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疆海鮮火爆出圈,養殖戶為何喜憂參半?

發布時間:2023-09-22 09:47:00來源: 工人日報

  “離海最遠的地方”新疆產(chan) 出了海鮮,但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lin) 一些難題

  新疆海鮮火爆出圈,養(yang) 殖戶為(wei) 何喜憂參半?

  閱讀提示

  作為(wei) 中國離海最遠的內(nei) 陸省份,坐擁沙漠和戈壁灘的新疆利用現代技術,讓海鮮“搬家”到這裏謀生,實現了海鮮和陸地養(yang) 殖的“雙向奔赴”……

  金秋九月,“新疆海鮮”迎來大豐(feng) 收,三文魚、澳洲大龍蝦……近日,新疆海鮮火爆出圈,成了網絡熱門話題。

  作為(wei) 中國離海最遠的內(nei) 陸省份,坐擁沙漠和戈壁灘的新疆利用現代技術,讓海鮮“搬家”到這裏謀生,實現了海鮮和陸地養(yang) 殖的“雙向奔赴”。

  海鮮“搬家” ,技術先行

  “陸養(yang) 海鮮技術很重要,特別是水質,要根據當地情況不停調試,淡化鹽堿度,達到最佳養(yang) 殖水平,才能養(yang) 出好的水產(chan) 品。”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合輝生態水產(chan) 養(yang) 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馮(feng) 輝說。

  該公司的鹽堿水養(yang) 殖基地原來是六團雙城鎮居民飲用水源的“大澇壩”,經過3年的科學養(yang) 殖,如今已成為(wei) 200多畝(mu) 南美白對蝦養(yang) 殖基地。在每次捕撈前,馮(feng) 輝都會(hui) 帶人進行水質檢測。

  “鹽堿地養(yang) 蝦,最大的難題就是調水,要確保水質指標的pH值、鹽度以及其他的氨氮、亞(ya) 鹽等指標符合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環境。”馮(feng) 輝說,“所以要不停地監測水質,隨時做好調整。”

  畢竟讓海鮮“搬家”到鹽堿地,養(yang) 殖技術決(jue) 定了海鮮能否“安家”。

  “麥蓋提縣天然的堿性水質,外加精細化的管理、科學的喂養(yang) ,才能養(yang) 出個(ge) 頭肥碩、體(ti) 型飽滿的澳洲淡水龍蝦。”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紮結米鎮澳洲淡水龍蝦試驗養(yang) 殖基地養(yang) 蝦人吳治軍(jun) 說。

  陸養(yang) 海鮮並不簡單,在“沙漠裏養(yang) 殖水產(chan) ”更是困難。如何留住水源、減少沙地滲漏、預防土壤返堿、減少本土敵害等,都是養(yang) 蝦人需要麵臨(lin) 的問題。

  2021年,山東(dong) 省日照市援疆指揮部在新疆麥蓋提縣落地水產(chan) 養(yang) 殖項目,吳治軍(jun) 開始跟著學習(xi) 養(yang) 蝦技術。經過反複實驗證明,澳洲淡水龍蝦最適合在當地養(yang) 殖,經過一年學習(xi) 、一年摸索,今年吳治軍(jun) 養(yang) 殖的龍蝦已開始送上消費者的餐桌。

  “漁民”成為(wei) 新職業(ye)

  “我之前是種地的農(nong) 民,來這邊工作,不僅(jin) 能學習(xi) 技術,還可以拿到工資,我和妻子兩(liang) 個(ge) 人每月能賺6000多元。”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紮結米鎮澳洲淡水龍蝦試驗養(yang) 殖基地員工艾麥提·艾麥爾說。

  麥蓋提縣是喀什地區12個(ge) 水產(chan) 養(yang) 殖縣之一。近年來,喀什地區通過大力推廣綠色健康養(yang) 殖模式技術、推進養(yang) 殖池塘生態化改造、強化水產(chan) 健康養(yang) 殖示範創建等,推動當地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綠色發展。

  起網、收網、入筐,裝車拉運,一隻隻體(ti) 態飽滿、半透明的南美白對蝦在籠筐裏活蹦亂(luan) 跳。從(cong) 阿克蘇市趕來的東(dong) 風惠民市場客商雷濤趕早搶購活蝦,趁著鮮活上市售賣。

  “一車能拉五六十公斤,一天一次,因為(wei) 是鮮活的蝦,深受本地人的喜愛。”雷濤說。

  據馮(feng) 輝介紹,今年5月,他投放了1100萬(wan) 尾蝦苗,現在已是成熟期。從(cong) 捕撈情況看,預計產(chan) 量最低可達到70噸,預計產(chan) 值能達到700萬(wan) 元。

  “搬家”的海鮮不止有蝦,一顆顆來自丹麥的三文魚魚卵也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安了家。當地三文魚龍頭企業(ye) 新疆天蘊有機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經過10年發展,已擁有2個(ge) 年產(chan) 3000噸三文魚的養(yang) 殖基地,正在籌建1個(ge) 年產(chan) 5800噸三文魚的養(yang) 殖基地。

  “預計今年三文魚產(chan) 量能夠達到6000噸,產(chan) 值達4.2億(yi) 元。”新疆天蘊有機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秀說,除了供應國內(nei) 市場外,也會(hui) 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ya) 等國家。

  解決(jue) 運輸難題、降低成本是關(guan) 鍵

  新疆漁業(ye)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lin) 一些問題,比如養(yang) 殖周期短、成本高,品種單一,運輸成本高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解決(jue) 運輸難題、降低養(yang) 殖成本、提升海鮮品質是長效發展的關(guan) 鍵。

  吳誌軍(jun) 也麵臨(lin) 成本高的問題。他介紹說,在麥蓋提縣養(yang) 殖澳洲龍蝦,需要從(cong) 疆外運輸蝦苗回來。盡管自己選擇從(cong) 距離最近的安徽省引進蝦苗,但由於(yu) 運距遠,成活率不高。“我們(men) 計劃冬天搭建溫室大棚,提前培育幼苗黑頭,等外部水溫合適了再投放,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chan) 量。”吳治軍(jun) 說。

  “這幾天陸續有重慶、成都的客商下單。”望著疆外的訂單,養(yang) 殖戶馮(feng) 輝一半歡喜一半憂。歡喜的是自己養(yang) 的南美白對蝦走出了新疆,市場更開闊了;憂的是鮮活蝦運輸仍是個(ge) 問題,即便是空運,也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

  馮(feng) 輝坦言,他養(yang) 殖的南美白對蝦銷售基本在阿拉爾市、阿克蘇市附近,新疆其他地區想要品嚐到正宗的新疆產(chan) 活蝦,仍有待時日。新疆養(yang) 殖蝦的成本相比廣西、廣東(dong) 、山東(dong) 等地要高一些,再加上運輸成本,最終蝦的價(jia) 格每斤要比疆外城市貴十幾元、二十元。

  “對於(yu) 價(jia) 格上的差距,我們(men) 會(hui) 進一步改進養(yang) 殖技術,提升蝦苗成活率,提高南美白對蝦的品質,讓顧客買(mai) 得值,吃著好。”馮(feng) 輝說,對於(yu) 鮮活產(chan) 品運輸問題,訂單都是走空運,成本較高,鐵路、公路的生鮮快運通道還沒有打通,現在也在想辦法。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利用鹽堿地和半鹹水開展水產(chan) 養(yang) 殖是好事,但海水養(yang) 殖和河口養(yang) 殖仍難以被輕易替代。(工人日報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馬安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