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潤人心

發布時間:2023-09-12 09: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讓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潤人心

  ——浙江桐鄉(xiang) 探索德治助推鄉(xiang) 村治理的創新實踐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陸健

  雲(yun) 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走進浙江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的大小村落,河水澄瑩,鳥鳴啁啾,棟棟房屋排列有序,條條鄉(xiang) 道整潔寬闊,孩子們(men) 歡快嬉戲,老人們(men) 生活悠閑,一幅幸福祥和的鄉(xiang) 村美景圖在眼前徐徐鋪展。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數千年的中國曆史表明,德治在社會(hui) 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013年,桐鄉(xiang) 市開始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模式,尤其注重“德治”在社會(hui) 治理中的先導和教化作用,從(cong) 細處著眼、小處入手,通過“以評立德、以文養(yang) 德、以規促德”,積極探索“德治物化”“德者有得”機製,激發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積極性,用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形成道德實踐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良性互動新模式,探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實踐。

  以評立德,培育文明鄉(xiang) 風

  作為(wei) 桐鄉(xiang) 市越豐(feng) 村道德評判團的成員,沈菊芬習(xi) 慣一早就在村裏走一走看一看,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聊聊他們(men) 最近遇到的“大事小情”。

  村裏不文明行為(wei) 誰來管、怎麽(me) 管,村民矛盾糾紛怎麽(me) 調解、誰來調解……自2013年村裏設立道德評判團以來,沈菊芬所在的這支由村裏老黨(dang) 員、村民組長、道德模範等組成的團隊,用評理、勸說等方式對村裏“法律管不到、村民很反感”的事情進行調解評判,通過設立紅黑榜、曝光台等機製,及時解決(jue) 了很多矛盾糾紛。

  兩(liang) 年前,越豐(feng) 村的一個(ge) 村民小組因地勢低窪排水困難,家裏房屋和田地經常被淹,每次都要人工抽水,費時費力。村裏提議可以借地建一個(ge) 抗洪的水閘,但遭到一戶村民的反對。為(wei) 此,道德評判團主動去該村民家做工作。“一看我們(men) 來了,他表現得很反感,不願溝通,但聽我們(men) 說完建水閘的好處和其他村民的想法後,他態度逐漸緩和了。”沈菊芬回憶,經過幾天的溝通勸說,這戶村民終於(yu) 點頭同意了。最終,水閘順利建成。

  除了解決(jue) 爭(zheng) 議糾紛,道德評判團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參與(yu) 推選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好人好事等。沈菊芬記得,村裏剛開始進行“三治最美家庭”爭(zheng) 創評比時,道德評判團上門檢查農(nong) 戶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等情況,有些村民會(hui) 反感:“自己家的事,怎麽(me) 還要你們(men) 管?”但隨著村裏對“最美家庭”進行表彰獎勵,各家各戶都主動爭(zheng) 先創優(you) ,誰家做得差就會(hui) 難為(wei) 情,村民維護環境衛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高。

  “道德評判團的作用,在於(yu) 讓村民自己參與(yu) 村莊治理,村民的認同感以及配合度就會(hui) 提高,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質,形成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圍。”越豐(feng) 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張飛揚說。

  “遇到自己解決(jue) 不了的困擾,就找道德評判團”,如今在桐鄉(xiang) 的大小村落,這已成為(wei) 村民們(men) 的共識。從(cong) 最初的不配合、不理解,到如今的信任支持,轉變源於(yu) 道德評判團給村子持續帶來向善向好的變化,讓村民有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每年6月,都是桐鄉(xiang) 市桃園村槜李收獲的季節,村裏的500多戶人家忙碌地采收,村頭村尾擺滿了一筐筐剛摘下來的新鮮槜李。然而,村民老馬犯了愁:“采摘工人要現金,網銷平台賬戶也要墊資。”老馬算了一筆賬,初步估計完成50畝(mu) 槜李的采摘銷售工作,還需墊資約18萬(wan) 元。為(wei) 此,他通過桐鄉(xiang) 農(nong) 商銀行辦理了“三治信農(nong) 貸”,隻需在手機上操作幾步,20萬(wan) 元貸款“秒到賬”。

  “‘三治信農(nong) 貸’是指以‘一約’(村規民約)、‘兩(liang) 會(hui) ’(百姓議事會(hui) 、鄉(xiang) 賢參事會(hui) )、‘三團’(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作為(wei) 信用評價(jia) 載體(ti) ,根據村黨(dang) 組織設立‘六無三不準’(無違法違紀、無不良品行、無違反村約、無高息借貸、無過度融資、無負麵征信,不準出借他人、不準用於(yu) 購房、不準流入股市)授信底線,再整合公檢法等單位數據資源,為(wei) 每個(ge) 授信農(nong) 戶自動生成相應的授信額度,並實行‘一次核定、三年有效、循環使用、隨借隨貸’,讓桐鄉(xiang) 的村民靠信譽就可申請獲得無擔保、無抵押的低息貸款,用於(yu) 創業(ye) 、生產(chan) 和生活。”桐鄉(xiang) 市農(nong) 商銀行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方毅介紹。自2018年年底“三治信農(nong) 貸”開始試點推行以來,截至2023年6月,桐鄉(xiang) 市已授信農(nong) 戶達12.47萬(wan) 戶,授信總額316.56億(yi) 元,累計發放貸款128.56億(yi) 元。

  如今,好口碑、好家風已成為(wei) 村民的“最貴抵押物”,道德評判等外在約束力逐漸轉化為(wei) 提升村民道德水平的內(nei) 生動力,進一步助推鄉(xiang) 風文明的進步。

   以文養(yang) 德,潤澤百姓心田

  2022年7月,桐鄉(xiang) 民泰村鎮銀行大麻支行員工沈東(dong) 與(yu) 同事陸曉婷外出辦事,剛到單位門口,馬路對麵“嘭”的一聲引來一片驚呼。沈東(dong) 抬頭發現,對麵居民樓上掉下來一名小女孩,恰好卡在二樓廣告牌上。沈東(dong) 與(yu) 陸曉婷來不及多想就跑上前,及時接住了從(cong) 二樓掉落的孩子。

  事情發生後,沈東(dong) 與(yu) 陸曉婷救人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chuan) 播,他們(men) 成為(wei) 不少人心中的“英雄”,還榮登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沒想過會(hui) 得到這麽(me) 多表彰,隻覺得自己做了件平凡的善舉(ju) 。”沈東(dong) 說,這是內(nei) 心深處的本能,也是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hui) 環境塑造的向善信念。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行走在桐鄉(xiang) 的大街小巷,文明之光點亮了群眾(zhong) 生活,誌願者隊伍不斷壯大,誌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截至2023年7月,桐鄉(xiang) 在“誌願浙江”平台注冊(ce) 誌願者人數突破24萬(wan) ,注冊(ce) 誌願者比例達23.1%,每萬(wan) 人常住人口活躍誌願者率達15.3%,位居全省前列。人們(men) 用一件件善舉(ju) ,引領桐鄉(xiang) 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時代新風。

  在桐鄉(xiang) 這座城市,有“日行一善”的行動,有“人人爭(zheng) 做正能量發光體(ti) ”的共識,有眾(zhong) 多道德模範和榜樣堅守在各行各業(ye) 發光發熱……文明的精神滋養(yang) 著這片沃土,文化的力量潤澤著百姓心田,不斷促進公民道德養(yang) 成。

  “老師,建軍(jun) 節為(wei) 什麽(me) 是8月1日?”“軍(jun) 旗、軍(jun) 徽上的圖案代表什麽(me) 含義(yi) ?”8月1日,桐鄉(xiang) 市濮院鎮油車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熱鬧非凡,時值建軍(jun) 節,村幹部正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一場生動的紅色文化講座。講台下的孩子們(men) 全神貫注,聽老師講解“八一”建軍(jun) 節的由來以及人民解放軍(jun) 的輝煌戰史,時不時還和老師進行互動,守在一旁的家長們(men) 滿眼欣慰:“孩子從(cong) 小就應埋下愛國的種子,這樣的活動要多來參加。”

  不遠處坐落著油車橋村文化禮堂,走進這座獨具韻味的徽派建築,閱讀、棋牌、書(shu) 畫……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頗受村民歡迎。“我們(men) 一有空就結伴來到文化禮堂,讀名著、學書(shu) 畫、練舞蹈、聽講座,別提多有趣了!”村民們(men) 紛紛表示。如今,作為(wei) 集思想道德建設、文體(ti) 娛樂(le) 活動、知識技能普及等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村文化禮堂,大門常開、活動常辦,已成為(wei) 村民最願意去的地方,也是笑聲最多的地方。

  文明花開,德潤人心。近年來,桐鄉(xiang) 市陸續建成市道德館及德孝主題公園、村級道德館、伯鴻城市書(shu) 房、鄉(xiang) 村書(shu) 屋等基層陣地,農(nong) 村文化禮堂實現全覆蓋,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理論宣傳(chuan) 、文明實踐、文體(ti) 活動在桐鄉(xiang) 市的大小村落輪番上演。這一個(ge) 個(ge) 坐落在鄉(xiang) 間的文化禮堂,讓文化惠民活動遍地開花,讓公共文化的陽光雨露播灑在百姓心田。

  以規促德,引領美德新風尚

  錯落有致的民居外牆噴繪上大幅漫畫,廢棄的水塔被改造為(wei) 觀賞風車,走進石門鎮墅豐(feng) 村,仿佛置身於(yu) 著名書(shu) 畫家豐(feng) 子愷筆下的繽紛漫畫世界。

  石門鎮是漫畫大師豐(feng) 子愷的故鄉(xiang) 。“正直為(wei) 人、認真做事、寬厚待人”,是豐(feng) 子愷對子孫後代的諄諄教誨,也是傳(chuan) 承至今的好家風家訓典範。墅豐(feng) 村建成“子愷漫畫村”,將飽含家風家訓深刻寓意的漫畫融入村莊建設中,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研學參觀。

  為(wei) 充分發揮家風家訓等道德規範的傳(chuan) 習(xi) 作用,桐鄉(xiang) 市建立家風館等一批家風家訓教育基地,推進“百村萬(wan) 戶亮家風”,舉(ju) 辦“立家規傳(chuan) 家訓”、千個(ge) 家庭講“最美”等活動,深挖豐(feng) 子愷家風內(nei) 涵,串聯8個(ge) 家風研學基地,打造22公裏長的子愷家風精品路線,“子愷家風好傳(chuan) 承”獲評“全國終身學習(xi) 品牌項目”,逐漸形成以優(you) 秀家風家訓家規正德樹人、淳化民風的良好氛圍。

  多年來,桐鄉(xiang) 市探索建立起道德激勵約束機製,讓崇德向善的力量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推動形成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洲泉鎮是浙北工業(ye) 重鎮,農(nong) 民物質生活富裕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鋪張浪費、攀比跟風現象。“以前,村裏的婚宴每桌必有高檔海鮮等食材,辦酒周期長達三天,有時宴請總桌數竟達上百桌,餐飲浪費嚴(yan) 重。”洲泉鎮黨(dang) 委委員鍾偉(wei) 說。為(wei) 此,洲泉鎮經充分調查研究後出台《“浙江有禮·共富洲泉”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實施方案》,製定推出移風易俗常態長效機製,推動農(nong) 村家宴開支“節流減負”。

  “減規模、降規格、減菜量、短日程,抓住婚宴、文化禮堂、菜單三個(ge) 重點,組織村民自發對辦酒農(nong) 戶進行事先宣傳(chuan) 、事前備案、事中監督、事後公示。”鍾偉(wei) 說,這些村規民約為(wei) 農(nong) 村宴席“瘦身”找了個(ge) “台階”,村民們(men) 紛紛叫好。

  用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xiang) 風,桐鄉(xiang) 市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規製作用,強化“德治+自治”,以“村言村語”引領規範生產(chan) 生活,更好地發揮鄉(xiang) 村治理中的“軟法”作用,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不久前,河山鎮堰頭村召開道德評判團評議會(hui) ,按照“三治積分管理辦法”對每家每戶積分情況進行核實確認。確認無誤後,村民鍾生娥來到村內(nei) 的三治積分兌(dui) 換超市,成功兌(dui) 換了自己所需的物品。“村裏的三治積分製度特別好,大家都主動維護村裏環境,我們(men) 還能憑借積分換米換油,省了不少開銷。”鍾生娥說。

  據堰頭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唐榮方介紹,今年以來,村裏還在原有“三治積分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增設“移風易俗”特別積分,增加了好家風指數考評、婚喪(sang) 嫁娶操辦、人情往來禮金、宴席金額標準等12項內(nei) 容,讓勤儉(jian) 節約的傳(chuan) 統美德深入人心,同時也讓村民憑積分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

  自發布“三治融合”積分管理地方標準以來,桐鄉(xiang) 市精準投放激勵措施,建立線上線下積分超市497家,已為(wei) 2.2萬(wan) 戶兌(dui) 換積分,並在17個(ge) 村推行“股份分紅+積分獎勵”,2022年度村集體(ti) 分紅總金額2300餘(yu) 萬(wan) 元。

  桐鄉(xiang) 市梧桐街道東(dong) 興(xing) 社區有一家咖啡館,名為(wei) 梧與(yu) 桐共富咖啡吧。這裏每線下賣出1杯咖啡,咖啡店就會(hui) 向東(dong) 興(xing) 社區“共富基金”捐贈1元錢,每月咖啡店營業(ye) 額也會(hui) 按照一定比例注入“共富基金”,而這筆“共富基金”則用於(yu) 社區幫扶困難家庭、開展民生實事、完善基礎設施等。

  據了解,梧與(yu) 桐共富咖啡吧是東(dong) 興(xing) 社區與(yu) 愛心商戶合作的項目。“通過開設‘共富’商鋪,一方麵能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引導商圈良性發展,另一方麵,也會(hui) 對‘共富’商鋪的經營提供支持,實現共富共贏。”社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讓有德者的“無形之德”轉化為(wei) “有形之得”,讓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風充盈鄉(xiang) 村的每個(ge) 角落,在探索德治助推鄉(xiang) 村治理模式的創新實踐中,桐鄉(xiang) 市正以春風化雨之力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厚植道德沃土、築牢文明高地。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2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