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8月中國金融數據回暖 短期波動後信貸動力仍強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王恩博)中國央行11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8月份,中國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3.1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wan) 億(yi) 元。8月末,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32.2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1%。分析認為(wei) ,中國貸款增速總體(ti) 平穩、邊際回暖,短期波動後信貸動力仍強。
隨著近期政策密集出台,在7月單月金融數據走弱後,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8月或迎來回暖。最新數據符合這一判斷。
據央行披露,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868億(yi) 元。盡管多增幅度並不“耀眼”,但這是在去年8月份已達曆史同期峰值的基礎上實現的,殊為(wei) 不易。同時,今年8月人民幣貸款增量比上月增量大幅增加超過1萬(wan) 億(yi) 元,明顯強於(yu) 季節規律。政策效應顯現同時,亦折射市場預期和情緒改善。
總體(ti) 而言,8月末,中國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同比增長10.6%,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前8個(ge) 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76萬(wan) 億(yi) 元,信貸供給仍較為(wei) 充分,一定程度上撫平了此前市場對7月單月信貸數據波動的擔憂。
事實上,回過頭看,一味追求單月信貸同比多增也並不切實際。有業(ye) 內(nei) 資深專(zhuan) 家向中新社記者用“爬坡”來解釋貸款增長,“前麵跑得過快,就需要一定喘息時間以恢複體(ti) 力繼續向上爬”,信貸增長亦如是。
一方麵,要留足時間消化前期增量;另一方麵,越往上必然“坡陡步艱”,需要“蹄疾步穩”,維持有序節奏才能持續“勇攀高峰”。回看上半年,中國M2同比增速高於(yu) 名義(yi) GDP(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5.8個(ge) 百分點,8月末貨幣供給同比增速並不算慢,信貸持續增長或導致債(zhai) 務持續積累,不利於(yu) 經濟結構調整優(you) 化,也容易埋下金融風險隱患。
還需注意,與(yu) 財政支出不同,貨幣投放後並不會(hui) 消失,而是會(hui) 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當前存量貨幣信貸池子已然不小,在增量平穩的情況下,更應關(guan) 注龐大的存量貸款如何發揮作用。
從(cong) 這一角度切入,今年來亮點亦不少。例如,存量貸款利率方麵,今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持續下行,不僅(jin) 新發放貸款能夠享受政策紅利,存量貸款和續放貸款資金成本也會(hui) 得到降低。
信貸總量增長平穩,具體(ti) 流向成為(wei) 另一大看點。從(cong) 信貸結構分析,資源正流向那些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實體(ti) 領域。
其一,為(wei) 民營小微企業(ye) “療傷(shang) ”。
不少民營小微企業(ye) 成功穿越疫情“生死線”後元氣仍然不足,需要“輸血”扶持。剛剛過去的8月,央行專(zhuan) 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工作推進會(hui) 。一段時間以來,從(cong) 大力拓展小微企業(ye) 首貸戶以及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業(ye) 務,到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等陸續落地生效,央行多項部署均有助於(yu) 為(wei) 民營小微企業(ye) 減輕負擔、紓困解難。
其二,為(wei) 經濟恢複增“內(nei) 力”。
科技創新、綠色低碳、製造業(ye) 等重點領域迸發的內(nei) 生動能,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恢複的關(guan) 鍵力量。適應這些發展需要,央行推出創新創業(ye) 金融債(zhai) 、科創票據等債(zhai) 務融資工具支持科技企業(ye) 和製造業(ye) 龍頭企業(ye) ,明確科技創新再貸款存量資金可展期發揮作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擴圍至部分外資銀行、地方法人銀行。這些措施均指向支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數字亦清晰折射上述趨勢。今年1-7月,民企貸款新增5.9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8萬(wan) 億(yi) 元。普惠小微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同比增速分別連續4年高於(yu) 20%、連續3年高於(yu) 25%。綠色貸款中投向具有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占三分之二。
進入9月,三季度中國經濟大考臨(lin) 近“交卷”。業(ye) 內(nei) 預計,下一步貨幣政策結構支持料更聚焦重點,講究“出手準”。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總量是夠的,未來結構性工具運用既要考慮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又要權衡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金融服務的意願和能力,解決(jue) 好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問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