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護濕地之美 發展向“綠”而行

發布時間:2023-10-12 09: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工作人員在江蘇省鹽城市黃海濕地調查。新華社發

  法規製度為(wei) 濕地織就“保護網”

  濕地碧水,綠樹成蔭,遊船蕩漾。在廣東(dong) 麻湧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入秋後,行走在步道上,賞一汪湖水,參觀漁人碼頭,品嚐嶺南美食,成為(wei) 不少市民休閑放鬆的方式。

  麻湧鎮水係發達,華陽湖位於(yu) 麻湧鎮4條主要河流的交匯處。良好的水源優(you) 勢和區位條件,曾經吸引了上百家企業(ye) 、養(yang) 殖場聚集於(yu) 此,工業(ye) 廢水、生活汙水導致河湧淤塞,水體(ti) 黑臭……麻湧鎮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為(wei) 了恢複生態,這裏退出了一批汙染企業(ye) 和非法養(yang) 殖場,對華陽湖開展了截汙清汙、清淤疏通、修複水體(ti) 、美化堤岸等工程,還建成了22公裏獨具嶺南水鄉(xiang) 特色的水上綠道,實現“水水相通、路隨水走”。

  近年來,為(wei) 了大力推進濕地保護,廣東(dong) 省探索實施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hui) 參與(yu) ”的濕地公園發展模式,濕地公園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打造出一批具有嶺南水鄉(xiang) 特色的濕地公園。

  我國濕地保護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強。濕地保護,離不開相關(guan) 製度織就的“保護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和省級層麵累計建立97項濕地相關(guan) 製度,初步形成了濕地保護政策製度體(ti) 係,開啟了全麵保護濕地新階段。2022年6月1日,濕地保護法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專(zhuan) 門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標誌著我國濕地保護開啟法治化新篇章。

  濕地保護法實施後,我國濕地保護和修複工作得到進一步推進。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根據濕地保護法,我國將全麵保護濕地,科學劃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濕地範圍,優(you) 化濕地保護體(ti) 係空間布局,加強高生態價(jia) 值濕地保護,形成覆蓋麵廣、連通性強、分級管理的濕地保護體(ti) 係。同時,將采取近自然措施,增強濕地生態係統自然修複能力,重點開展生態功能嚴(yan) 重退化濕地生態修複和綜合治理。

  10月10日,國家林草局發布了我國濕地保護的最新舉(ju) 措——我國已將濕地保護納入林長製、河湖長製考核範圍。此外,我國已實現重要濕地疑似問題衛星圖片判讀全覆蓋,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排查整治專(zhuan) 項行動,加大違法違規行為(wei) 查處力度。相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目前,中國濕地保護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並形成濕地保護的“中國模式”。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重大工程,科學編製重要濕地修複方案,優(you) 先在30個(ge) 重點區域實施濕地保護修複工程項目。

  根據相關(guan) 規劃,到“十四五”末,我國將恢複濕地100萬(wan) 畝(mu) ,營造紅樹林13.57萬(wan) 畝(mu) ,修複紅樹林14.62萬(wan) 畝(mu) 。

  “生態畫筆”讓人民共享綠色空間

  入住散落在梯塘、稻田小微濕地之中的民宿,感受稻田萬(wan) 頃、百裏竹海;走近秋日的溪塘、田園,親(qin) 近水清、岸綠、魚遊的濕地風光……

  在中秋國慶假期,重慶梁平的特色鄉(xiang) 村小微濕地景觀,吸引各地遊客慕名前來。“這裏的稻田濕地很有特色,我們(men) 選了一家鄉(xiang) 村民宿,假期經常到湖邊散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覺很舒適愜意。”來自陝西的遊客羅女士說。

  梁平位於(yu) 重慶市東(dong) 北部,408條縱橫交錯的水係、78座規模以上星羅棋布的湖庫、80萬(wan) 畝(mu) 廣袤無垠的稻田濕地等水域資源,讓這裏形成近2萬(wan) 公頃濕地,濕地率近11%。

  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宣教科科長餘(yu) 先懷告訴記者,近年來,梁平區積極構建城市濕地連綿體(ti) 和鄉(xiang) 村小微濕地生命共同體(ti) ,形成以“小微濕地+”為(wei) 特色的濕地生態保護修複模式,打造出“全域治水·濕地潤城”的生態畫卷。

  “依托濕地生態優(you) 勢,我們(men) 積極探索實踐‘鄉(xiang) 村小微濕地+環境治理、有機產(chan) 業(ye) 、民宿康養(yang) 、生態旅遊’模式。”餘(yu) 先懷自豪地說,梁平已經建成400餘(yu) 個(ge) 具有典型示範效應的小微濕地,通過構建鄉(xiang) 村濕地生命共同體(ti) ,形成經濟作物種植、水產(chan) 養(yang) 殖、濕地康養(yang) 、濕地旅遊四大生態支柱產(chan) 業(ye) ,帶動了農(nong) 戶們(men) 增收致富。

  在梁平禮讓鎮川西村,優(you) 美環境帶動了生態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川西村連續3年入選全國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超億(yi) 元村,2022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wan) 元。梁平區的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裏,田園濕地風光、動物自然棲居地、稻作文化樂(le) 園等特色景觀,讓這裏成為(wei) 重慶最佳夜遊線路,濕地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進一步實現。

  “生態畫筆”正在描繪綠色、生動的發展藍圖,在廣袤的中國大地,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位於(yu) 鬆花江流域的富錦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退化濕地保護修複,如今蘆葦蕩漾的濕地生態重現。濕地公園吸引了丹頂鶴、東(dong) 方白鸛等珍貴鳥類,也吸引了遊客到來。不少村民從(cong) 種田轉行做導遊、開遊船,吃上了“生態飯”。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濕地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村民們(men) 還獲得了中央財政1000元/畝(mu) 的補貼。

  全國首個(ge) 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裏,縱橫的河汊、池塘、湖漾,成就了秋蘆飛雪、火柿映波等景觀。在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經過文旅開發,濕地公園打造了花朝節、探梅節、龍舟節等活動,每年吸引遊客近500萬(wan) 人次造訪遊玩,營收超過3億(yi) 元,還創造了1500個(ge) 就業(ye) 崗位。

  據介紹,作為(wei) 我國濕地保護修複的一個(ge) 創新實踐,國家濕地公園有效保護了240萬(wan) 公頃濕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500多億(yi) 元,約90%的國家濕地公園向公眾(zhong) 免費開放,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共享的綠色空間,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數說

  我國濕地麵積5635萬(wan) 公頃,居亞(ya) 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濕地,承載著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對濕地的主要需求。

  到“十四五”末 ,我國將恢複濕地100萬(wan) 畝(mu) ,營造紅樹林13.57萬(wan) 畝(mu) ,修複紅樹林 14.62萬(wan) 畝(mu) 。

  截至目前,全國濕地麵積總量保持穩定,共有國際重要濕地82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國家濕地公園903處。

  姚亞(ya) 奇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2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