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房地產政策上新 市場趨穩可期
自住建部等三部門聯合推動落實購買(mai) 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措施之後,僅(jin) 僅(jin) 一周時間,四大一線城市就果斷出手,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個(ge) 城市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與(yu) 此同時,多地還紛紛打出“賣舊換新”、100%契稅補貼、下調住房貸款利率水平等一係列政策調整優(you) 化的組合拳。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地方的一係列優(you) 化政策有利市場趨穩。9月10日,記者通過與(yu) 廣州多個(ge) 銀行確認,廣州首套房商貸利率下限已經降至LPR下行10個(ge) 基點-10BP,成為(wei) 首個(ge) 下限突破LPR的一線城市。據了解,新政從(cong) 9月8日起執行,9月8日後簽訂合同的,可享受新的貸款利率。
按照8月20日公布的最新報價(jia) ,5年期以上LPR報價(jia) 為(wei) 4.2%,廣州目前首套房貸利率最低為(wei) 4.1%。若按照貸款300萬(wan) 元30年商業(ye) 貸款計算,在等額本息還款的情況下,可節省月供約170元,總利息節省約6萬(wan) 元。
記者周末聯係數個(ge) 廣州目前在售的新房項目,銷售均表示,已經與(yu) 合作銀行明確,首套房商貸利率可以按照LPR下行10個(ge) 基點申請。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廣州在一線城市中率先打響“認房不認貸”第一槍,成為(wei) 了一線樓市的風向標,此後北上深都相繼跟上。未來,在首套房貸款降利率的政策上,其他一線城市或也將跟進。
除了廣州外,近期以來,多個(ge) 地方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該階段房地產(chan) 政策調整是更有針對性的全麵調整,助推地方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
9月9日,蘭(lan) 州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幹措施》,激活住房消費需求,全麵取消限購與(yu) 限售政策,契稅給予50%補貼,對於(yu) 置換人群予以退個(ge) 稅。同時,落實個(ge) 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個(ge) 人通過商業(ye) 銀行和公積金貸款購買(mai) 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yu) 20%,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yu) 30%。9月7日,南京市發布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發展6項最新舉(ju) 措,包括全麵放鬆限購措施,對購置新房實施補助,實施“賣舊換新”補助,推出“換新購”服務。
上海方麵,9月7日,上海臨(lin) 港新片區發布《關(guan) 於(yu) 優(you) 化調整臨(lin) 港新片區人才住房政策相關(guan) 工作提示的通知》,對重點支持單位工作的人才,工作年限要求從(cong) 6個(ge) 月以上縮短為(wei) 3個(ge) 月以上。
“一係列政策出台,不僅(jin) 有利於(yu) 降低居民購買(mai) 剛需和改善性住房的負擔,也表明了政府采用政策‘組合拳’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的決(jue) 心。”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表示,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地方政策目標均著重降低門檻和成本,激活購房消費需求。比如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就有三方麵群體(ti) 能從(cong) 中受益:改善需求“賣一買(mai) 一”購房者;在常住地外其他城市有過房貸記錄,但本地無房的購房群體(ti) ;曾貸款買(mai) 過房但已將住房出售,而實際上名下無房的購房群體(ti) 。
那麽(me) 政策出台後效果如何?對此,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策出台以後,市場反響總體(ti) 積極。有市場機構所做調查顯示,從(cong) 全國整體(ti) 上看,購房意願大概能夠增加15個(ge) 百分點,一線城市增幅會(hui) 更高。
根據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投資者關(guan) 係活動記錄表,回顧9月1日“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後幾天時間內(nei) ,公司業(ye) 務所在的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二手房帶看量及成交量均取得顯著強勁增長,成交量相較政策出台前一周同期的成交量增幅在80%-100%左右。我愛我家對國內(nei) 存量房交易市場持樂(le) 觀態度,尤其國內(nei) 一線核心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嚴(yan) 躍進表示,隨著地方的一係列優(you) 化政策的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潛在購房者信心被激發。房地產(chan) 行業(ye) 無論政策端的把控還是企業(ye) 策略的選擇,均應緊抓即將迎來的傳(chuan) 統“金九銀十”時期,讓房地產(chan) 市場逐步走向平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