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家來幫忙 田間稻穀香

發布時間:2023-09-22 09:32:00來源: 人民日報

  四川眉山市東(dong) 坡區永豐(feng) 村——

  專(zhuan) 家來幫忙 田間稻穀香

  本報記者 王永戰

  這邊,手持測畝(mu) 儀(yi) ,繞著田壟,魏文武疾速前行。

  那邊,水稻收割機收獲結束,運糧車徐徐靠攏。收割機打開閥門,稻穀噴湧而出,撲向運糧車……

  “畝(mu) 產(chan) 910.66公斤!”計算結果一出,測產(chan) 現場一陣歡呼。

  水稻金黃,蛙聲一片。在四川省眉山市東(dong) 坡區永豐(feng) 村,農(nong) 技推廣科技小院專(zhuan) 家組組長魏文武正忙著水稻田間測產(chan) 。“用測畝(mu) 儀(yi) 測麵積,再用電子水分測試儀(yi) 測濕穀水分,結合濕穀淨重,就能測算出水稻單產(chan) 。”魏文武說,測產(chan) 對評估品種質量、改進水肥管理幫助很大。

  “魏老師,咱們(men) 這個(ge) 品種選得好啊!”說話間,種植大戶王元威湊上前來。測產(chan) 就在他的田裏進行,種出了畝(mu) 產(chan) 超900公斤的高產(chan) 田,王元威把目光投向了魏文武,“得感謝農(nong) 技專(zhuan) 家推廣新品種!”

  揚起一把稻穀,稻殼隨風飄揚,魏文武接過話茬,“也多虧(kui) 了你敢闖敢試!”前年,魏文武的團隊引來了新品種“麟兩(liang) 優(you) 華占”。聽說新品種產(chan) 量高、抗倒伏,王元威連忙接招,“我先種上一片試試!”

  接連試種兩(liang) 年,效果越來越好。今年,王元威家的3500畝(mu) 水稻都種上了新品種。

  農(nong) 技專(zhuan) 家團隊經常上門服務。前陣子,水稻臨(lin) 近豐(feng) 收,一場豐(feng) 收培訓會(hui) 就開在了田間地頭。“水稻五成熟以後,就得及時排水,還要特別注意抽穗後的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培訓現場,魏文武仔細叮囑。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離不開人才振興(xing) 。這幾年,來永豐(feng) 村的農(nong) 業(ye) 科技專(zhuan) 家越來越多。村裏現在已經有了農(nong) 技推廣、水稻等4個(ge) 農(nong) 業(ye) 科技小院,專(zhuan) 家團隊有100多人,不僅(jin) 服務永豐(feng) 村,還服務整個(ge) 東(dong) 坡區岷江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

  “有了農(nong) 業(ye) 科技專(zhuan) 家指導,水稻生產(chan) 才能實現優(you) 質、高產(chan) 、高效。”聽說畝(mu) 產(chan) 900多公斤,永豐(feng) 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李雪平也趕了過來。“在專(zhuan) 家團隊帶領下,王元威和好多種糧大戶也都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zhuan) 家’。”李雪平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