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遼寧鄉村文化旅遊好風光

發布時間:2023-08-31 09:46: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遼寧實習(xi) 記者 賈曉東(dong)

  8月18日晚,“2023遼寧鄉(xiang) 村文化旅遊季”係列推廣活動啟動儀(yi) 式在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黃家溝村舉(ju) 行。

  “遼寧一批農(nong) 、牧、林、漁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星羅棋布、熠熠生輝,‘鄉(xiang) 村四時好風光’精品線路串珠成線,遼寧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動力強、後勁足。”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鄉(xiang) 村旅遊和創意產(chan) 品指導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當前,遼寧正奮力實施全麵振興(xing) 新突破三年行動,鼓勵各地市積極發揮自身特色優(you) 勢,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chuan) 得開的鄉(xiang) 村文化旅遊產(chan) 品,吸引更多遊客走進美麗(li) 鄉(xiang) 村,體(ti) 驗不一樣的風景。

  變廢為(wei) 寶實現“三級跳”

  “真沒想到,小山村居然別有洞天。”在黃家溝村,遊客在基礎設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的美麗(li) 鄉(xiang) 村中流連忘返。誰會(hui) 想到,曾經的黃家溝連個(ge) 像樣的村部都沒有,後來村子發展鑄造、液壓等產(chan) 業(ye) ,工廠多了,村民漸漸富裕起來,但是村裏的生態環境又遭到破壞。

  2012年,按照國家綠色發展和地方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要求,工廠開始從(cong) 黃家溝村搬走。原有的鋼鐵鑄造工業(ye) 設備、車間廠房成為(wei) 工業(ye) 化進程中的曆史記憶。不甘落後的黃家溝人轉換思路,決(jue) 定依托村裏依山傍水的自然資源和大量工業(ye) 遺產(chan) ,向旅遊業(ye) 轉型。

  企業(ye) 辦公樓改造成了賓館, 鑄造車間高大的廠房變身遊客服務中心,原來的煉鐵高爐旁建起了國際標準滑雪道。在工業(ye) 遺址上,黃家溝村建成了以遼西規模最大的水上樂(le) 園和滑雪場為(wei) 核心的黃家溝生態旅遊度假區。

  從(cong) “農(nong) 業(ye) 興(xing) 村”到“工業(ye) 強村”再到“旅遊富村”,黃家溝村實現了華麗(li) 轉身,走出一條文旅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特色發展之路。

  將劣勢變優(you) 勢實現逆襲,黃家溝村並非個(ge) 例。近年來,遼寧省高度重視差異化鄉(xiang) 村文化旅遊發展,要求黨(dang) 員幹部俯下身、沉下心,通過實地深入調研實現一鄉(xiang) (鎮)一議、一村一議、一事一議,統籌推進鄉(xiang) 村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同步發展。以阜新為(wei) 例,該市推出了一批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產(chan) 品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環境美好宜居的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佛寺村、黃家溝村、大德村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官營子村、福巨昌村等6個(ge) 村先後被評為(wei) 省級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溝域文化旅遊掀起發展熱潮

  “溝域旅遊”是近年來逐漸興(xing) 起的一種新的旅遊經濟業(ye) 態。

  解放村位於(yu) 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西部,是典型的溝域地貌,境內(nei) 的大峽穀是本溪旅遊的一張名片,擁有8億(yi) 至10億(yi) 年前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春有百花,夏有雲(yun) 海,秋有紅葉,冬有冰瀑,是四季旅遊的絕佳選擇。

  解放村婦女主任於(yu) 秀斌介紹,大峽穀景區從(cong) 2013年著手初建,2018年招商引資成功,2021年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現已發展成為(wei) 集休閑、遊樂(le) 、探險、體(ti) 育、健身、養(yang) 生等於(yu) 一體(ti) 的山鄉(xiang) 休閑旅遊度假區。

  “這裏不僅(jin) 風景優(you) 美,還有書(shu) 屋可以免費借閱圖書(shu) ,真是來對了。”河北遊客何女士給解放村點讚。近年來,解放村在發展旅遊業(ye) 的同時不忘在文化建設上“修煉內(nei) 功”——在大峽穀景區建百福廣場,塑造了103個(ge) 不同字體(ti) 的福字,寓意103戶村民生活幸福美滿;在村口建仁、義(yi) 、禮、智、信畫廊及旅遊文化牆,提醒村民和遊客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黃金地點建設文化小廣場,讓老百姓茶餘(yu) 飯後能夠有休閑娛樂(le) 的文化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村還在村部建設了農(nong) 家書(shu) 屋,切實解決(jue) 了廣大村民“買(mai) 書(shu) 難、借書(shu) 難、看書(shu) 難”的問題。“書(shu) 屋不僅(jin) 經常舉(ju) 辦形式多樣的文化閱讀活動,還定期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宣講,這裏已經成為(wei) 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紅色‘充電站’,更成為(wei)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新課堂’。”書(shu) 屋管理員這樣說。

  隨著遼寧省鄉(xiang) 村旅遊的快速發展,溝域文化旅遊掀起了發展的熱潮,遼寧溝域文化旅遊的發展速度位列全國第二,年增長30%至40%,溝域文化旅遊正成為(wei) 遼寧旅遊業(ye) 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濱海文化旅遊帶獨具魅力

  遼寧省瀕臨(lin) 黃海、渤海,海岸線長達2000多公裏。2009年,濱海大道開通,把原本零散的景點景區串聯起來,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遼寧濱海文化旅遊帶。

  大鹿島村隸屬遼寧省東(dong) 港市(縣級市)孤山鎮,是遼寧濱海文化旅遊帶上的一顆明珠。這裏青山碧透、海水湛藍,具有典型的北國海島風光。景區由碧濤萬(wan) 頃、銀灘拾貝、海礁奇觀、燈塔聽海、休閑娛樂(le) 、生態濕地六大遊覽區數十個(ge) 自然、人文景點組成。

  “這裏有甲午海戰遺存、鄧世昌雕像、毛文龍碑亭等,是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教材’。大鹿島依托甲午海戰主戰場等曆史遺址、傳(chuan) 統民俗文化,不定期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和民俗文化體(ti) 驗活動,以‘旅遊+’的模式形成了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高度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麵。”大鹿島村副書(shu) 記王德武表示。

  近年來,遼寧省政府著力推動6個(ge) 濱海城市合作發展濱海文化旅遊。根據相關(guan) 政策,遼寧省政府整合了沿海旅遊資源,建設都市休閑、濕地生態、海島旅遊度假、濱海景觀、溫泉療養(yang) 、邊境旅遊等多個(ge) 功能各異、特色突出的旅遊功能區,形成以海岸線為(wei) 軸的濱海文化旅遊走廊。

  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遼寧在鄉(xiang) 村文化旅遊方麵取得全新突破。其中,《遼寧鄉(xiang) 村旅遊線路手冊(ce) 》於(yu) 3月印發,公布了18條精品旅遊線路,貫穿遼寧省14個(ge) 市的174個(ge) 旅遊目的地,並將沿途的美食、文創產(chan) 品大量收入其中。除此之外,遼寧在推動鄉(xiang) 村旅遊與(yu) 民俗文化融合發展方麵做出積極探索,深入挖掘、分析鄉(xiang) 村旅遊資源優(you) 勢,開發“鄉(xiang) 村旅遊+文化、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體(ti) 育運動、醫療康養(yang) ”等多種產(chan) 品,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推動文化、旅遊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為(wei) 遊客提供更多精品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