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有力,保護網織密(暖聞熱評)
【關(guan) 鍵詞】“急速+”模式
【事件】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相關(guan) 影視作品的熱映,人民群眾(zhong) 對電信詐騙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打擊電信詐騙、守護財產(chan) 安全有了更強烈的需求。各地公安機關(guan) 紛紛創新工作機製,加強反詐力度,全力守護人民群眾(zhong) “錢袋子”。
【點評】
“多虧(kui) 民警同誌,及時幫我把銀行存款凍結,不然養(yang) 老都成問題。”80多歲的福建省廈門市市民林依伯回想起落入電詐陷阱的經曆心有餘(yu) 悸,對民警的感激之情溢於(yu) 言表。
今年以來,廈門市公安局刑偵(zhen) 支隊緊盯電信網絡詐騙追贓挽損問題,創新打造“急速+”模式,將凍結止付反應時間從(cong) 原來的3至4小時縮短到15分鍾以內(nei) 。廈門市公安局刑偵(zhen) 支隊負責人表示:“緊要關(guan) 頭,我們(men) 就是在和詐騙分子爭(zheng) 分奪秒地賽跑,往往節約幾分鍾,群眾(zhong) 財產(chan) 就能保得住。”在反詐時間上做“減法”,就是在守護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上做“加法”,多節約一分鍾,就能將保護群眾(zhong) 財產(chan) 的堤壩修高一層。
近年來,犯罪分子以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為(wei) 電信網絡詐騙前提,針對不同群體(ti) 開展詐騙活動。電信網絡詐騙由廣撒網式的“盲騙”向精準化詐騙轉型,迷惑性、隱蔽性不斷增強,令人防不勝防。新動態、新表現,迫切需要各部門“聯合作戰”。廈門民警駐點銀行,警銀協作利用好緊急止付的“黃金時間”;山西太原138家成員單位組建了反詐聯盟,分類組合形成反詐宣傳(chuan) 、打擊、治理3個(ge) 聯盟矩陣;陝西銅川公安部門與(yu) 運營商攜手推進“打貓”“斷卡”工作,警企聯動完善反詐格局。凝聚各方合力,方能將防詐反詐的保護網延伸到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的方方麵麵,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築牢“防火牆”。
科技賦能,助力全民反詐。上線國家反詐中心APP,累計向群眾(zhong) 預警超3億(yi) 次;開通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依托反詐機器人智能語音交互實時通話處置能力,對受害人發起主動保護;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現潛在受害用戶,並通過12381短信端口第一時間發送預警短信……科技助力,不僅(jin) 將反詐保護網織得更密,而且實現了關(guan) 口前移,以有針對性的科普預警讓詐騙分子的花招充分暴露,幫助群眾(zhong) 把“錢袋子”守護得更安全,展現了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理念。
利民之事,絲(si) 發必興(xing) ;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天下無詐,是人民群眾(zhong) 心之向往。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繼續嚴(yan) 打高壓、嚴(yan) 密防範,增強人民群眾(zhong) 防騙意識和反詐能力,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效能,就能更好守護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