 建的引領下,公司去年產(chan) 銷量156萬(wan) 噸,銷售收入92.7億(yi) 元。

  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互相促進融合,近年來天津市引導企業(ye) 探索將“黨(dang) 建+”融入全行業(ye) 鏈條,黨(dang) 建融入公司戰略,引領企業(ye) 發展;融入生產(chan) 經營,引領產(chan) 業(ye) 升級;融入組織建設,引領能力提升;融入企業(ye) 文化,引領員企同心,紮實推動了企業(ye) 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非公黨(dang) 建共贏發展之路。

  截至2022年底,天津市黨(dang) 的基層組織數量達到68143個(ge) ,比上年淨增610個(ge) 。黨(dang) 的組織和黨(dang) 的工作覆蓋到122個(ge) 城市街道、128個(ge) 鄉(xiang) 鎮、1889個(ge) 社區、3520個(ge) 行政村、9117個(ge) 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和58718個(ge) 非公企業(ye) 、6799個(ge) 社會(hui) 組織,覆蓋質量進一步提高。

  基層黨(dang) 組織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裏”,隻有基層黨(dang) 組織堅強有力、黨(dang) 員發揮應有作用,黨(dang) 的根基才能牢固。天津市委主要負責人強調,要紮實實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著力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黨(dang) 的領導貫穿到基層治理全過程,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為(wei) 各項事業(ye) 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