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壓緊壓實幫扶責任,用發展的辦法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本報記者 常 欽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xiang) 毛納村,綿延山巒間散發著陣陣茶香。“國慶假期,村裏迎來大批遊客,我們(men) 的大葉茶很受歡迎。”綠動有機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王啟望忙著給客戶打包發貨。合作社茶園麵積拓展到200多畝(mu) ,帶動脫貧群眾(zhong) 每年收入過萬(wan) 元。毛納村種植茶樹的農(nong) 戶超過八成,茶葉成了脫貧致富的“金葉子”。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關(guan) 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壓緊壓實責任,大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脫貧地區加快發展,用發展的辦法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織密防貧網,幫扶不斷檔,脫貧基礎更加穩固
夕陽下,河南省漯河市臨(lin) 潁縣王孟鎮化莊村的村道上,村民周德營正陪著妻子散步:“多虧(kui) 了防貧幫扶,幫我家渡過了難關(guan) 。”
周德營告訴記者,今年7月妻子陳風玲被確診為(wei) 乳腺癌,醫藥費讓全家人發起了愁。關(guan) 鍵時刻,市裏的“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信息係統監測到他家的情況,發出“黃色預警”。鄉(xiang) 村幹部上門走訪核查後,立即對接幫扶,落實政策,還牽線搭橋,介紹兒(er) 子周亞(ya) 楠到周邊合作社打零工,解決(jue) 了全家的後顧之憂。
“織密織牢防貧網,關(guan) 鍵要解決(jue) 監測不全麵、幫扶不細致、成效跟蹤不到位等問題。”漯河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郭東(dong) 升說,全市累計識別監測對象6553戶,戶均落實4.64項幫扶措施,監測幫扶工作質量效率不斷提高。
“脫貧群眾(zhong) 易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如果監測不及時,救助不徹底,容易導致返貧。”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說,各地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可能返貧致貧的農(nong) 民及時發現、有效幫扶。目前防返貧監測幫扶實現了全覆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約64%的監測對象消除了返貧風險,其餘(yu) 也都落實了相應幫扶措施。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後還要扶上馬送一程,要幫他們(men) 過上更好的日子。”去年10月,汪洋來到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義(yi) 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她和村幹部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wei) 工作重點。
一年時間裏,汪洋挨家挨戶走訪排查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情況。她發現,村裏秸稈資源豐(feng) 富,適合走種養(yang) 結合的路子。汪洋邀請內(nei) 蒙古農(nong) 業(ye) 大學養(yang) 殖專(zhuan) 家來村裏指導服務,入戶走訪動員發展養(yang) 殖業(ye) ,今年全村新增養(yang) 殖戶25戶,購買(mai) 新品種肉牛280多頭。
幫扶不斷檔,接力加油幹。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脫貧攻堅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1750億(yi) 元,比去年增加100億(yi) 元。駐村幫扶盡銳出戰,全國20.96萬(wan) 名第一書(shu) 記、56.3萬(wan) 名駐村工作隊隊員接過脫貧接力棒,用心用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做優(you) “土特產(chan) ”,拓寬就業(ye) 路,鄉(xiang) 親(qin) 們(men) “錢袋子”更鼓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群眾(zhong) 持續增收是關(guan) 鍵。
在海南省三亞(ya) 市育才生態區馬腳村,一種新奇水果成了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新“錢袋”。“外形酷似菠蘿蜜,口感味道像榴蓮,還帶著一種特有的香甜味。”正在基地管護果樹的脫貧戶張傳(chuan) 明介紹。
“榴蓮蜜是很有潛力的新興(xing) 熱帶水果。”基地負責人曾祖謝說,三亞(ya) 適宜榴蓮蜜生長,植株病蟲害少,管理容易,馬腳村的榴蓮蜜品質優(you) 良,平均畝(mu) 產(chan) 量超過5000斤,一斤地頭采收價(jia) 18元,通過電商平台暢銷上海、廈門等地,供不應求。
曾祖謝說,農(nong) 戶還可在庭院種植榴蓮蜜,拓寬致富門路。基地培育萬(wan) 株榴蓮蜜苗,帶動周邊農(nong) 戶種植,“下一步將成立技術服務和市場銷售團隊,跟蹤服務農(nong) 戶。”
“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促進脫貧群眾(zhong) 持續增收。”海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徐偉(wei) 鬆說,熱帶特色高效農(nong) 業(ye) 是海南的“金字招牌”,要優(you) 化品種品係、提升生產(chan) 管理水平、延伸產(chan) 業(ye) 鏈,把更多更優(you) 質的熱帶水果銷往全國各地,讓脫貧成效更可持續。
脫貧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鼓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錢袋子”。各地區各部門把增加脫貧群眾(zhong) 收入作為(wei) 主攻方向,加大產(chan) 業(ye) 幫扶力度,目前全國每個(ge) 脫貧縣都形成了2至3個(ge) 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近3/4的脫貧人口與(yu) 新型經營主體(ti) 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guan) 係。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將力爭(zheng) 達到60%用於(yu) 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
位於(yu) 海南省瓊海市大路鎮的“世界熱帶水果之窗”,是集新奇特水果引進選育、示範種植、科普觀光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項目,燕窩果、冰激淩果等350多個(ge) 熱帶新品種水果在這裏試種成功。項目基地以入股的方式吸收脫貧戶、低保戶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
“農(nong) 民拿固定工資,有土地租金,每年還有入股分紅,收入很穩定。”馬寨村脫貧戶陳雪英,在基地負責育苗、嫁接和摘果,每月工資3000元。目前基地共安排了29名脫貧戶穩定務工。
“工資性收入占脫貧群眾(zhong) 收入六成以上,脫貧群眾(zhong) 就業(ye) 門路寬了,幹活就有勁頭,生活就有奔頭。”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說,要發展一批就業(ye) 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chan) 業(ye) ,吸納更多脫貧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增收,同時要加大對脫貧勞動力的就業(ye) 服務和技能培訓力度,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ye) ,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快補短板,激發內(nei) 生動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是解決(jue) 貧困問題的根本途徑。脫貧地區如何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趕上來?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是一項重要舉(ju) 措。
作為(wei)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平地壩村“東(dong) 營酉陽稻田養(yang) 蟹產(chan) 業(ye) 園”裏,幾名村民正忙著捕撈大閘蟹。“去年我們(men) 第一年養(yang) 殖,就實現了盈利。今年有了經驗,收成還能增長一大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胡青鬆介紹。
眼前火紅的產(chan) 業(ye) 是從(cong) 外地“移植”過來的。自2021年以來,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累計投入魯渝協作資金1700餘(yu) 萬(wan) 元,在酉陽縣10個(ge) 鄉(xiang) 鎮建成大閘蟹養(yang) 殖基地3600餘(yu) 畝(mu) ,惠及農(nong) 戶2023戶。
“‘黃河口大閘蟹’變成了‘高山大閘蟹’。”東(dong) 營市河口區委常委劉斌說,他到酉陽掛職以來,持續推進“東(dong) 蟹西引”。“酉陽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東(dong) 營市有著成熟的種苗繁育技術和養(yang) 殖技術。優(you) 勢互補,強強聯合,這個(ge) 協作項目一拍即合,很快落地紮根。”劉斌說。
為(wei) 解決(jue) 大閘蟹“水土不服”問題,東(dong) 營市協作幫扶工作組聯合東(dong) 營市海洋發展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每年定期向酉陽縣輸送水產(chan) 養(yang) 殖專(zhuan) 家,確保每個(ge) 鄉(xiang) 鎮和產(chan) 業(ye) 園均有專(zhuan) 家長期入駐,還培訓本地專(zhuan) 技人才260餘(yu) 人。如今,這隻跨越1800公裏的大閘蟹,連接起“海與(yu) 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
酉陽縣小河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許林蔚為(wei) 桃坡村算過一筆賬:“預計今年水稻總產(chan) 量可達到8萬(wan) 斤、蟹總產(chan) 量8萬(wan) 隻,年收入可達200萬(wan) 元以上,帶動脫貧戶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除了產(chan) 業(ye) 幫扶,教育、醫療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也是東(dong) 西部協作的重要內(nei) 容。借著京蒙協作的東(dong) 風,在北京市豐(feng) 台區醫院的支持下,內(nei) 蒙古紮賚特旗人民醫院增設重點專(zhuan) 科3個(ge) ,實施10餘(yu) 項新項目,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把技術留下來、把人才培養(yang) 好,做到‘授魚’又‘授漁’。”去年7月以來,來自豐(feng) 台區的醫生張文來到紮賚特旗人民醫院,他和其他4名幫扶醫生通過門診、查房、病例討論等方式,對當地年輕醫生手把手教學。
“疑難手術我上手做,一般手術徒弟做,我在邊上指導。”幫扶期間,楊澤敏醫生對紮賚特旗地區常見病進行了係統的歸納總結,通過理論授課、教學查房,跟大家梳理疾病的診療流程。目前豐(feng) 台區醫院派駐的5名醫生在紮賚特旗開展診療6600多人次、會(hui) 診145次、科室業(ye) 務培訓21次。
發展短板補起來,脫貧地區發展後勁足。今年以來,全國向16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選派科技特派團,開展教育、醫療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為(wei) 其他672個(ge) 脫貧縣選派產(chan) 業(ye) 顧問組;9799家民營企業(ye) 幫扶160個(ge) 重點縣,實施產(chan) 業(ye) 幫扶項目7725個(ge) ,惠及脫貧人口325.56萬(wan) 人。人才、資金等要素匯聚,脫貧地區發展步伐加快,脫貧地區群眾(zhong) 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